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捨身化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烏鐵騎,王浩麾下另一種騎兵,被稱為死亡騎士的重騎兵。
和以往的重騎兵不同,烏馬是一種全新戰馬,目前王浩手裡也只有三萬多匹,新品種無法解鎖,王浩試著升級牧場的飼料機,耗費一百萬金幣,王浩沒升級成功,卻獲得一臺飼料機,出產了一種全新飼料。
王浩用新飼料餵養動物,結果牧場裡的動物全部死光了,從此之後王浩就不敢再用新機了。
一次意外王浩拿新飼料,在現實中餵養自己坐騎,結果自己坐騎發生變異了,和當初紫金鱷魚和鬣狗一樣,出現不同程度的便宜。
經過多次實驗,王浩終於得出結論,培養新戰馬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即使只有百分之二十,王浩還是不惜代價培養新戰馬,原因在於新戰馬的戰力,讓所有人都眼紅不已。
烏馬因為變異,全身變得漆黑無比,夜視能力能視黑夜如白晝,這個還不算常態。
更變態的是烏馬,已經脫離了正常馬的範圍,不僅頭頂長出一個獨角,嘴裡
出陰森的獠牙。
如果不是看著烏馬進化,王浩或許會把它當做新品種,除了馬蹄沒有進化之外,整匹馬都沒有馬的樣子了。
“這是什麼怪物?”江戶和羅文被士卒拖到一旁,看到烏鐵騎緩緩邁出,就連羅文也被嚇了一跳。
頭頂著一支螺紋獨角,馬身肥胖的讓人以為是頭豬,脖子上的鬃和獅子一樣圍了一圈,關鍵這戰馬還有獠牙。
“把那幾個人拉過來!”太史慈指著羅文,讓士卒把他拖出來,帶到太史慈面前。
太史慈:“你認識那些倭寇嗎?”太史慈指著遠處的火把,羅文搖頭表示不認識,想來他也可不能認識,一個被販賣來的奴隸,怎麼可能認識窪島上的主事人。
“你呢?”太史慈轉頭看向江戶,江戶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太史慈已經知道他的想法了。
“那麼你呢?”太史慈對著江戶身旁的矮子問道,矮子更加蹭鼻子上眼,一臉藐視太史慈的樣子,好像太史慈才是俘虜。
“那你們呢,誰是中原之人給我吱一聲,不然別怪我心狠手辣,不講…!”太史慈冷著臉大聲怒吼,被抓捕的兩千多人裡,少數人抬頭看向太史慈,卻沒有人喊出聲。
“很好,奴十足啊!”太史慈也被氣瘋了,原本還想將這些漢人帶回去,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了,這些人的奴
深入骨髓,已經沒有漢人的血
了。
“副將!”
“末將在!”
“著刀盾兵向前,一人押一個俘虜,讓弓弩手隨後放箭,如果對方反抗就地斬殺!”太史慈雖然瘋魔了,卻不會讓自己士卒白白犧牲,有人盾牌為什麼不用呢?
不出一炷香時間,倭寇的大股兵力就來到了,別說太史慈無情,這些倭寇更加殘忍。
本不管被刀盾手裡的倭寇,一心只想
殺朝太史慈,許多漢人看到疾箭來襲,才大聲呼喊自己是漢人,可惜已經遲了。
太史慈跨上戰馬,盯著遠處不斷近的倭寇大軍,從火把群
略估計,這次前來最少都有一萬多人。
殺!
太史慈一聲令下,躲在刀盾手後面的弓弩手,舉起手中的元戎弩,一次齊就是一片箭雨風暴。
數以千計的疾箭劃破天際,疾風驟雨般飛而出,衝在前方的倭寇,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和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亞麻跌…”
“一庫一庫…”
“不要殺我,我是中原…”
“我是漢人,我是幽州的…”
“亞麻跌…”要看敵軍近,刀盾手也不管手中倭寇死活,支起盾牌不斷退後,元戎弩分三波
擊隱護撤退。
才第一波衝擊,倭寇就被殺上千人,加上手裡的人
盾牌,倭寇連死帶傷近兩千人。
太史慈麾下除了個別刀盾手,因為反應不及時,被倭寇的弩箭殺,只有幾十人受了點輕傷,這點損傷在戰場上可以忽略不計。
羅文:“惡魔,你這個地域爬出來的大惡魔,那些人都說了是漢人,你為什麼還要放箭?”太史慈:“呵呵,都是漢人嗎?拿著武器衝過來,也敢說自己是漢人,哈哈…哈哈…”太史慈被羅文氣笑了,除了海軍士卒有統一軍甲,剩下的倭寇和漢人奴隸,穿著花裡花哨,誰知道那個是倭寇呢?
夜裡黑燈瞎火,對方手持刀槍,挎著弓弩朝海軍衝來,太史慈只要不是傻子,都會下令
殺。
“將士們,你們說這些倭寇該殺嗎?”殺!殺!殺!
殺光倭寇!
三軍怒吼,就連一直靜候衝刺烏鐵騎,烏
馬都昂天嘶鳴!
太史慈:“你聽到了嗎,我麾下的將士已經熱血沸騰了,哈哈…哈哈…”羅文:“你這個瘋子,你是屠夫,你是千古罪人…”羅文叫罵的越大聲,太史慈笑的越痴狂,就連他身後的將士,也跟著痴笑起來,笑聲響徹整個夜空。
蓬萊郡一縣幾萬人口,幾千個家庭,那些無辜枉死者都在夜空中看著,血債血償從這裡開始,從今夜開始。
從太史慈踏上馬臺國的那一刻開始,這一切就已經註定了,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太史慈:“烏鐵騎聽令,隨本將軍一起殺出去,為那些被倭寇屠殺,慘遭倭寇早
待致死族人報仇雪恥,血債血償!”副將:“血債血償!”近衛:“血債血償!”刀盾手:“血債血償!”烏
鐵騎:“血債血償!”三軍一怒天地變
,羅文和江戶跌坐在地上,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太史慈是為什麼而來,完全是為了血洗
馬臺國而來。
太史慈:“天亮以後,我要這座窪島上,除了漢人之外,不剩任何一個男丁,我太史慈今開始化魔,所有罪名由我開背!”烏
鐵騎:“誓死追隨將軍!”三軍士卒:“誓死追隨將軍!”瘋了,太史慈在海軍之中信譽破高,既然連太史慈都願意揹負罵名,他們這些士卒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