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官逼民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驟雨連綿襲城過,萬家浮殍沒窗花!
半月陰雨,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蒼國十二郡,目前朝廷所控八郡,六郡雨澇肆!壓垮蒼國的最後一
稻草就這樣來臨!
蒼帝李崇坤整沉
酒
,宮中笙歌瀰漫,對天下大事一概不聞不問。
而吳琳自收了多郡兵權,行事愈發猖獗,朝中敢怒者不敢言,阿諛奉承者則極盡獻媚!蒼國已似乎變了吳姓!
於是澇災過後,在吳琳主持下,蒼國朝廷急忙頒佈兩道補救政令:其一,撥款賑災。其二,徵調勞役,修築損毀河堤,疏浚河道!
大司農常豐一聽,面頓變,依目前國庫情況,調出白銀千兩已是極限,這點銀子僅夠兩三郡所用,均攤於六郡,只能是杯水車薪,毫無意義!
常豐雖守著蒼國財政,可官大亦不過二品,不說君命難違,便是吳琳亦可隨意欺辱於他。
帝王無能,身為臣子,常豐已勸過無數!可皇帝可好,為躲開自己,近年來連朝都不再上!
常豐於宮門前,一跪便是三,此時還不見侍者傳喚。心灰意冷的他面著皇宮叩了三叩,起身那一瞬,再難忍老淚縱橫滿面!
我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殘陽映襯著他蒼老的身影移了幾步。
突然,常豐用盡最後的力氣衝了上去“先皇啊,老臣來了!”未待守衛反應過來,常豐已然癱在了地上。
鮮血同花兒般耀眼地綻放於宮門之上,哪怕很快便會被拭去,但誰也不能忘記它那一瞬間的奪目光華!
大司農進諫不成,反被撞死宮門,此事不用刻意傳播,也
得路人皆知。何況亂世已到,有心人更以此大做文章,來加速蒼國滅亡的進程!
且談吳琳所頒政令,此令並無不妥,但他高看了蒼國各地官吏,上樑不正,下樑又怎麼不歪!。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亭長里正,無不奢靡腐敗,人心早已背離!
先談“撥款賑災”吳琳圖謀蒼國不假,但他也不想蒼國千穿百孔,帶給自己麻煩。
國庫空虛,吳琳忙自捐紋銀五百兩做出表率,再由大臣門接連募捐,好賴湊出三千兩,勉強夠分於各郡。
災銀自司農司運出京城還往好無損,可運至六郡,各郡只見到三百兩,再經由縣令、主薄、幹吏、豪強地主幾番折騰,朝廷賑銀已然分文不剩!
朝廷是撥下銀兩,可百姓並未見到,他們想到的只能是,朝廷已不管他們死活!
乞討者遍佈街頭,餓死者暴屍荒野。偏於此時還要徵赴勞役,途中更是死傷無數,又有幾人情願!
這,泰安郡數千勞役正於亓河中段修築河堤,突然有人在淤泥下挖出一樽石人,勞役及官吏紛紛前來觀看,卻在石人後背發現一行字:“石人一隻眼,挑動亓河天下反!”眾人忙看向石人面部,細看之下,果然是一隻眼,頓時數千勞役大亂,在人為挑唆下殺了看守此地的官吏,推廣原為首,揭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鑑史於:元末韓山童起義,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此後,農民起義接連不斷,各地豪傑揭竿而起,短短數月已成氣候,發展之迅震驚朝野!
朝廷聞訊鎮壓,卻不能阻止起義勢頭,此後兄弟勢力相互攻伐,最終廣原佔據東南部泰安、清水二郡,自稱安王。青遠郡守林子禹強勢奪得南嶺、高川二郡,稱王西南。西凌按兵不動,海、松二郡相互征伐!
當然,此乃後話,且論臨海局勢。自郝文嶺自盡而亡,天門歸附。合著陶義一番整頓,天門軍煥然一新,再無脫逃者一二,將領優秀與否對全軍士氣的影響可見一斑!
天門關內大戰將至的氣息瀰漫,雖說昨已雨過天晴,但今
空氣卻愈發凝重!
這不?黎明尚未褪卻,卓陽已登上了西城,靜靜地盯著關外連營遍佈,心底憂慮更添了幾分!
“大人,陶將軍備了饔食,特命小人邀您前去!”一軍兵匆匆登城言道!(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蒼國食兩餐為準“朝食”既“饔”約辰時進。
“飧”則為“夕食”進於申時)一軍兵匆匆登城言道。
卓陽正尋思如何破敵,不覺間已過了辰時,腹中“咕嚕”一聲,隨即邁步下城!
行至半道,卓陽眉頭一皺,眼中光一閃,忙問道:“平
城外可是辰時埋灶做飯?”
“回稟大人,我軍辰時,敵軍亦不過辰時!”一旁軍兵回應道。
得知此事,卓陽轉而又登上城樓,先是忙遣一隊斥候打探敵營虛實,遂又招集眾將備戰!
須臾,探馬來報:“敵營守軍不足三千,敵軍大部退向西南!”回一聲:“再探!”隨後急招臨越騎兵列甲出城,繞過敵營,由西南追去!
陶義率其餘天門守軍匆匆趕至不明所以,見此急忙阻攔道:“大人不妥,臨松十萬大軍,怎會說退便退,何況賀魁狡詐,恐乃是計!”卓陽笑而不語,陶義心急如焚,知事後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