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章完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a7v坦克的最大缺點是高大,笨重,車輛的可靠也差些。a7v坦克不適應越野和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它的履帶比車體短,這意味這它僅能爬上小坡面和狹窄的戰壕。車底距地高只有200毫米,陷車和車輛託底的事時有發生,此外,由於車體過重,車內的兩臺200馬力的戴姆勒發動機不堪重負,經常發生故障。再加上它的生產數量有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
儘管a7v問題百出,但外形特徵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何的德國坦克更接近現代坦克。低於車體的履帶、朝前的主炮、類似於崗亭的炮塔內四周有觀察孔。這些設計思想都被後來的坦克設計者繼承下來。a7v坦克作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一輛現代意義上的坦克,其歷史地位不容抹殺。
孫立滿意的看著a7v坦克的介紹,有了這東西,那真就是相當於一個個移動堡壘了,迄今為止,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沒人能擊破a7v坦克了!
孫立選定了a7v坦克之後,開始把注意力移向了火炮的更新換代上!
平原地帶有a7v坦克足以應付任何敵人,那山地地區可就要靠大炮和飛機了,而對於遮擋物較多的山地地區來說,迫擊炮的曲線擊顯然非常重要!
所以說,迫擊炮是必須裝備的!
然後…
孫立傻眼了,這一戰時期迫擊炮使用的好少啊!
孫立仔細查看才知道,在山地地區。用大口徑加農炮榴彈炮和山炮顯然更好,因為一戰時期的迫擊炮太過於笨重。遠沒有二戰時期那麼小巧玲瓏,所以迫擊炮的數量不多…
所謂山炮和野炮不同之處就在於山炮:炮管短。重量輕,程近,便於機動,適合山地作戰的火炮,屬於輕型榴彈炮。
野炮:炮管長,重量重,程遠,機動
不及山炮,適合野戰的火炮。一般是重型榴炮和加農炮的合稱。
而孫立的選擇還是德國產的山炮——克虜伯75毫米山炮炮栓形式:橫楔式制退復進形式:體彈簧式後座長度:930毫米炮架式樣:雙輪單腳式高低
界:-8度~15度(墊鋼塊可得23度)方向
界:4度火線高:662毫米彈重:榴彈5。3公斤初速:榴彈280米/秒最大
程:4300米(23度)表尺最大劃分:仰度20度,
程4000米放列全長:3230毫米放列全重:386公斤行列全重:405公斤孫立一查才知道,原來火炮的種類那麼多,而對於現如今的步兵之間的戰爭,最好用的武器無疑是大口徑的榴彈炮和長管加農炮!
一戰時期火炮的口徑差距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有420毫米口徑的巨炮,當然,對於孫立來說,這種口徑的巨炮沒什麼作用。因為他的敵人本不可能修建什麼太過堅固的要
!
孫立對比了下自己現在的情況,覺克虜伯105毫米榴彈炮最適合大宋帝國了!
這在一戰當時是最好的火炮之一,它有著為長距離而心設計的優秀彈道,是典型的德國武器。重量輕,並且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炮彈。
能參數:口徑:105毫米l/31長:2。941米寬:1。98米高:1。88米戰鬥全重:1985公斤火炮俯仰角:-5度—+42度火炮
界:左右正負56度最大
速:7發/分(近似等於)出膛初速度:540米/秒最大
程:12325米人員編制:8人使用的彈種類型:1、fh。gr。高爆彈最大
程:9150米出膛初速度:460米/秒脫殼炮彈重:15。81公斤炮彈
******
重:1。42公斤炸藥類型:***或阿馬圖炸藥2、fh。gr。38stg鋼珠高爆彈最大程:10200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脫殼炮彈重:15。55公斤炮彈
******
重:1。40公斤炸藥類型:阿馬圖炸藥3、fh。gr。38高爆彈最大程:10675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脫殼炮彈重:15。81公斤炮彈
******
重:1。38公斤炸藥類型:***4、fh。燃燒彈最大程:10700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脫殼炮彈重:15。25公斤炮彈
******
重:2。10公斤炸藥類型:阿馬圖炸藥和蠟膠炸藥5、fh。gr。nb煙霧彈最大程:10600米出膛初速度:460米/秒脫殼炮彈重:14公斤炮彈
******
重:1。87公斤炸藥類型:發煙藥劑
*******
炸藥是一種烈炸藥,由j·威爾
蘭德發明。呈黃
粉末或魚鱗片狀,難溶於水。可用於水下爆破。由於威力大,常用來做副起爆藥。爆炸後呈負氧平。產生有毒氣體。
質穩定,不易爆炸,即使直接被子彈擊中也不會引爆。需要****進行引爆。
有了克虜伯105毫米榴彈炮後,大宋帝**隊的火炮輸出已經足夠。
接下來,孫立打算對機槍也進行一下彌補,並不是說馬克辛重機槍不好用,而是重機槍在火力持續輸出上比較給力,但是太過笨重,防守時自然沒問題,但是進攻時往往需要大量的時候用來重新佈置機槍陣地,這也是輕機槍發明出來的原因之一!
