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三來參閱的英國艦隊的故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孫綱知道,李鴻章說的是1868年3月26於
本大阪天保山灣舉行的
本歷史上第一次“閱艦式”十六歲的明治天皇睦仁在岸上“檢閱”由薩摩等幾個藩“借”給明治政府的加起來總噸位只有2450噸的六艘軍艦。[中文。cn]外加一艘趕來湊熱鬧的法**艦“迪普雷西”號,噸位是1800噸。
本海軍當年就是從這些可憐的要死的小船開始,經過不斷擴充,一點點的發展起來,最終成為了中國的心腹大患的。
如今,本賭輸了國運,海軍也被打回了“起點”現在,
本人看到中國在旅順口的海軍艦隊主力陣容時,會有什麼
想?
“我華夏海軍之基,奠於左文襄公和李執政,發揚於敬茗之手,方有今之規模。”林紹年說道“若無此強大海軍,我神州不免落入他國之手,我華夏萬民以前皆不知輪船及海軍為何物,現如今民眾提及海軍,莫不讚佩有加,無海軍之大勝,我中華之獅,又不知當沉睡到何時呢。”
“眼下時局雖較前清時為好,我們還是不能夠掉以輕心。/”李鴻章嘆息了一聲,說道“這列強環伺之局終未有大變,現英德都有與我國結盟之意,我們一著不慎,得罪哪一方都會留下大患,唉,真是不好辦“聽聞德國大興海軍,與英國在全球爭勝,兩國將來必有一戰。”話一直不多的王文韶說道“我國不管與哪一方結盟,都免不了池魚之殃啊。少荃。”
“為今之計,還是以保和局為上,”譚鍾麟說道“我國之腹心大患為俄,
本現已不足慮,俄國雖經此敗,然實力未有大損,他
仍不免捲土重來。英德兩國哪一國能助我抗俄,我便陰結之,另一國也說不出話來。”譚鍾麟的話讓李鴻章陷入了沉思當中,孫綱也覺得譚鍾麟的話說得很有道理。
中國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擺脫掉沙俄地威脅,爭取和平發展的時機,對於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可以儘量利用。但絕不能捲進去!
“在打跑了俄國人以後呢?會不會又是前門驅虎,後門進狼之局?”李鴻章突然問道,又象是在那裡喃喃自語。/“打敗俄人,只要海軍沒有大損。能護住東南海疆財稅之地,咱們就什麼也不用怕。”張之看了看孫綱。眼含期許的說道。
“敬茗舉外債購艦,又在國內各船廠訂造大艦。需費之巨,歷年所未有。今年的預算,海陸軍的開支佔了很多。只要我們全力支持敬茗,把這海陸強軍撐起來,最終戰勝俄人,縱我國不與西國結盟,彼國畏我勝俄之海陸強軍,亦不敢輕易起釁。”張之的話似乎
起了眾人的信心,李鴻章也向孫綱投來期許地目光,孫綱衝他們
出一個安
的笑容,沒有說什麼。
他已經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可以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得多。
但現在,他和他所為之奮鬥的祖國,都已經沒有了退路!
自己現在不可以猶豫,也不能夠退卻,只能勇往直前!
