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1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一章夜襲大營11號就下新書榜,各位大大幫忙頂起來,多多收藏,不然本書就沉到汪洋大海中了。莽古爾泰衝出營寨大門時,三桂已帶人逃走,不過這手中火把卻並未熄滅,在這濃濃夜中分外顯眼,成了莽古爾泰的指路明燈。莽古爾泰眼見三桂等人離自己一里左右的距離,對身邊親衛大喝道:“快,衝上去,抓住吳三桂者賞黃金百兩。”左右親衛一聽如此重賞,更是奮力追趕,莽古爾泰本以為自己馬力較好,這幾百米的距離很快便能趕上,卻不知三桂等人戰馬也是挑絲選之下選出來的,絲毫不遜於他,順著營外大路一追一趕之下跑了十幾里路,卻僅僅拉近五十米左右的距離。莽古爾泰眼看如此下去,追上吳三桂的希望似乎是越來越渺茫,不由心生退意,可這時卻見前面的吳三桂等人馬速卻也慢了下來,不由心中大喜,看來吳三桂等人馬力將盡,忙命部下加緊追趕。卻見吳三桂等人竟驅馬下了大路,順著一條寬不過五六米的小路跑去,莽古爾泰本來不及細想,一馬當選跟了過去,此時正是黑夜,他卻沒有注意到,這條蜿蜒的小路前面卻是莽莽大山。

順著小路跑了近半個時辰,眼見前面三桂等人火把越來越少,速度也是越來越慢,可兩方的距離卻只是在緩慢的縮短,始終追不上吳三桂等人,再看自己跨下戰馬也已經是渾身是汗,再回頭看看眾親衛,因馬力不一,有好有壞,有的戰馬已經是口角出白沫,分別是力盡的表現,整支隊伍也失了隊形,被拉成了一條近一里的長龍。使自己兩次蒙羞吳三桂等人就在自己前面三百米左右的地方,可自己卻怎麼也追不上,這叫莽古爾泰如何甘心。突見前面隊伍中有一匹戰馬竟然馬失前蹄,摔倒在地,馬上騎士措不及防之下也被摔出老遠,旁邊一名騎兵忙帶馬過去,將那士卒拉到自己馬上,一馬雙人,繼續向前。莽古爾泰知道這必是馬匹力盡,才會如此,看來只要自己再加把力,便可追上三桂等人,以雪前恥。當下也不再愛惜戰馬,手中蛇矛輕點馬,戰馬吃痛猛然向前一竄,加快了速度。後面親衛怕莽古爾泰有失,也是紛紛追趕,落在後面的親衛為了提高馬速,竟不惜給戰馬放血,不過這著的確有效,很快便趕上了前面的大部隊。眾人又追了一里左右,雙方相距已僅有200米左右,已經可以清晰看到前面大明士卒身影,莽古爾泰已是興奮之極,大叫道:“吳三桂,你個撓種,只會逃跑,不敢與爺爺大戰,這下看你還能跑到那兒去!”正說話間,卻見前面吳三桂等人已轉過一道山崖,消失在茫茫夜中。莽古爾泰率人趕過山崖時,不由一愣,剛才三桂等人雖說火把不多,可畢竟還剩下幾隻,也給自己指明瞭方向。可此時到處漆黑一片,卻再也看到到三桂等人蹤影。更可怕的卻是連對方馬蹄聲也查覺不到,莫非這些人竟騰空飛走不成。

