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剃辮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紫城養心殿陝西失陷的消息很快傳回北京,慈禧在朝堂上破口大罵。完全似一個怨婦似的,差不多要把喬志清的祖宗八代都問候一遍。
“太后,駱秉章總督為國盡忠,誓死沒有投降華興軍。朝廷是不是下詔,嘉賞一下駱秉章總督,如此也可以鼓勵將士們加倍為我大清朝盡忠職守。”戶部尚書祁俊藻站了出來,為駱秉章說了句公道話。
“是啊,太后。駱秉章總督雖然年過七十,但是仍舊一心輔佐我大清。現在他屍骨未寒,朝廷也應該給將士們一個態度,這樣才會讓將士們更加衷心的報效朝廷。”兵部尚書李鴻藻也跟著站了出來,跪地跟慈禧求情。
清朝時六部尚書都設有滿漢兩位,李鴻藻不但擔任兵部尚書,還在軍機處任職,是朝廷中少有的漢族實權派。
李鴻藻同祁俊藻一樣,都是清派的中
砥柱,同樣也是同治帝的授業師傅。二人一文一武,在朝廷中的分量極大。
此次朝廷上下對駱秉章的非議聲極大,原因就在西安將軍託明阿給朝廷上的一封奏摺。
摺子裡提到駱秉章臨死前會見華興軍大將的消息,而且蹊蹺的是,駱秉章剛死,他的手下就全部歸降了華興軍。
慈禧太后對此事耿耿於懷,所以朝廷也一直沒有下發悼文。
“行了,這件事以後再議。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傾盡全力,解決掉山東的問題。然後再想辦法處理陝西的這堆爛攤子,那西安城裡可還有十幾萬的滿人啊!不管是求和還是開戰,一定給本宮保住他們的命!”慈禧的話裡顯然有些不滿,若不是看在求情的是兩位漢族的重臣,早就動了肝火了。
“太后…”
“行了,本宮和皇上都有些累了,今就到這裡了。”祁俊藻還想求情,但是話沒說完,就被慈禧不耐煩的打斷。
退朝後,朝中的漢臣們全都是滿心的失落,有種兔死狐悲的淒涼。
當初江南的漢族權貴崛起,朝中的漢人是多麼的風光。如今夕陽西下,若不是東三省和河南還有兩家漢人武裝堅著,恐怕朝中再也沒有漢人說話的地方。
此次負責和喬志清涉的事情,也落到了祁俊藻的身上。
他是喬志清的老師,朝廷上下無人不知,上次還因為喬志清受了牽連,被罷官免職。
祁俊藻的和談團還沒有啟程,山陝甘一帶便開始了施行剃髮令。
明末時滿清韃子為了推行剃髮令,可是下了留髮不留頭的命令。
為此江南的漢人被砍掉了一半的腦袋,才有了揚州三,嘉定三屠。
喬志清也照例頒佈了留辮不留頭的命令,不想剪去辮子,那就割掉腦袋。
對待漢人可以勸說警告,對待滿人直接砍頭,沒有商量的餘地。
山陝甘一帶的滿人剎那間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各家各戶都過得跟寄生蟲一樣。如今斷了俸銀,家裡窮的都揭不開鍋,連個求生的手藝都沒有。
陝西大捷之後,四川軍區和太原軍區各自撤回轄區,陝西也正式由蘭州軍區接管。
蘭州軍區司令官張閒也給西安的滿城下了最後通牒,要麼開城納降,要麼華興軍打進去屠城。
滿城位於西安城的東北部,城內還單設城牆和西安城內的漢人分開。
華興軍其實已經拿下了北城牆和東城牆,託明阿帶著五六千的八旗軍,跟縮頭烏龜一樣,躲在滿城的將軍府裡就是不敢應戰。
“將軍,大事不好了。”託明阿手下的副都統懷塔布匆匆進了將軍府中,見了託明阿,就跪了下來,把手上的軍報呈了上去。
“又出什麼事了?”託明阿頭上蓋著巾,有氣無力的招呼著身邊的丫鬟把摺子遞了上來。
“華興軍發來最後通牒,給了我們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屠城。”懷塔布垂頭滿臉慌張的吐了一句。
託明阿一聽就扯下了頭上的巾,連忙翻開軍報看了起來。
“孃的,這些漢人真是欺人太甚。懷塔布,馬上召集兵馬,咱今個就跟華興軍決一死戰!”託明阿大罵了一聲,蹭的就站起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