1900年9月15,在華夏共和國旅順口海軍基地,中國海軍大閱典禮如期舉行。/在一艘觀禮船內,孫綱透過舷窗,觀看著遠處海灣內已經就位的艦隊,愛
馬帶著孩子和衛士們一起,聚在他的船艙裡。
為了辦好這次海軍大閱,讓中外人士儘量都能夠看到參閱艦隊的雄姿,北洋艦隊司令葉祖圭讓“北洋船舶重工”幫助旅順船械局把多艘小型運輸船改裝成了漂亮的觀禮船,供他們這些重要人士及隨同前來地家屬使用,既然有這樣的方便條件,孫綱當然也就樂得給自己的家人一條了。
“居然來了這麼多的外**艦參閱?”馬看著參閱軍艦地明細表,不由得嚇了一大跳。
“當然了,這其實也表明了他們對咱們中國海軍的重視之意。”孫綱說道,他已經仔細地看過了參閱艦艇地明細表,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主要海軍大國都派出了相當規模地艦艇前來參閱,其中,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率領的參閱艦隊由“百人隊長”號戰列艦、“巴福勒爾”號戰列艦以及兩艘裝甲巡洋艦“恩底彌翁”號和“曙光女神”號組成。
“百人隊長”號戰列艦和“巴福勒爾”號戰列艦是同級艦,標準排水量10500噸,艦長109。73米,寬21。74米,吃水7。77米,擁有兩座雙聯裝254毫米主炮和10門120毫米副炮,主裝甲帶厚229毫米至305毫米,最高航速18。5節,該級艦屬於二級戰列艦,是1889年開始的英國皇家海軍“大擴軍計劃”地一部分,英國人建造這些二級戰列艦的主要目地是為了與在太平洋上“遊蕩”的俄國海軍的大型裝甲巡洋艦相對抗。該級艦相對較小的吃水可以使其非常適於在中國的沿海及江河中航行。當初服務於中國海軍的琅威理就曾經推薦中國購買這級戰列艦用於對抗本海軍,可惜當時英國政府出於壓制中國海軍發展的目的,沒有把這種戰列艦賣給中國,但也幸虧沒賣。因為正是英國人當年“不講究”的舉動,促使孫綱這隻從後世穿越來的“小小蝴蝶”一跺腳一發狠,愣是讓中國
出來了法國版的“君權”級戰列艦“龍揚”號,從那時起真正奠定了中國海軍的基礎。
隨同這兩艘戰列艦前來參閱的是兩艘裝甲巡洋艦“恩底彌翁”號和“曙光女神”號,其中“恩底彌翁”號標準排水量為7350噸,艦長118。11米,寬18。29米,吃水7。24米,主炮為兩座單裝234毫米炮,另有10門152毫米副炮,主裝甲帶厚76至127毫米,最高航速20節,也是一種用於在海上和俄國人玩“捉藏”的大型裝甲巡洋艦。而“曙光女神”號標準排水量為5600噸,艦長91。44米,寬17。07米,吃水6。86米,主炮和副炮同“恩底彌翁”號一樣,也是兩座單裝234毫米炮,加上10門152毫米副炮,主裝甲帶厚254毫米,最高航速18節。
“曙光女神”號可以說是英國裝甲巡洋艦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和中國海軍也有著一段極深的淵源。
“曙光女神”級裝甲巡洋艦是第一種完全不用風帆動力的裝甲巡洋艦,對於象“曙光女神”號這樣大小的艦艇來說,該艦具有的武器裝備很重。234毫米炮裝在艦首和艦尾,152毫米炮則裝在橫樑上,該艦具有254毫米厚的木及金屬複合型裝甲。列板覆蓋該艦三分之二的長度,列板終端是兩端厚達405毫米的艙壁。該艦還有一個51毫米厚的裝甲甲板,在甲板下面是多達130個的水密隔艙。煤艙的位置亦可為機艙提供額外的防護。因為這些防護裝置的關係,在建造期間該艦的重量大大超過了設計所規定的數量,以致使該艦的吃水和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曙光女神”號及其姐妹艦建成之後,英國就不再建造裝甲巡洋艦了,直到有了重量更輕、強度更大的鋼可供使用後才又重新開始建造裝甲巡洋艦。
“曙光女神”級裝甲巡洋艦一共建成了七艘,其中有一艘被英國人偷偷轉手賣給了本海軍,被
本人改裝後命名為“夕月”號,於丁酉戰爭中參加了對中國的入侵,在
本海軍同北洋艦隊主力決戰失敗後,
本人把“夕月”號當成了遠洋襲擊艦使用,先後多次竄犯中國沿海地區,因為中國海軍當時可以快速追殲襲擊艦的裝甲巡洋艦過少,因此得以讓“夕月”號多次逃得
命。
“夕月”號因而成了本海軍的“祥瑞艦”之一。孫綱一怒之下讓“龍揚”號戰列艦也和巡洋艦隊一起,加入了搜索和追殲
本襲擊艦的行動,這一回“夕月”號的好運到頭了,在“龍揚”號戰列艦和三艘中國巡洋艦的飽和火力轟擊下“夕月”號被打成了一堆廢鐵,艦上的
本官兵也大都“殉難”只有少數幾人生還,孫綱知道後還曾經
痛不已,認為不該把它轟碎,拖回來改改也行啊。
那時候對孫綱來說,是船就是好東西,他就想要。
沒辦法,誰叫中國海軍那時候船太少呢?
現在,他可就沒有當初那麼“飢渴”了。
知道了這些英國參閱軍艦的故事,馬聽得直想笑,孩子也被父親講的關於軍艦的故事一下子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