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04章待天明以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說網】:4ZXS.COM

無奈她兩人都長著桃李之姿,冰霜之。都因為不合皇上的心意,可憐一個死在亂之下,一個死在水裡,那汪二姑原是窮村家女,她父親以賣水果度

二姑因從小死了母親,便自井臼。雖說亂頭服,但她那副美麗的容光,總是不能遮掩的。村坊上見了這個天仙的女孩兒,如何肯輕輕放過她。

便有幾個無賴,常常到二姑家裡去胡鬧,後來惱了二姑的父親,把那無賴告到官裡。官廳派了幾個差役來,把無賴捉去,從此這汪二姑的美貌,連官府也知道了。

此番江鶴亭承辦接駕,要討皇上的好兒,便想出這龍鬚纖的法子來。四處搜尋婦女。知道二姑的美名,便託官府用重金去請來,那二姑起初不肯,後來她父親貪圖錢多,再三勸說。

二姑沒奈何,也只得去了。到了那裡,自有管事婆婆給她香湯沐浴,披上錦繡,施上脂粉,頓覺容光煥發,妖媚動人。

管事婆婆便派她做紅衣隊的領班,這時,皇帝先召陳四姨和王氏進去。傳說出來,她兩人得了皇帝的臨幸,得了上萬銀錢的賞賜,那班婦女聽了,誰不羨慕。停了一會,聖旨傳汪二姑進去。

那汪二姑知道這一進去凶多吉少,便抵死不肯進去。無奈那兩個太監氣力很大,拉著她兩條臂兒硬拽進去,在亭外的人,只聽亭子裡二姑的哭聲十分悽慘,接著兩個太監慌慌張張地出來。

把個朱家女拉了進去,那朱家女兒姿也長得不差,現當著紅衣隊的副班頭,只因汪二姑見了皇帝十分倔強,便喚朱家女兒進去替她。

這時亭子裡面有許多婦女候著,半晌只見一個小太監扶著那朱家女兒出來,大家看時,只見她雲鬢蓬鬆,紅霞滿臉,低著脖子出來。

那髻兒上早巳著一支雙鳳珠釵,鳳嘴裡含著一粒桂圓似大的明珠。只說這一粒珠子,也值到一萬塊錢,再看她臂上,套著一對金鑲玉琢的釧兒。眾婦女圍著看她,口中嘖嘖稱羨。又停了一回,太監出來傳喚侍衛們:把汪二姑的屍首拖出去。

便有兩個侍衛進去,把汪二姑的屍首橫拖豎拽地拋出亭外,只見那屍首雙目緊閉,血跡模糊。

大家見了這情形,便去問朱家女兒,那朱家女兒說道:“我走進亭子去,只見皇帝手裡拖著汪二姑,二姑一邊哭吵著,一邊抵拒著。惱了皇上,把她推在地下。喝聲:‘拉下去打死!

’只見走出兩個太監來,手中拿著朱漆長輥,揪住二姑頭髮,到隔室去,這時我正受著皇帝的臨幸,耳中聽著二姑的慘號聲,嚇得早已魂靈出了腔子。

想來那二姑是被太監打死的了。”大家聽了朱家女兒的話,不覺寒倒豎,驚詫不已,後來二姑的父親尋到這地方來。地方官推說二姑是急病死的。

她父親也無可奈何,只得把女兒的棺材拿回埋葬。當時還有一個玉尼,見二姑死得如此悽慘,知道自己當著女尼班頭,免不了這醜事。

她覷著旁人不留心的時候,咕咚一聲跳在水裡,那管事的怕給皇上知道惹起公案來,便也聽她淹死,不去救她。一面另選了一個尼姑,獻出去伺候皇上。皇上此次一路遊玩,召幸的共有十六個女人,這都是江鶴亭一人的心思財力。

皇帝心中也他,便把江鶴亭宜召進去,當面稱讚了一番,賞他紅頂花翎,又吩咐江寧藩司賞銀六十萬兩。

那江鶴亭皇帝的恩德,便把自己家裡的“樗園”獻與皇上,他那“樗園”造得曲折幽勝,原是隋煬帝“樓”的舊址,揚州人稱它做“小樓”園裡面有挹勝軒、延曦閣、當風亭、揚柳臺、藏塢、夢蕉廊、碧城十二樓等幾處名勝的地方。皇帝得了這座“樗園”便把那班召幸過的女人安置在各處名勝地方。

