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後續事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土豆中毒事件給王浩敲響了警鐘,雖然他現在打下一大片基業,傭兵二十萬且麾下兵強將眾多,治理之下橫跨揚、荊、
三州,但是領地大了就會有許多瑣事,這些事看起來不起眼,不過終有一天會變成大禍。
大秦帝國橫掃七國一統天下,為何卻二世而亡,隋朝楊堅和始皇一樣,不僅一統天下,還結束了五胡亂華這個時代,可是到了楊廣這一代卻二世而亡,這兩個朝代都是因為暴政,而走向滅亡。
那麼其他朝代,像盛唐這樣夜不閉戶興盛一時的朝代,為什麼也會慢慢走向滅亡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臨近黃河岸畔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洪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
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
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
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
老農的兒子聽了不以為然說:偌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小螞蟻嗎?拉老農一起下田了。
當天晚上風雨加,黃河裡的水猛漲起來,開始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滲透出來,繼而噴
,終於堤決人淹。
千里之堤崩於蟻,這個故事絕對不是開玩笑的,大漢朝經歷四百年滄桑,漢恆帝期間宦官專權,到了漢靈帝在位二十六年,依舊是宦官和外戚爭勢。
世家門第把普通百姓看的不如豬狗,而地主豪強更是把百姓當成牛馬,土地併兼讓百姓活不下去,這才有了黃巾之亂,刺史轉變成州牧才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說到底就是皇朝碌碌無為,不把百姓當人看,加上旱災、兵災、蝗災、瘟疫和匪盜猖獗,劉姓漢室才會走向滅亡。
這次土豆中毒事情,雖然說劉建文並不知情,不過這和他的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產區的管事,他絕對難逃其責。
事情始末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就是說上三天都說不完,事情要從就劉建文的從弟,劉建和說起,劉建文攀上王浩這棵大樹,也算是水漲船高,劉建和也跟隨堂兄,在種植區當了一個從事。
武陵郡下有兩個種植區,都是由管事上報給武陵郡太守,再報道徐元直這裡來的,所以從事到管事,再到郡丞一級一級上報,上面能看到的只有數據而已。
劉建文管轄種植區,每年上報的糧食產量都有所提升,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種植技術不斷成,而且開發土地越來越廣,總不能產量還下降吧。
去年因為有幾個月時間乾旱,玉米的收成並沒有達到預料的收成,劉建文和另一個產區的管事,都把這件事雁隱瞞下來了,他們從分給農戶的那份裡剋扣出來,用來填補產量不足的那部分。
當然農戶也需要玉米土豆等糧食,畢竟他們一家好幾口人等著吃飯,他們只是幫王浩種植,並不是他們自己的糧食,當然從月俸里扣除也有優惠,所以去年他們得到的都是次品玉米,甚至有些已經發芽了。
不過他們也沒有怨言,這樣的玉米不是吃不了,只是比較難吃而已,總比在北方戰亂時,啃樹皮強得多,而且他們平時也有一些積蓄,還能拿出來買點小麥和稻米,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而今年因為某種原因,土豆產量比往年相差一層的產量,於是另一個管事又約好了劉建文,一起把初用不完的土豆種子拿出來,再用種植戶的那部分填補進入上報。
劉建文這次沒有答應,他記得王浩跟他說過,任何發黴腐爛或者發芽的土豆,都不可以讓它入市場,任何人都不能食用這樣的土豆。
可是他堂弟劉建和卻揹著劉建文,把原本應該給種植戶的那部分換成庫存,這些初沒有種完的庫存,大部分都已經發芽了,種植戶並不知道吃了發芽的土豆會中毒,所以欣然的接受了劉建和下發的土豆,畢竟這次還能多領一些。
如果僅僅只是這點事也沒有什麼,王浩讓雪鳳派出僱傭軍一路暗訪,在治下所有郡,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內政方面的**。
每個產區每年上報的產量,實際上到達王浩的府庫只有八層左右,還有兩層都被這些人貪墨了,其中最嚴重的是一些本土世家。
王浩入駐長沙郡後,把那些大世家趕走了,剩下他們這些鄉長、里正、亭長不大不小的官員,一直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枷鎖,許多百姓都知道這些人貪墨,但是他們卻不敢說也不願意說,他們認為世道就是這樣子的,他們認為這些有幾滴墨水的小世家,隨便出來一個人,就比他們高人一等。
只要留給他們一條活路,能吃飽喝足不受兵荒馬亂之苦,他們願意加倍之勤勞換取現在的生活,而那些世家子弟,也認為這樣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才鑄就今天這樣的事。
“元直,你還記得前段時間你跟我說過,浩陽書院首批畢業的學子,你不知道如何安排去處,現在機會來了…”王浩坐在上首一臉微笑的說道,不過徐元直和戲志才,都能從王浩語氣裡,受到冰冷的殺氣,典韋不知道王浩這話是什麼意思,不過坐在王浩身旁的他,也
覺到了王浩的殺機。
因為土豆中毒事件,牽引出一大個隱藏的禍害,王浩打算一次將這個毒瘤祛除,雖然這樣可能讓治下有一段時間混亂,不過也僅限於內政方面罷了,有絕對的武力鎮壓,誰也別想翻起什麼大。
從長沙郡開始,荊州的四個郡一輪下來,就發現了近五十個鉅貪,其中還有兩位亭長竟然假報收成,將貪墨的糧食,送到南陽給劉表,這個絕對是最大惡極。
之後到揚州幾個郡,這裡剛剛平定下來沒有多大問題,不過越是這樣越多世家門閥貪墨,他們真的認為王浩不敢拿他們怎麼樣,大批僱傭軍很快降落揚州各地,接他們的將是僱傭軍的酷刑。
相對來說還是州比較少貪墨,畢竟這邊大多數是牧場,牛羊等想貪墨下來需要渠道和人手,這裡沒有中大型世家,自然不可能存在鉅貪這種事,至於一些小問題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