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四百五十五科技掮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官商不同職”和“親屬迴避”的法令公佈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防止官員們利用親屬關係以權謀私。[中文。cn]可對孫綱來說,不利的地方是,自己的愛馬,就不能再擔任華夏共和國的任何官職了。

從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愛給了自己太多太多的幫助。孫綱不敢想象,如果沒有她的背後支持,自己能不能取得現在的成就。

“我自來就不願意當官,商業才是我所專長的,”馬說道“就象孫先生,居然專於農政,也是我想象不到的。”

“農業雖為國之要務,但工商亦不可偏廢,”黃興說道“現今世界各國無不以興工商為主,我中華工商業之振興,就著落在咱們這些人身上。”

“是,工業為國防之支柱,若工業不興,縱然有堅船巨炮,得逞雄於一時,終不能長久,”孫綱點點頭說道“俄國人可以在國內同時開工建造五艘鉅艦,而我們卻不行,還得在外國訂造,這其實就是差距。”

“敬茗的大工業區發展規劃政務院已經批准了,工業部張部長深為歎服,議政院各省代表也都認為可行,全體一致通過了,現在議政院正和度支部商量撥款的事,應該不就可實施,”孫文說道“如此以來,舉全國之力大興工業,而又避免了各省各行其是,盲目建設,此為惠及千秋萬代之業也。”他一邊說著,看著孫綱。又有些動地說道“千載之後,史家必有以記君者。”

“我輩為國。行事只求惠及天下萬民,不計較身家命,”黃興朗聲說道“是非功過,留於後人評說好了。”

“克強還是和以前一樣,呵呵。”孫文拍了拍黃興的肩膀,笑道。

孫綱含笑點頭,象是想起來了什麼,向黃興問道“克強過來是來找我的嗎?不是有什麼別地事情發生了吧?”

“我是來看看新式鐵甲戰車和巨型炸彈設計得怎麼樣了。”黃興說道“沒什麼別的事。安全總署和軍情總處的報告還沒有到。”

“沒事就好。”孫綱說道“你說什麼巨型炸彈?還有新式鐵甲戰車?都是怎麼回事?”

“軍務部軍備司按照部長您地要求,已經開始著手統計全國槍械船炮型號,準備統一制式。以南方地形多變,南軍多在軍中大量裝備飛艇,前番在飛艇上試裝轉管機關炮以求可攻地面之敵,但作使用較為不易,且炮口之噴火易引燃艇身。極不安全,遂撤之。但諸軍將士以其空能飛臨敵陣而無攻敵之器,頗有微詞,聶司令以為不如給飛艇裝巨型炸彈一二,飛至敵上空拋擲。則我可炸敵而敵不能攻我。實為破敵之妙法。”黃興說道“軍備司遂在天工謀定製巨型炸彈。興亦以為然,是以這些天總來看看。”中國的軍人居然想到了要把飛艇當轟炸機來用了!

一戰時德國用齊柏林飛艇轟炸英國首都倫敦。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給英**民心理上造成的震駭,可是相當大的。

中國人現在就想到了給飛艇裝備炸彈,中國的轟炸部隊,不好就這麼出來了。

孫綱正在那裡浮想聯翩,只聽黃興又說道“至於那鐵甲戰車,就是我軍於俄軍戰時所用之鐵路戰車。以其僅靠鐵路運行,多有不便,興等觀我軍民在哈爾濱抗俄之戰記,頗受啟迪,是以有了製造這新式兩用鐵甲戰車的念頭。”

“說地詳細一點,克強。”孫綱一聽立刻來了興趣,馬上讓黃興給他詳細解釋一下。

黃興告訴孫綱,為了總結歷次對外反侵略戰爭的經驗教訓,他在軍務部成立了一個戰史研究小組,專門研究中外戰史“鑑中外戰事之得失,以求集思廣益,為我軍事有所增益”他公務閒暇時總願意和這個戰史研究小組的人在一起閒聊,他們講到了在哈爾濱保衛戰當中,俄軍進攻哈爾濱火車站,那裡當時有被困著的近千名男女老幼,而保護他們撤退的中國守軍並不多,正在這危急時刻,鐵路坦克突然出現了,用猛烈地火力擊退了俄軍,保全了百姓。鐵路坦克因而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崇敬。俄軍害怕鐵路坦克的致命火力,後來繞開鐵路開始發動反撲,因為鐵路坦克只能靠鐵軌機動,所以無法再發揮作用,在這危急時刻,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完全發了出來,一些百姓毅然組織起來,用人力愣是把鐵路坦克抬下了鐵軌!