裡面那碧城十二樓,又算得風景最好的地方。江鶴亭又把自己最寵愛的姨太太郭氏獻與皇上。

那郭氏雖說嫁了江鶴亭,只因她年紀太小,還不曾破身,那郭氏伺候皇上的第一晚,還是一個‮女處‬,皇帝萬分歡喜,把她住在碧城十二樓上,封她做煙花院主。

那郭氏有一個大丫頭,姓蔣,年紀也有十八歲了,生卻十分放蕩,她伺候男人的時候,卻什麼把戲都玩得出來,這時候不知怎的,卻勾搭上了皇帝。

皇帝一生玩女人,卻不曾經過這味兒,便又把蔣氏百般地寵愛起來,皇帝到杭州去,把這婦女都寄在樗園裡面,獨把這蔣氏帶在身旁。御舟航行到了蘇州地方,皇帝忽然想起金閶女閭,妙甲天下。

朕貴為天子。深恨不能享民間之樂。當時便把這意思對總管太監說了,那太監十分解事,便悄悄地去叮囑接駕的官員。又因為間皇帝公然宿娼招人議論,在人靜的時候,用蒲輪小車,把那金閶名花送上御舟來。

粉白黛綠,共有三十六個,吳儂輕語,花柳嬌態,早把這位風天子心眼兒醉倒了。皇帝吩咐設宴,那三十六枝名花輪把盞。又各唱豔曲一折,皇帝左擁右抱,目眩心,早忍不住摟著幾個絕的,真個消魂去了。直玩到四更向盡,那班女辭謝了皇帝,上岸坐車去了。

這皇帝一路來眠花宿柳,都瞞著皇太后的耳目。一來因皇太后的坐船在御舟後面,不甚覺得,二來那太后手下的宮監都得了皇帝的好處,凡事替他遮瞞。

況且皇帝如有臨幸,不是上岸去在官紳家裡,便是深夜悄悄地將人上船來,叫這位年老龍鍾的太后如何知道?

皇帝此番南下,種種的風事體,卻瞞不住那正宮富察後,在皇帝心中,只知道富察後遠在京城,耳目決不能及,誰知她這時卻悄悄地躲在太后舟中,那富察後少年時候和皇上十分恩愛。

她如今見皇帝愛偷香竊玉,心中如何不惱?又打聽得,皇上第一次南巡寵幸雪如,在京城裡又寵幸三姑娘。

此番南巡,皇后便求著皇帝,要一塊兒出去,皇帝不願意,皇后便和太后說通了,扮著太后的侍女混出京來,悄悄地躲在太后船中,一路上派幾個心腹太監,把聽皇帝的舉動。

她見皇帝如此荒,心中如何不惱?只因皇太后十分溺愛皇帝,皇帝種種無道的事體,也不便告訴太后。自己又是私自出京的,更不能直接去見皇上,因此她一路忍耐著。如今見太監報說:皇上把許多窯姐兒接上船來玩耍。

把個富察後氣得愁眉雙鎖,玉容失,她原想立刻趕到御舟上去勸諫,又怕當了窯姐兒的面羞了皇上。聽那御舟中一陣陣歌舞歡笑,皇后心中十分難受。

她原是深通文墨的,便回艙去,拿起筆來,寫了一本極長的奏章,勸皇上保重身體,不可荒。寫到傷心的地方,不掩面痛哭,哭過又寫,那宮女太臨在一旁伺候著,勸又不好勸得。

皇后寫完奏章,看岸上時,正是燈火通明,車馬雜沓,那班女辭別皇上,登岸回院的時候,皇后悄悄地說道:“這班妖走了,俺可以見皇上去了。”她便匆匆地梳妝了一會,抹去臉上的淚痕,手中拿著奏章,任你太監宮女們拉住她的衣角,死死的勸諫,她總不肯聽。

那總管太監急得爬在皇后腳下連連碰著頭,說道:“皇上正快活時候,娘娘這一去,不但得不到好處,反叫皇上生氣,那時不但奴才的腦袋不保,怕娘娘也未便,況且時候已四更打過了。

那班窯姐兒也去了,皇上正好睡。娘娘縱有奏章,待天明以後,奴才替娘娘送去,豈不是好?”娘娘聽了,止不住又下淚來,嗚咽咽地說道:“皇上這樣荒,眼見得天怒民怨、國亡家破便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