藉著月光,莽古爾泰四周打量一番,卻發現此處竟是一處幽谷,只有一條寬近十米的山路從中穿過,路兩邊是一小片平地,左右卻也不過只有不到五十米寬,再兩側卻是莽莽叢林,雖說不上有多麼陡峭,可林中樹木茂盛,一陣秋風吹過,樹木搖擺,無數範葉隨風飄落在這山路之上,憑添幾分蕭瑟。莽古爾泰久經殺場,當然知道這種地方卻是最適合做為伏擊之地,暗叫不好,莫不是中了吳三桂的詭計。忙大喝道:“全軍止步,轉向後退。”正疾馳的戰馬如何能說停便停,連莽古爾泰也是又向前衝了十幾米,戰馬才漸漸停了下來,可後面近千親衛有的聽到莽古爾泰的命令,有的還沒聽到,繼續向前奔馳,直到命令一層層傳到耳中,才開始勒住馬韁,卻又被後面趕上的同伴簇擁著向前移動。這近千親衛全停下來時,整支隊伍已經都衝過了那道山崖,全部集中在這寬僅五、六十米,長不過百米的山谷中,因地方狹小,人挨著人,馬擠著馬,有的戰馬因為在奔跑中急停下來,已是倒地不起,使這小小山谷中更是擁擠不堪。莽古爾泰見隊伍終於停了下來,卻不敢在這種險要之地多呆,也顧不得再找三桂算帳,不斷大喝道:“快,後隊變前隊,馬上撤出這個山谷。”幾百親衛又是一頓忙亂,紛紛調轉馬頭。可沒等莽古爾泰話音落地,卻見前面不到二百米處竟是火石一閃,隨後點燃了一支火把,火光雖然微弱,可莽古爾泰卻也看清了高舉火把之人正是吳三桂。只見他一手舉著火把,一手牽著馬韁,正悠閒的看著自己,那有一點剛才慌張逃命的意思,只是不知跟隨他逃了半夜的旋風狼騎到那裡去了。

三桂見莽古爾泰要撤,坐在馬上大聲道:“莽古爾泰,如此匆忙追趕小弟,想必也是累得緊吧,為何又要急著走?何不與小弟在此月之下把酒言歡一番如何?”莽古爾泰見吳三桂孤身一人,卻毫不驚慌,更加肯定周圍必有埋伏,心中對自己的莽撞後悔不已,無瑕與三桂搭話,只命部下加緊撤退。對面的三桂卻不答應了,道:“既然貝勒爺執意要走,說不得三桂只得留客了。”隨後拔出懷中火銃,沖天就是一槍,巨大的槍聲在這寂靜的山林中傳出老遠,甚至還有迴音不斷。槍聲剛落,只見來路上,剛才還是漆黑一團的山崖上竟突然亮起一片火光,火光下幾百身著大明軍服的士卒嚴陣以待,隨後三桂又是一槍,這幾百士卒馬上行動起來,將山崖上一堆堆枯草斷木丟下山崖,堆積在這僅有不到十米寬的山路上。莽古爾泰一見此景,心中可真比那數九寒冰還要涼上幾分,看來這吳三桂是早有準備,要用大火封住自己的退路,將自己這千餘人封殺於這山谷之中。

他馬上令部下撤退,卻不料崖上大明士卒竟從身後取出火槍,對準了崖下後金士卒,因莽古爾泰等近千人擠在一起,明軍基本上是一槍一個,彈無虛發。一片槍響過後,後金士卒無奈被擊退。而此時山路上已堆起了半人高的枯草斷木,隨後又見山崖上十幾人同時將手中火把扔下,片刻間已是火光一片,崖上大明士卒還不罷休,竟又推下幾十半米細淋了火油的巨木,砸得崖下火星四濺,隨後火光騰起幾米高。莽古爾泰看得心在滴血,僅是片刻間就有近百親衛死於明軍槍下,不說崖上明軍,就是這熊熊烈火就不是自己這些人有衝得過去的。退路已絕,只能向前了。可這吳三桂即然敢一人站在路上,能沒有所準備嗎?其身後眾親衛已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徹底燒蒙,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這是中了人家的埋伏,頓時慌亂一才。

“不要慌,全軍列陣,只要衝出這個山谷就有活路!”莽古爾泰一見情況不好,怕部下炸營,那可就真的是十死無生了。

好在眾親衛都是跟隨莽古爾泰久經殺場的老兵,也都知道此時越是慌亂生還的機會越小,而且他們相信他們的主帥能夠帶著他們逃出去。眾親衛漸漸平靜下來,雖然還有此慌,卻不再亂,很快列好了隊列,整齊的站在莽古爾泰身後。莽古爾泰一揮手中蛇矛,喝道:“眾將隨我殺啊!”幾百騎兵跟在莽古爾泰身後向前面不遠的吳三桂衝殺過去。吳三桂見莽古爾泰等人衝殺過來,卻還是不慌不忙,微微一笑,調轉馬頭,竟走起了之字路線,徐徐後退,彷彿在等著莽古爾泰一般。雙方此時僅相距不到二百米的距離,這在騎兵來說,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可今天的這二百米卻與平常不同,三桂早已莽古爾泰等人準備好了多份“大餐”只等他們前來享用。

