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四章:白大大求求你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崔尚書,各位,重點就在這裡,大家將目光放在崔尚書這。
做為高麗尚書的崔尚書,一般來說,並不需要他來護送郡主來到大宋,但是,為何崔尚書與太子,王子一起來到大宋國了呢?還有一件很奇怪的事,郡主一行人等剛來大宋國,街頭就發生了命案,但是,做為能文能武的崔尚書卻不第一時間保護太子,而是保護郡主。
雖然郡主也要保護,但太子才是高麗國最為重要的人物。
還有一個,高麗太子不知道是何原因,與崔尚書的關係非常不好,這從對話當中就可以看出。於是這就有了太子宴請包拯的時候,太子特意讓“崔尚”書與刀頭“沈良”比武。最後沈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竟然擊劍而出,差一點一劍殺死太子。
從這裡來看,崔尚書有著重大的嫌疑。
另外,還有一點。
崔尚書與太子的關係不好,但是,崔尚書卻與郡主的關係極好。
這種好,似乎超過了正常男女關係,更何況,崔尚書只是尚書,郡主卻是皇室血脈。
各位,大家認為這正常嗎?
我的推測是崔尚書是喜歡郡主的,或許郡主也喜歡崔尚書。
本來,如果沒有高麗與大宋和親,那麼,或許崔尚書能夠有機會與郡主結婚。畢竟崔尚書也算是年輕有為,一般的皇室血脈也都會下嫁那些官宦子弟。可是,因為政治的原因,大宋要與高麗國聯盟一起對抗大遼。於是,郡主也就成為了犧牲品。
只是,有的時候,愛情就是那麼充滿魔力。
哪怕崔尚書明知道以後自己與郡主不可能,但是,為了達到與郡主結合,崔尚書選擇了鋌而走險。如果在大宋國殺掉太子,那麼,這一次的和親自然就要結束。而和親結束,那麼,也就意味著未來自己有機會再與郡主走到一起。
另外,崔尚書能文能武。文則可以安排一個滴水不漏的殺人案,武則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用武力殺死太子。
當然,哪怕我上面分析這麼說,或許也有讀者會不同意。大家會認為,如果崔尚書是真兇,那麼他為何又要殺死七王子?
這也很簡單。
因為正是崔尚書誘騙了七王了,說,只要殺死太子,那麼他就可以成為太子。只是沒想到七王子出了破綻,最後,為了不被七王子招供出自己,也就將太子也給殺掉了。並且,崔尚書殺死七王子的手法與留下的殺人十字簡直一模一樣。
所以,最後我認為,殺死太子的真兇就是崔尚書。
若不是,我就直播吃鍵盤。”不得不說,北方的分析可謂是滴水不漏,分析的讓人拍案叫絕。哪怕是此前北方的分析被天下第一白打臉,但是,第二次的分析文章出來之後,亦令不少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特別是,當後面更新的章節真正的指向崔尚書時,整個書評區又是一片沸騰。
“我曰,竟然被這傢伙給蒙對了。”
“好吧,雖然之前很討厭這個噁心人的北方,但不得不說,這傢伙也算是有些功力,分析劇情的水平真是一。”
“唉,又變得沒意思了,整個劇情又被這傢伙給破解了,這案子有意思嗎?”一些心志不堅定的讀者,又開始變得動搖起來了。
只是,打臉還在繼續。
就在不少讀者都認為真兇就是崔尚書的時候,郡主出來作證,崔尚書並沒有殺人。
同時,一系列的漏也證明了並不是崔尚書殺死了太子。
此前的一切只不過是推斷,沒有任何物證能夠證明是崔尚書殺死了太子。
甚至,做為主角的包拯也替崔尚書說話,承認並非是崔尚書殺了太子。
拍拍拍…
整個書評區再一次響起了拍拍拍的聲音。
還用問,肯定是打臉的聲音。
“哈哈哈,哈哈哈,打臉又是打臉,給力,天下第一白簡直就是打臉小王子。”
“看過打臉的,真沒看過打了一次臉之後又來送別人打一次的。”
“北方大神,你不是要直播吃鍵盤嗎,來,直播給我們兄弟們看呀。”
“這簡直比看小說還彩呀,天下第一白,我是你的腦殘粉,以後打死也不相信北方了。還什麼偵探高手,高你妹,一個案子猜了幾次還猜不出到底誰才是真兇。我覺得你可以再猜一次,若是不中的話,那就將所有的人都各猜一次,肯定能中,反正殺死太子的絕對不是女鬼。”而在另一邊,少年包青天的兩次打臉也再一次刺
著作品的人氣,從原來的第三名,竟然直接殺到了第一名的位置,輕而易舉的暴掉了郭城的花菊。
但是,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不是什麼人氣不人氣,他們最為關心,也是最為期待的:到底他喵的誰才是真兇?
之前懷疑是七王子李希,可惜李希也被殺了。
後來懷疑是崔尚書,但一大堆漏證明並不是崔尚書。
而且,經過兩次人選的否認之後,整個的案子已經不能用複雜可以來形容了。
兩次密室殺人。
兩次神秘的殺人十字。
兇手竟然能夠在所有人眼中殺人兩人,故技重施,這簡直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而這樣的急切想知道真兇的期待,也一遍遍無比刺著讀者。
他們抓狂似的大叫。
他們一晚上都睡不著。
他們翻來覆去一直都在尋找著這一個答案。
無數讀者在書評區跪求:“白大大,到底誰才是真兇,求求你告訴我們吧。”
“是呀,白大大,求求你了。”《少年包青天》這部小說的魅力,就在此時,真正的爆發了出來。
而天下第一白也在除了起點與創世之外,又在其他的互聯臺平臺,狂收了無數的讀者。
====ps:這一章補昨天的任務,3000字大章,今天共寫了8000多字。兄弟們,求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