毫無意外的,輕機槍孫立選擇的還是德國造…
麥德森輕機槍就是孫立的選擇!
麥德森機槍的自動原理比較特殊,為槍管長後坐式,槍管後退的行程較大(長於槍彈長度),自動機往返時間也較長,因此速較慢。閉鎖機構為槍機擺動式,這種槍機是由馬蒂尼步槍衍生而來的。儘管這樣的結構明顯很複雜,零部件也多,而槍彈的裝填路線是走曲線的,看起來很容易出問題,但事實上麥德森生產質量很高,工作起來卻相當可靠,故障率很低。
擊時槍管後坐,使受彈器旋轉,將槍彈左移至進彈口,再由推彈杆推人彈膛。退殼機構為撥殼式,槍管後退使撥殼
下端與機匣退殼面相撞產生迴轉,上端將彈殼從膛內撥出,並從下方滑出槍外。其槍管和槍機在運動中始終保持聯接,但運動方向不一致。由機匣導板上的曲線槽控制槍機上下襬動,完成開、閉鎖動作。
木製的槍托連接在機匣尾部,摺疊式兩腳架安裝在準星後面的槍管護套上。有些型號上還在機匣前方的槍管護套上加裝摺疊提把。可選的配件中還有一種後腳架,使用時裝在槍托底部。
除了兩腳架外,麥德森機槍還配有幾種三腳架,有步兵用的三腳架,也有防空用的三腳架,有些結構比較簡單是,有些結構比較複雜,是按訂單要求生產的。其中有一種“軟式”三腳架,既可作為平又可高
,而且
手不直接
作機槍上的扳機,而是使用類似於老式照相機快門線的遙控裝置,發
“浮動”在槍架上的機槍。
能參數:口徑7。92x57mm空槍重9。6kg全槍長1,160mm槍管長477mm彈匣容量30rds理論
速500rpm槍口初速824m/s麥德森機槍的
擊
度高、
能可靠,但主要的缺點是生產成本較高,這與它的公差要求小、結構複雜、製造
良有關。麥德森機槍的優點是很輕——這是指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而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其他輕機槍相比,柯爾特“馬鈴薯挖掘機”重41公斤,哈奇開斯1897型機槍重26。8公斤,伯格曼m10機槍重15。8公斤,劉易斯機槍重11。8公斤,而麥德森機槍無疑是最輕的,雖然也生產過超過22公斤的型號,但這是
據客戶要求所作的更改,不同的型號和不同的口徑有不同的尺寸和重量,但大多數重9至10公斤左右。當然,放在現代,這樣的重量就已經很重了,現代的輕機槍大多在7公斤左右或以下,而10公斤左右通常都是通用機槍的水平。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麥德森機槍仍然是很出
的輕機槍。
基本武器孫立打算就這些了,至於高炮反坦克槍這類除了給自己找不自在絲毫找不到對手的武器,孫立連看都懶得看一眼,步兵基本武器用
瑟步槍足以,等完成了這些裝備的列裝,戰爭將不再取決於單兵武器的強弱,火力和裝甲才是制勝的關鍵!
哦,對了,還有制空權!
哼哼,讓那些不識好歹的人鬧吧,等我完成了這些武器的生產和列裝,就是我消滅所有反對者的契機,這一次,我不再會給那些土著平民任何翻身的機會!
顯然,有了一戰科技的孫立有底氣做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