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九章:浩然之氣於一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於人曰浩然,沛乎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這首詩,來自前世文天祥的正氣歌。
說起正氣歌,不得不待一下正氣歌的成作歷史。
當時南宋被元朝所滅,身為南宋臣相的文天祥也被抓進了獄中。在獄裡,文天祥為了表現自己力死抗元,誓死不降的意志,便寫了這一首正氣歌。全詩情深沉、氣壯山河、直抒
臆、毫無雕飾,充分體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愛國主義
神。
不過,傳千年之後,這一首正氣歌也被形容讀書人一身正氣。
與孟子所說的吾善養浩然之後,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以說,正氣歌的出現,給予了讀書人無比的神支撐。也因為正氣歌的出現,所謂讀書人,一身正氣也,也被這一首詩徹底的發揚光大。
黃一凡前世不是書法大師,只能算字寫得還可以。
真要比書法的話,黃一凡肯定不如這個乘風。
只是,這又如何?
乘風再厲害,有前世那一些書法聖人厲害嗎?
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黃庭堅,張旭,蘇軾,董其昌…其中每一個人,隨便一個字都能秒掉乘風。當然了,黃一凡肯定是沒有學會這一些人的所有書法。只是,這個世界,卻是有一個最快通入書法的門道——字貼。
沒錯,在前世,黃一凡不知道臨摹了多少書法聖人的字貼。
雖然臨摹是臨摹。與真正的書法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黃一凡將這種這個世界沒有出現過的臨摹書法拿出來時。卻是足已震撼無數人。
更不用說,黃一凡臨摹的還是“顏真卿”的書法。
顏真卿以楷書見長,被稱之為“楷書四聖”又與“柳公權”合稱為“顏筋柳骨”又因為楷書並不像行書,草書一樣,人人看得懂。所以,黃一凡只是區區幾個字,眾人都是一震。
“好字。”
“好大氣的字。”如果說鄭軍的書法是初入門徑。那麼,乘風的書法就是準大師級別。而黃一凡的書法,雖然眾人並沒有太多真正瞭解書法的,但只是看了一眼這幾個字,卻知道這字寫得不凡。更為奇妙的是,這篇書法好像化解了乘風剛才所寫字表現出來的殺氣。
給人的覺,那就是,不管乘風的字寫得有多好,寫得是多麼的殺氣蓬
,但是。在黃一凡的書法出來之後,卻是被化解的消失無蹤。如果這個時候你繼續再看乘風所寫的字。很奇怪的,一點殺氣也沒有了,只是普普通通一幅字而已。
不過,這僅僅只是字。
相對於字,如果將這一些字一個一個聯起來,遍觀整個書法之時,眾人更是止不住的尖叫。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
星。”正氣。
正氣指的是什麼。
正氣是光明正大的力量。
讀書十幾年來,每每老師都會讀,讀書人應該有一身正氣。
但是,對於正氣,很多人卻是不以為然。
因為在他們腦海裡,正氣好像是一個本就不存在的東西。
可是,當黃一凡一句“天地有正氣”出現之時,眾人內心的動,卻是瞬間爆發了出來。
天地間是有正氣的,他賦予在萬物化為各種有形的存在。
在下面就表現為山川河嶽,在上面就表現為月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