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章峰迴路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蒼歷四六三年秋月,又逢月夕之時,皇帝受相吳琳蠱惑,大擺月夕宴!

吳琳借月夕之宴,強收各郡兵權。而後金關郡郡守、郡尉被殺,包括臨海郡之內八郡守、尉扣押在京,另有青遠、臨松、西凌三郡守、尉拒不赴宴,算是明智之舉!

蒼國十二郡,臨海至於東北,東臨滄海,北壤狄夷,西南既為臨松。臨海郡守、尉被扣,後又傳書各縣調兵,合郡軍三萬入京。

月夕事件,各縣自有聽聞,今郡尉調兵,郡中五縣竟無一縣號應!

郡軍三萬方才開拔出郡,豐凱、南河二縣便合八千兵卒攻于越河縣境內平吳鎮。?鎮中守衛百人,見敵軍來勢兇猛,尚未鋒,便紛紛棄甲,逃回越河城。

平吳失陷,李贄等方知豐南二縣已然聯手,並已將矛頭直指越河!?越河縣下設三鎮,各鎮守衛百數十人,為免徒增傷亡,便也急召回城。

豐南聯軍一路無阻,不出三,全軍兵臨越河城下!

縣府之中,李贄等人圍著防圖,氣氛略顯壓抑。四千士卒若按常理,對上八千敵軍,倒也保得縣城無恙。

偏倒是一切尚未妥當,且不談御龍婉兒帳下一千新軍,毫無經驗,就是這縣城,城牆亦是久未修復。

蒼國各城城牆亦有規定,除重要關口外,其餘各地,郡城不得高於都城,縣城則不得高於郡城,分城則不得高於縣城。

而整個臨松山嶺沼澤遍佈,雖水土肥美,卻無人開墾,百姓多以放牧為生,郡中五縣卻僅有六城。因而越河縣城實際高度與普通城池(即分城)相差無幾!如此怎不令人憂心?

然形勢人,卻不得不搏!

李贄先是遣人回郡城求援,後命張彪,趙普,王居將各率一千士卒分守西北南三城,東城並不正面對敵,便將東城於御龍婉兒,正陽宏、徐階則帶五百餘人隨時支援。

御龍婉兒既已入軍,就得守軍法,雖心有不甘,也只好領命退帳。

城外豐凱、南河縣尉於士龍、文昭二人安營紮寨,靜等三萬郡軍進入京師所在之地——安庭郡,如何也無法回救之時,展開強攻!

豐南聯軍營寨設於西城之外,首當其衝便是張彪所守西城。

攻城之戰起於辰時,戰端一開,李贄心知西城事重,急忙趕赴於此,也正如所料,文昭率軍主攻便在此處。

此時,張彪身著黑袍紅鎧,來回指揮士卒殺來敵,忽見不遠處,城下一將借疊羅漢之法,正登城,忙命人取來火油,當頭潑下,城下頓是一片鬼哭狼嚎!

可憐文昭,攻城尚未過半,便被火油燒成重傷。

聯軍雖重,但非鐵板一塊,這便是致命之處。見自家縣尉重傷,南河軍請於士龍鳴金收兵!

戰事方起,兩軍接,此時收兵,不說影響士氣,便是想退,又談何容易!

於士龍滿目不屑,心想你南河縣尉無能,戰死也好,便安坐帳前!於士龍之態,南河軍看得明白,奈何此時戰急,只好隱忍作罷!

文昭退下戰場,於士龍見攻勢有所不足,親帶一千生力軍投入西城,西城頓時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於士龍身先士卒,不出半刻便衝上城牆,與張彪戰於一處,於士龍一把紫金開山斧,刃闊九寸,柄長二尺有餘,重過百斤,劈、掃、砍、蓋好生兇猛。

見張彪毫無反手之力,李贄舉刀參戰,非不能擋得了於士龍,反被他一招秋風掃落葉掃去半邊戰袍,又連殺數名兵卒,城下敵軍見機而上,如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上城牆!

西城告急,正陽宏率軍來援。正陽宏一眼看到於士龍出入己方如無人之地,二話未說便了上去,李贄身而退。

鐧、斧皆為重器,戰在於一處好不威風,二者武藝可謂旗鼓相當,大戰數百回合亦是平分秋

西城才穩住局勢,南北二城接連告急。

無奈又命徐階率十七騎中數人援往南城;自帶數騎攜兩百餘軍火速往北城,方保得各城不破!

敵我雙方,寸步不讓,正打的難分難解,忽聽身後鳴金收兵,越河一戰不得草草收場!

豐凱聯軍一退,城上將士如釋重負,一場爭戰,越河一方傷亡上千,著實累的不輕,李贄見士卒個個癱坐息,心中滋味難以言表!

再看此時,於士龍已領兵退下城牆,看他鐵拳緊握,吹須瞪眼,便知大事不妙!想來也是,前方拼死攻城,緊要關頭後方卻鳴金收兵,實乃兒戲之舉!

於士龍尚未入營,一傳令面跪地道:“將軍,北河、山城二縣攻我豐凱,現已兵臨城下!”這一聲如洪鐘大閭般轟進於士龍腦袋,他眼瞪大圓,箭步跨前,一把捏住傳令脖頸,急呼一聲:“你說什麼?”傳令斷斷續續地擠出:“將…將…軍。”二字,便一命嗚呼!嚇得周邊兵卒不敢息,生怕自身遭殃!

呆滯片刻,於士龍集齊六千餘兵援往豐凱,卻見南河軍毫無動靜,便催命上前。連番急催也不見其動得半分,於士龍暴跳如雷道:“爾等可是要抗命不遵?”這可好,南河不足三千兵卒不約而同的一時間站起“唰,唰”聲震得於士龍後退半步。

更有兵卒出言:“於士龍,你這小兒,不說害我南河縣尉昏不醒,攻城之戰更是以我南河軍為主,今你豐凱遇襲,仍當我等無知,好替你擋住來敵!”

“於士龍,你活該遭此一劫!”謾罵之聲此起彼伏,引得南河兵卒陣陣附和。

於士龍聞此,氣不過吐出一口心血。奈何豐凱遇襲,此時不可再生波折,於是悻悻然帶三千有餘士卒火速趕往豐凱!

城上李贄見豐、南兩軍各分兩路,且豐凱軍行之頗急。忙招來探馬出城查探,又命越河十七騎點足城中二百騎兵。

待得探馬來報,李贄聽聞大笑“天助我越河!”

“正陽宏聽令”李贄正道。

“在!”

“我命你十七騎,攜二百騎兵,緊隨於士龍後,盡力騷擾,拖住豐凱軍進程”

“得令!”正陽宏領命出城,直追於士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