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三百七十四想辦法討還伊犁故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為了收復新疆,從1875年到1877年,清廷共耗費白銀近4000萬兩,如果從左宗棠很早就進行的戰前準備工作算起,清廷支付的關於新疆戰事的軍費總額高達5230萬兩!

這些軍餉裡面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海軍專款和向外國銀行借的外債,可以不客氣的說,國家雄厚的財力支持,才是左宗棠收復新疆取得最終勝利的決定因素。

當然,左宗棠本人密的籌劃和“緩進急戰”的正確戰略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還有清軍將士的英勇作戰,才讓中國得以保有如此遼闊富饒的土地。

左宗棠和收復新疆的清軍將士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豐功偉績,永遠值得後世子孫銘記!

新疆回到祖國懷抱之後,被俄國人趁機佔據的伊犁地區的問題就變得突出起來。

在新疆動亂一開始,俄國人就認為“(新疆)境內的騷亂已經對俄國的商業活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並在俄國境內的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和其它少數民族當中造成了動亂”俄國的軍人、官僚和資產階級報刊全都吵嚷著要求長期佔領伊犁,於是,俄國政府決定“佔領伊犁直到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恢復政權時為止,然後把它還給中國,以換取通往中國西部的幾條新商路和某些邊界的調整”(真是夠陰險的)。在這個堂而皇之的“名義”下,1871年7月“俄屬突厥斯坦”第一任“總督”考夫曼派俄軍佔領了伊犁。

新疆全境宣告平定之後,清朝恢復了在新疆的政權,中國就具備了俄國所“答應”的歸還伊犁的“條件”俄國再繼續佔據伊犁已經失去了理由。

但是,俄國人為了造成既成事實,一再拖延關於歸還伊犁給中國問題的討論,清廷於是派崇厚率領使團前往俄國進行涉。

多少年來,孫綱也不明白。當時的大清朝雖然已經薄西山子一天不如一天了,但通“外務”的外幹才並不是找不到,為什麼要派這個愚蠢象一頭豬地滿洲sb貴族崇厚去俄國辦這麼一件無比重要的事。

崇厚對於這次出使全然沒有一絲準備,對國際外上的錯綜複雜情況和新疆伊犁地區的地理狀況一無所知,他在俄國人的脅迫愚下,在1879年10月2未經清廷批准的情況下擅自和俄國簽訂了《收伊犁條件》(即《里瓦幾亞條約》)。然後匆匆回國“料理家務”去了。

這個條約名義上是將伊犁還給中國,實際上卻是將伊犁地區十分之七地土地割讓給了俄國,其中包括具有戰略意義的特克斯河域和木扎提山口,並賠償俄國“代收代守伊犁兵費”500萬盧布(約合白銀280萬兩)“伊犁雖還中國,然西南境皆為俄所佔,北、西、南三面全為俄境所圍,已成彈丸孤注,控守彌難”消息傳回國內後。朝野上下大為震驚。因為要是這樣僅收回伊犁一座孤城地話。還不如不收回來地好。清廷隨即將崇厚革職拿問。改派曾紀澤同俄國人重開談判。俄國人拒不肯重新訂約。為了給曾紀澤助威。年近七旬地左宗棠不顧年邁體衰。

“輿梓發肅州”將大營移駐哈密。做出了三路出擊收復伊犁地軍事部署。表示“先以之議論。次決之以戰陣”向俄國施加軍事壓力。

被中國地行動怒地俄國派出了一支由二十三艘戰艦組成地龐大艦隊開到了中國沿海。向中國炫耀武力進行恫嚇。並在中俄邊境集結數萬軍隊。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

如果那時中國和俄國真地打上一仗地話。新疆陸路地戰事在左宗棠地主持下。勝負或未可知。可當時1880年地中國海軍。如果和俄國海軍真地打起來。結果應該是很明顯地。

萬幸地是。由於1876年至1877年地土耳其戰爭給俄國造成地經濟困難和1878年柏林會議後俄國在國際上地孤立地位。使俄國無力同中國進行一次遠距離地大規模戰爭。加上曾紀澤運用法律和外手段據理力爭。最終。俄國同意將伊犁地區全部還中國。還地土地包括特克斯河域和木扎提山口。而將“兵費”增加到了900萬盧布(約合500萬兩白銀)。這就是後來地《聖彼得堡條約》。

