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天下大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鄭葉一病不起,賀魁又身在前線,全韋慍只能臨危受命,扛起了臨松重擔。
全韋慍起初並未鬆懈對莊通的搜尋,然而結局並不是很美好,又細思此事前後經過,突然覺得鄭葉與自己都被李贄騙了!
若是莊通並未失蹤,李贄藉機出兵,那臨松則危矣!
此事容不得馬虎,卻又無從驗證,於是全韋慍做了以下幾件事:一是暗命衝城守將賀座巡留意臨海軍動向,嚴加防範;二是遣人分向各反朝廷勢力求援;最後再次向全郡徵兵,組建臨時軍隊,畢竟遠水難解近渴,求人不如求己嘛!
許世忠自掛帥出征以來,已時過半月,卻仍不見攻得臨松一城半寨。
此時吳琳急了,因為前些時,南方暴民造亂,地方官吏殘遭毒手。
此事震驚朝堂諸公,遂由鎮南將軍熊恩率軍數萬平反。熊恩一路勢如破竹,暴民見其勢威,不戰而逃。
熊家百年前亦為蒼國數一數二的官宦世家,那時候其高祖乃堂堂司徒,祖父亦官居衛將軍,熊家爺孫倆可謂文武雙全!
奈何如今族中子弟不爭氣,沒落到整個家族僅靠他一個四品武將苦苦撐著門面!
熊恩一直等待時機,要再復祖上光耀,如今暴民要逃,他怎能允之,這可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於是熊恩不顧他人勸阻,愣是率軍追至南嶺,數萬大軍不知南嶺常年毒瘴,一湧而入,隨後便音訊全無!
此後暴民愈發囂張跋扈,一個名叫廣元的人,也隨之出現在蒼國曆史上,也便是後來的安王!
朝廷聞此大怒,遂命車騎將軍劉宣率軍三十萬鎮壓叛亂!
然而不待劉宣抵達,全韋慍向各郡求援得到了效果,泰安郡康旬、西凌郡史甫、青遠郡林子禹、農民起義軍首領廣元,以及各地反蒼勢力,共十二路大軍,合計八十餘萬,號稱百萬大軍就浩浩蕩蕩的攻向了京都蕪陽,而劉宣一部三十萬軍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許世忠、劉宣二人便帶走了朝中一半兵力,如今劉宣似乎已指望不上,吳琳只能施壓於許世忠,責令其儘快攻取臨松!
許世忠身為左將軍多少有點能力,吳琳一道催令傳下,許世忠所幸不顧賀魁一部,率軍繞過騰城,向東而去!
賀魁等人心中大笑,繞城而過?難道你許世忠不考慮後勤補給?這就是朝廷堂堂左將軍憋出來的妙計?
臨松大軍靜等數不見敵軍後軍,反倒是己方方兩縣皆為屠城,許世忠一部繼續向臨松郡城攻去?
賀魁這才明白,如今正值秋收之際,許世忠本無需後補,他這一路屠城而過,足以供應大軍所需!
己方若是再不出兵堵截,郡城也會被屠,那己方守著這一孤城又有何用?
許世忠屠城不過是作秀給賀魁來看,如今賀魁一出城,許世忠急忙收兵,於沿路設伏,大敗賀魁,隨後又將賀魁殘部於玄陰谷內!
玄陰谷乃臨松有名的絕地,其長可達十餘里,兩側山峰高聳入雲,只要困於此地,則再無它路!
全韋慍得知賀魁部受困,遂親率新兵三萬援往玄陰谷。
許世忠不知全韋慍來援,遂為全、賀二人夾於谷地中斷,進出不得!
若依旁人,定會先攻谷外全韋慍,解了自身危局再做打算,可許世忠不然,一聽谷外僅三萬新兵便不放在眼裡!
許世忠清楚臨松目前可用兵力都在此地,隨即下令留兩營兵力抵抗谷外援軍,其餘大軍全力圍剿賀魁殘部。
只要賀魁一部覆滅,谷外那點兵力不足為慮!
然而全韋慍本未做進攻,三萬新兵便在谷口高築防禦工事!
新兵們築營倒是一把好手,未出一,足足構起了三座營寨,這還不算暗中所設陷阱!
且說賀魁一部,見許世忠率部攻上前來,個個視死如歸,同對面敵軍拼起命來!
而許世忠部軍平間戰意不強,那是不想為吳琳征戰,可是一旦敵人拼命,自己哪能不拼,誰也不會拿自身
命開玩笑!
兩方大軍,剛一接觸傷亡便直線上升,整個玄陰谷就像一頭巨大無邊的怪物,無情的噬著兩方人馬!
面對賀魁殘部的困獸之鬥,許世忠一部與之大戰兩天兩夜,付出了六萬餘眾軍兵戰死的慘痛代價,方才全殲了其軍!
等到許世忠回神再戰全韋慍之時,臨松這三萬新兵只是象徵地放了幾輪箭,便不見了蹤影!
幾名營尉正追擊,許世忠急忙阻攔道:“窮寇莫追,敵軍行為詭異,恐有埋伏!”正如許世忠所料,營中遍地的陷阱,即便眾人已備加小心,也不時有人中招!
正在許世忠部小心翼翼穿過一個個陷阱之時,突然一聲哨箭響落,由兩側峰頂落下火球無數,三座營牆粘火就著!
許世忠這才發現,原來陷阱為次,放火燒營才是全韋慍所放的大招!
十萬大軍頓時向谷外逃去,卻忘了營中一座座陷阱,人推人,人擠人,又死傷一大片!
等到屍體堆滿了陷阱,後方軍兵才踩著屍骨未寒的同伴衝出谷來!
大軍逃出谷外,一做統計,可戰之兵不足八萬死於營沒的兄弟竟然高達四萬餘人!
全韋慍就這樣,藉著三座連營,兵不刃血地又滅了許世忠幾萬人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