只見莽古爾泰率眾僅衝出幾十米的距離,許多後金騎兵跨下戰馬卻突然倒地,馬上騎兵也被巨大的慣了出去。莽古爾泰聽到聲音回頭一看,跌倒的戰馬全是斷了一蹄,莽古爾泰不心中大恨,這種最簡單的陷馬坑竟折了自己幾十匹戰馬,十幾名士卒,可他卻不敢停下來派人救援,誰知道這吳三桂還有什麼後著,眼下只有快速衝出山谷才是唯一生還的機會。只要出了這山谷,在平原上自己這些騎怕過誰?至不濟逃跑保命還不成問題。也不知莽古爾泰是運氣太好,還是這路中央本就留有一條沒有陷阱的小路,總之他衝了百餘米竟是連一個陷馬坑也沒有碰到,跟在他身後的親衛也沒有損傷。受傷的都是衝在兩側的親衛,在這直徑不過五寸,寬不過半尺的密密麻麻的陷馬坑下,已有近百人受傷倒地。莽古爾泰只看得心如刀割,眼見有些已經跟隨了他十幾年的老部下也倒了下去,隨後又被後面衝上的騎兵踐踏,可他卻沒有辦法,此時他只有將眼前的吳三桂斬於刀下,才能為這些部下報仇。可吳三桂又皆能讓他如意?三桂不急於撤退,當然是有所依仗,眼見莽古爾泰與吳三桂越來越近,卻突聽身後傳來驚天巨響,同時火光騰起,泥土揚。

“火炮…?”莽古爾泰不脫口而出。聽這動靜,戰馬也受了驚嚇,猛然停下腳步,前面兩蹄高高騰起,莽古爾泰忙勒住馬韁,才將戰馬穩了下來。再回頭望去,正看到幾名親衛被炸的飛到半空,連周圍親衛也不能倖免,被飛起的土石打傷,又倒下一片,看這效果,除了火炮,莽古爾泰實在是不知還有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

可莽古爾泰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經過這些年與明軍戰,他對明軍的火炮可是知之甚詳,要不是明軍這火炮威力巨大,不說半年前的寧遠城,恐怕連北京城也早被自己打了下來。可這火炮威力固然大的驚人,可這些東西輕則幾千斤,重的達上萬斤,只能用於城池防守,今這些明軍卻是如何能將這些火炮神不知鬼不覺運到這山林之中?雖不知明軍是如何運送火炮,可他卻知道,不管什麼兵種,在這種火炮的打擊下,卻只有死路一條。往戰鬥中也只有憑藉速度,或是衝到敵軍陣地中與敵近身撕殺,讓明軍火炮投鼠忌器,或是遠遁而去。今天想走是難了,那就只有追上前面的吳三桂,讓明軍火炮不敢再放。可他卻是高估了吳三桂,他吳三桂就算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在不驚動後金哨探的情況下,將火炮運到這從山之中。莽古爾泰稍整隊列,繼續縱馬向三桂追去。可沒衝上幾步,竟又是幾聲震耳聾的巨響,眨眼間又有幾十名後金士卒傷亡。莽古爾泰走在最前面,只以為明軍火炮加緊了攻擊,可其身後一名跟隨了莽古爾泰十幾年的親衛卻注意到了這爆炸卻是不同往見過的明軍火炮。快馬加鞭趕上莽古爾泰,叫道:“大人小心,這不是明軍火炮,是地上有古怪。”莽古爾泰聞言回頭望去,卻見剛才爆炸的地方只有深深的彈坑,周圍橫七豎八的躺著十幾名親衛,這與往明軍火炮攻擊沒有什麼兩樣,那有什麼古怪,可見親衛目光堅定,他還是停下馬來,問道:“有何古怪?”要是真的不是明軍火炮轟擊,而是地上有古怪,那自己衝得越快豈不是死得越快,當然還是問明白的好。

那親衛立即回道:“大人,剛才小人注意到並沒有明軍炮彈落下,只是弟兄們好像是踏到什麼東西,地上就突然爆炸了。”