中國對外反侵略戰爭史上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

“百姓以厚木墊土道,使我鐵甲兵車得以前行以車炮攻敵,後車油料用盡,百姓輒前挽後擁,使兵車得行,有中彈仆地者,左右之人立時上前扶開後繼替之。士卒見之,無不奮,拼死殺敵,斃殺俄人無數。遂得大勝。”孫綱聽了黃興的解釋,眼前似乎浮現出了那一幕幕悲壯的畫面。

在到處是烈火和硝煙的街道上,好多衣衫襤褸地百姓在用手推著一輛已經喪失了動力的坦克前進,不時有人中彈倒下,而周圍的人扶開他們,不住的上前替換,戰車裡的士兵們眼含熱淚,開動著火炮,將一顆顆仇恨地炮彈狠狠地向侵略者,將他們淹沒在復仇的烈焰當中老百姓推著坦克作戰,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地了。

黃興說,他得知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戰史之後,當時就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想製造一種更加輕便一些地鐵甲戰車,這種戰車既可以在鐵路上行駛,也可以在正常的路面上行駛,一旦再出現鐵路不能到達的地方,戰車下了鐵軌仍然可以繼續作戰。

他的這個設想在軍備司經過討論之後,軍備司隨即要求“天工公司”按照這個設想參照原來的鐵路坦克“試製”一輛樣車進行試驗,確定合用後再考慮在陸軍當中推廣。

知道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孫綱也很高興,黃興和中國的軍人們能夠有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奇蹟!

中國人一旦真正意識到了科技的力量,創造力將是無窮無盡的!

孫綱隨後在“天工公司”人員的帶領下仔細地參觀了一下各個實驗室和工廠,他驚奇地發現,這個科技開發公司的運行機制居然完全是市場化的,即在瞭解民間和官方的需求之後,進行有針對的研製,如果以中國目前的技術力量無法辦到,就從外國引進最新的技術和設備提供給需求方,同時對自己也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的機會。這樣不但避免了中國成為外國淘汰技術和設備的市場,還使得中國在技術方面得以跟上世界的腳步,對中國自身的科技力量的儲備和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天工公司”實際上成為了中國的“科技掮客”這個“科技掮客”在中國民間所起到的“帶頭羊”的作用,因而引發的“羊群效應”也是相當大的。

象“天工公司”為奉天省長劉銘傳從美國引進的最新式的採礦機械就是一例。

中國的採礦業在明代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得益於乾隆皇帝的開明礦業政策,呈現出了新月異之勢。中國當時的採礦業主要以銅礦為主,包括煤、鐵、金、銀、鉛、錫、硫磺、水銀、硃砂等各式礦種,都有大量的開採,從事礦業開採的人員大量增加,礦場的規模也不斷擴大,礦業在當時的國民經濟當中其實已經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礦業在清代約一百年的增長,要大大超過以前的兩千年。

“乾隆盛世”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應該歸功於礦業的興盛。

乾隆以後,嘉慶道光咸豐諸帝都是傳統的“農本位主義”者,對礦業的發展採取的多是“”的態度,結果中國的礦業發展陷入了停滯甚至是倒退的趨勢。到了清代晚期,外國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天朝上國的夢,中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以“自強”

“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中國的礦業才得到了重新發展的機會,但對比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中國已經落後了很多。

中國的礦業直到現在,仍然是以手工開採為主,李鴻章首先在中國引入了西方機器採礦的理念,但目前以機械採礦的企業並不多,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清朝統治者的傳統守舊“農本思想”在那裡作怪,而這種守舊思想在大量朝廷官員以及民間上層人士當中也都大有市場。

這也難怪,中國經歷了幾千年漫長的封建社會,從上到下都是一個“以農為立國之本”的老調子唱下來的,想要一下子全都改過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