由於伊犁問題引發地中俄全面危機就此結束。

但事情其實並沒有完。好多史書上都說這次邊疆危機地和平解決是中國地“外勝利”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象英國駐俄國公使說地。

“中國已經迫使俄國做出了他從未做過地事。把業已下去地領土又吐出來了”《聖彼得堡條約》對中國來說,其實仍然是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中雖然規定俄國歸還伊犁地區給中國,但在“安置”因“入俄籍而棄田地之民”的藉口下,俄國割去了伊犁西部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兩岸地大片領土,又規定齋桑湖以東一帶中俄邊界有“不妥之處”要求兩國派員“戡改”為俄國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製造了依據。

後來據《聖彼得堡條約》簽訂的《中俄伊犁界約》等幾個邊界議定書,俄國共割佔了中國齋桑湖東南、霍爾果斯河以西、特穆爾圖淖爾(伊克湖)東南和阿賽克河源等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從1881年到1884年,生活在伊犁地區的各族人民“脅遷而去者十之六七”竟達十萬多人!

“自左文襄去後,方悟昔新疆之大誤,每每靜夜思之,痛徹於心。”李鴻章一邊對孫綱說著,眼角忽然滲出了淚水“若無文襄掃平大漠,我中華六分之一之大好河山,將不復存在,倘能向俄人索還伊犁故地,尚可稍贖前愆於萬一。”孫綱登時明白了過來,李鴻章為什麼要把新疆的邊界問題也拿到這裡來了。

如果能夠藉此戰勝時機討還伊犁故地,不但可以使中國的邊界地區更加容易控制和防守,還中國人民一個完整的新疆,而且可以告左宗棠的在天英靈,全了這位英雄鐵漢的未了心願。

李鴻章和左宗棠雖然不和,但涉及到國家利益,他們地拳拳愛國之心其實都是一樣地。

李鴻章想借機討還伊犁故地,也有向左宗棠致歉的意思在裡面。

孫綱明白了這位老人地心意,覺得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中國和俄國的接壤地區是最多的,把伊犁問題加進來,一可以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二可以讓俄國人意識到,中國人對於領土問題,不管是在哪條邊界,都是一樣重視的。

孫綱和李鴻章及張之等人商議後,決定向俄國人提出來一些個無比“苛刻”的條件,不管俄國人同意不同意,先折磨折磨他們,出口中的惡氣再說。

“明天就要同俄國人談判了,和老頭子們把條件都商量好了?”晚上,愛馬將孩子哄睡後,看著孫綱還坐在那裡看地圖,不由得問了一句。

“俄國人太陰險了,不小心些是不行的。”孫綱說道,抬起頭看了看窗外,這才發現夜已經深了。

“你們都想了些什麼條件?”馬好奇地問道,“不外乎讓俄國人割地賠款。”孫綱說著,走到了她身邊坐下,輕輕握住了她的手“看能從俄國人那裡榨出來多少了。”

“然後繼續造船修鐵路?”馬有些好笑地看著他,說道,“不光這些,要做的事很多呢。”孫綱看著她說道“我怕時間還是來不及。”

“應該再不會有戰爭了吧?老頭子不是說能有二十年和平嗎?”馬擔心地看著他,問道,“不會那麼久,最多五年而已。”孫綱嘆息了一聲“咱們這次海陸兩方面把俄國人打得狠了,俄國人不玩命的和咱們搞軍備競賽才怪呢。”

“啊?為什麼會這樣?”馬向他吐了吐舌頭,有些調皮地問道,雖然都已經是“老夫老”了,但只要是他們倆單獨在一起,兩個人就不知不覺的恢復成了以前的“老樣子”

“沒有為什麼,國家之間只要還有國界存在,就會永遠這樣,”孫綱說道“無論是現在,還是咱們那個時代,都是一樣。”馬一時間默然,作為和丈夫一樣的穿越者,她當然明白“軍備競賽”是什麼意思。

現在東亞的軍備競賽,其實從中國擁有自己的第一艘戰列艦那一天,就已經開始了。

她也沒法子預料,這個時代的軍備競賽,會在什麼時候結束。

也許,永遠也不會有結束的時候。

“行啊,反正在這個時代,你再怎麼,也搞不出核武器出來。”她想了一會兒,忽然“如釋重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