“此話當真?”莽古爾泰聽了親衛的話還是有些半信半疑。那親衛一見莽古爾泰不信自己,不由急了,要知這些跟隨莽古爾泰十幾年的老親衛,那個沒受過莽古爾泰的大恩,為了莽古爾泰的安危,那親衛毅然道:“大人,讓小人在前面為大人探路。”說完拍成越過莽古爾泰,衝在最前面。等莽古爾泰反應過來,那親衛已衝出五六米遠,只聽那親衛遠遠道:“大人千萬小心。”莽古爾泰眼見制止也來不及了,只好打馬跟上,只希望是這親衛多慮了,不過他心中又希望這親衛所言屬實,要知道在這狹窄的山谷中,敵軍若真有火炮,那自己等人可真是難保命。眼見那親衛衝出十幾米也無事,莽古爾泰又擔心起敵人的火炮,就在這時,前面不遠處突然火光一閃,隨之而來的又是那悉的爆炸聲,探路的親衛被炸得粉身碎骨,好在莽古爾泰離那親衛還有不近的距離,只是被濺出的泥土沙石打在身上,仗著身上的盔甲,莽古爾泰才沒有受傷,可這次他卻也看清楚了,的確如那親衛所言,爆炸是來自地上,並非是明軍火炮所致。只是可惜了這名忠心的親衛,竟落得屍骨無存。

沒等莽古爾泰開口,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親衛也看明白了,衝過莽古爾泰,只留下一句:“大人保重!”便繼續著剛才那名親衛的使命,為莽古爾泰等大軍開路。這次衝出的有九騎之多,這些人站成一橫列,相距一米左右,齊頭並進,沒行上幾步,便又兩名親衛被爆炸送上了半空,可其餘幾人竟毫像沒有看到,繼續打馬前行。莽古爾泰身後親衛見前面折了兩人,竟又馬上衝上兩人,路過莽古爾泰時,並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注視了莽古爾泰及同伴一眼,彷彿要把這些與自己共同奮戰殺場十餘年的同袍、大人牢牢記在心上。看其表情,也不像是要去赴死,卻是滿臉燦爛的微笑,好像要去赴什麼盛宴一般。莽古爾泰眼見親衛一個個從自己身邊衝過,轉瞬間又被這爆炸斃命,只為了給自己及這幾百人的大隊探出一條血路,莽古爾泰忍不住悲忿的淚水,率軍縱橫沙場十幾年,重未如此窩囊過,每次戰鬥他總是衝在最前面,何時竟需要手下以命為自己開路。可他也知道此時不是動的時侯,這吳三桂不知從那裡開來的這種詭異的武器,不論是誰,只要碰到,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就是自己上去,也只能是白送命,可他還要為剩下的這些親衛負責,要帶領他們衝出這道山谷,將他們帶回到黑山白水之間,讓他們與親人團聚。

親衛們前赴後繼,莽古爾泰只能帶著剩下的親衛尋著前面親衛用生命、鮮血開出來的血路,踏著往袍澤的骨繼續前行。在離莽古爾泰等人不遠處的吳三桂也看到了這一幕,心中也為這些後金士卒的忠心、大義所動,可這是戰場,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心中這一點點憐憫、同情地也只能壓在心底。山路上這令後金士卒頭痛不已的東西不是旁物,正是地雷。地雷最早發源於中國。早在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便曾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到了明朝初年(14世紀),中國出現了採用機械發火裝置的真正的地雷。據1413年焦玉所著《火龍經》一書收所載:“炸炮製以生鐵鑄,空腹,放藥杵實,入小竹筒,穿火線於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藥槽通接鋼輪,土掩,使賊不知,踏動發機,震起,鐵塊如飛,火焰沖天。”可以看出“炸炮”不僅是最早的壓發地雷,還與今天的“連環雷”相似“地雷”一詞也由此而出。至1580年,中國明朝名將戚繼光駐守薊州時,曾製造一種“鋼輪發火”地雷,當敵人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鋼輪發火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和可靠。由此可知這地雷是早就存在的,不過這些年來,關外明軍對地雷等火器重視不夠,竟是從未用過,所以今天莽古爾泰等人見到地雷才會不知所措。

三桂自當在趙率教面前請令時便已打好主意,要想給後金騎兵以大量殺傷,僅憑火槍是不夠的,自己手上的火槍雖說換彈簡單,可還不能連發,等後金騎兵真的衝起來,從進入火槍程到衝到面前不過一兩分鐘,自己部下僅千人左右,跟本不可能有效阻止他們,所以三桂便想到了地雷。當出城時,百餘旋風狼騎馬上所載的兩大袋子裝的正是地雷。出了城後,三桂先是率眾向大淩河堡進發,可半途中卻秘密轉向,三桂知道僅憑自己手下這千人要想阻止後金二十萬大軍前進的步伐何異於螳臂擋車,所以他直奔松山堡附近海岸行去,在海邊找到早已等在那裡的吳迪,千餘士卒坐上了吳迪的海船,經過一天一夜,在後金大軍後面登陸,這一路行來,雖說有些士卒難免發生暈船現象,可卻為大部分士卒節省了體力,上岸後很快便與後軍中的多爾袞取得聯繫,要求多爾袞提供情報。多爾袞因近來得到三桂資助,在後金地位大漲,許多軍事會議他也有資格參加,而三桂手中的契約卻正是他的軟肋,加上身邊還有八名三桂派來的“護衛”對三桂的命令當然不敢怠慢。很快便將後金大軍的行軍路線、各部將領名稱一一告訴了三桂。如此知己知彼的情況下,三桂才制定了今夜這個黑虎掏心的計劃。他從多爾袞那裡知道,這莽古爾泰因兩次敗於己手,對自己已是恨之入骨,只要見到自己,就不怕他不乖乖上當,而且其手下副將又與他不和,想來救援也不會及時。一切果然按照三桂預想的進行,成功將莽古爾泰引到了這山谷中,陷入了自己的陷阱。

不求金不求銀,只希望各位大大幫忙多點幾下,多多收藏。三桂地眼前這些後金士卒能如此大無畏的以血之軀硬闖雷陣還是非常佩服的,不過這樣就真的能突出自己為他們心奉獻的陷阱嗎?當然是不。面對這種密集的不知何物的東西,莽古爾泰前進的速度必然降低,頂多與如閒庭信步的三桂速度相當,要想追上三桂基本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三桂又撤了幾十米,竟停了下來,莽古爾泰見到三桂停下來卻是不喜反驚,如果三桂真的撤走了,那麼自己只要衝出這古怪的陷阱還有生還的可能,可三桂卻就在離自己百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來,只能說明吳三桂本沒有將自己當作威脅,一定還有更厲害的後著在等著自己。

為此莽古爾泰也加緊了行進速度,可此時地上的這種詭異的東西卻好像突然多了起來,前面用生命開路的親衛在這十幾米的距離竟已經換了幾批,基本上每前進一步都要用戰士的血來換取,莽古爾泰只看得一臉鐵青,若不是身邊幾名親衛拉住自己,恐怕早就衝上去與那些親衛一同命喪黃泉了。吳三桂停在那裡,又將手中火槍高舉,只看得莽古爾泰心跳不已,第一次槍響,山崖上衝出幾百明軍,第二次槍響,自己後路被斷,這次又會給自己帶來怎樣“驚喜”槍響之後,驚喜果然不小,只見三桂兩旁剛才還寂靜一片的山林,竟突然亮出幾百只火把。隨後火把快速移動,一半彙集到三桂身旁,另一半這在山林中嚴陣以待。藉著火光,莽古爾泰看得清楚,竟是幾百名與剛才山崖上一樣裝伴的明軍士卒,同且每人手中都提著一支火銃,再看看自己,千餘親衛自衝到這山谷中就一直傷亡不斷,此時還能跟在自己身邊的不過六百餘人,數量上僅與敵人相當,可自己一方面前進的路上全是地雷,另一方面,自己親衛手中俱是大刀長槍,而明軍全是火銃,如果近戰,當然是自己佔便宜,可此時雙方還相距百餘米,在這群明軍的一輪齊下,自己這六百勇士究竟還能幾人能夠生還?隨著三桂一聲令下,站在路中央的明軍列成三排,除第一排明軍將火把於身前地上,後兩排將火把全部熄滅,然後將背於身後的火槍取出,子彈上膛。

“一排臥倒,二排半蹲,三排站立。”隨著三桂的命令,幾百明軍迅速按命令執行,三桂騎著戰馬遊走於陣前,見部下動作迅速,看來這斷時間的訓練沒有白費。與三桂欣喜的心情相比,對面的莽古爾泰可以用絕望來形容,如此情況下,看來今天是再難逃生天了。三桂見到已停下腳步的莽古爾泰等人全是面絕望之情,心中一陣得意,便道:“莽古爾泰,如今你已是走投無路,何不速速投降,只要你肯投降,我保證不傷害你一兵一卒,願去願留全憑他們。”聽了三桂這話,莽古爾泰也不澎湃,這些親衛跟了自己十幾年,出生入死,在莽古爾泰心中早將這些親衛當做自己兄弟一般,甚至比那些只知勾心鬥角的親兄弟還要親上幾分,眼看就要隨自己葬身此處,於心何忍,若自己的投降真的能換回這些弟兄的命,也未償不可。不料身邊親衛聽了三桂的話,卻鼓燥起來,紛紛道:“大人,屬下願隨大人戰死殺場,決不苟活。”

“不錯,我女真只有站著死的勇士,從沒有跪著活的懦夫!”

“大人,你下令吧,就算死,也要死在這兩軍陣前,決不給大人丟臉,不為女真抹黑。”莽古爾泰聽了眾親衛的話,眼看著這些悉的面孔,不由得熱淚盈眶“好,就算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等十八年後,咱們還做兄弟!”眾親衛也紛紛道:“十八年後,屬下還做大人親衛,隨大人決死殺場!”

“列陣!”莽古爾泰既已報有一顆決死之心,便要死得壯烈,縱馬來到隊列最前面。眾親衛依命站成整齊的隊列,雖然經過剛才的幾次大難,此時眾親衛早已衣衫襤褸,可剛毅的表情,緊定的目光卻將這支百戰雄師的軍魂顯無疑。

“舉刀!”莽古爾泰一舞手中蛇矛,從親衛也都高舉手中馬刀,雪白的鋼刃映襯著身後雄壯的火光,彷彿烈火中重生的勇士一般。

“吼…”莽古爾泰高聲大叫,彷彿要將中鬱悶全部喊出來一般。身後親衛也隨之大喝:“吼、吼、吼…”整支隊伍氣勢頓時憑添幾分。

“殺…”隨莽古爾泰一聲令下,六百餘後金勇士卻彷彿飛蛾撲火一般,衝向早已嚴陣以待的吳三桂等人。吳三桂雖然對這群藐視生死的真正勇士欣賞不已,可還是不得不下令道:“瞄準…”莽古爾泰等人揮舞著馬刀衝殺上來,只是腳下卻不太平,不時爆炸的地雷為莽古爾泰等人的衝鋒增添了無盡的悲壯,隨著一聲聲巨響,帶走了這群勇士的生命,可卻無人猶豫一分,他們也都知道,這些同伴不過是先走一步而已,他們的英魂正在半空中等著自己,自己馬上就可以去陪他們了。

擊…”三桂眼見這些人已經衝到距自己不到百米的距離,雖然心中佩服他們、同情他們,可若真被他們衝到身前,死的就是自己的兄弟。一陣槍響,頓時帶走了大半後金勇士的生命,而衝在最前面的莽古爾泰卻是毫髮無傷,只因他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不影響了他的親衛,同時也征服了明軍官兵,他們不忍心讓如此一條英雄好漢死在自己槍下。

“換彈、瞄準、擊…”隨著三桂一連串的命令,槍聲再次響起。三桂也取出了懷中的火銃,對準了莽古爾泰的戰馬去。

第十二章同赴黃泉七百餘明軍兩輪槍後,僅剩六百人左右的後金隊伍基本上已是死傷怠盡,就算沒有中槍的,也被地雷送上了西天。

莽古爾泰也因戰馬受傷,摔落馬下,他勉強拄著手中蛇矛再次站立起來。一臉的土塵無瑕去擦,回頭看看跟隨自己親衛已是死傷遍地,再也忍不住眼中淚水,豆大的淚珠滴落在地上。明軍自以為仁慈的留莽古爾泰一命,卻不知反而更讓他痛若萬分,還有眼看自己弟兄死在自己面前,卻又無能為力更讓人痛苦的嗎?既然弟兄們先行一步自己又豈能獨活?莽古爾泰堅定的嚮明軍走去,那怕是死也要死在前進的路上。

“大人,等等我們!”莽古爾泰回頭望去,卻見身後竟又站起幾十名親衛,雖個個都是滿身是傷,卻掙扎著站立起來,走向莽古爾泰。

“好,都是我的好兄弟,有你們陪我上路,我莽古爾泰一生無悔!”這十幾人相互攙扶著繼續走在這死亡之路上。吳三桂卻也是雙目含淚,可他知道此時莽古爾泰和他身邊的這些勇士,需要的不是同情,而一顆子彈,一顆可以結束他生命,讓他與死去兄弟相會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