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市委市政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2章下卷]第70節(70)市委市政府幾個月後,古城二環路建設工程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就緒,副總指揮苟副市長和副總指揮城建委主任童剛一起來向市長彙報工作。。。
苟副市長:“王市長,按照你的要求,我們一直加緊籌備工作的推進,現在前期籌劃工作已基本完成。”
“那就好,辛苦你們了。初步確定的工程投資額度有多少?”童剛:“通過我們與設計研究院專家的仔細研究,據初步設計方案的初步預算,二環路工程大概需要資金52億元左右。”
“是嗎?52億,還真不少呢?”小海。
“是的,由於二環路建設牽扯麵比較廣,除了民房拆遷和土地徵用需要花費大量的力和資金外,還有許多工廠也需要拆遷,也需要很大的費用,所以相應的投資額也就比較大。”苟市長。
“52億就52億吧,不能讓拆遷戶和被拆遷工廠吃虧,我們不能為民造福還沒有做就先害民吧?”
“是,市長,我們明白。”兩人一起答道。
小海接著問:“現在程序走到哪一步了?”苟副市長:“項目建議書,可行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申請報告,項目申請文件,都已報省發改委並獲得了批准,馬上要上報給國家發改委了,請問市長您還有什麼指示?”小海想了想:“既然一切資料都準備好了,那就儘快上報吧,越快越好。”
“是,我們回去馬上上報。”苟市長答道。
小海接著問:“以你們的經驗,估計一下,國家發改委批准需要多長時間?”童剛:“不準。國家發改委國在我們國家,誰不知道?號稱小國務院,權力大得沒邊,也黑的沒邊,自然也就牛氣沖天了,拖拖拉拉是很正常的事。”
“那發改委批准之後呢?”小海問。
“發改委批准之後,報國家財政部審批備案,然後才能撥款。”苟市長。
“也就是,過了發改委這一關,還有財政部這一關,這要等到什麼時候?”
“這我們可不準。也許半年,也許一年,也許更長時間”苟市長答道。
“這麼慢,那怎麼能行?能不能想辦法提高一下效率?”小海問。
“這也是我們想的。要想快,就需要我們派人上京疏通,最好是市長和書記親自去一趟京都,因為你們的級別高,比較容易見到部委領導。拜會、拜會發改委和財政部的老爺們,打點打點。要不然,誰也不知道他們會把我們的工程申請拖到什麼時候。”童剛。
“難道非這樣做不行嗎?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呀,難道在這種事上,他們也要搞動作?。”小海問。
“是,市長,您的一點都沒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利國利民對他們個人沒有多大利益呀,對他們個人沒有利益的事,他們那會放到心上?”苟副市長。
“是嗎?那你們有沒有打聽過,別人也這麼做嗎?”小海問。
“當然,這已成為潛規則,各個省市都這麼做。我們不去拜會,不去打點,人家怎麼會把我們的事當回事?全國需要審批項目多了,需要錢搞建設的就更多了。”小海聽完想了想:“也是,你們的也許有道理。既然不得不這樣做,我與吳書記和有關領導溝通溝通後,再做決定,你們看行不行?
“小海很無奈。
“行,我們聽市長的。”兩人答道。
“行,那你們就回去繼續加緊推進後續工作吧。”小海。
兩位副總指揮走後,小海坐在椅子上想,發改委即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作為政府重要的組成部門,主要任務是指導總體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宏觀調控部門,其責任之重大,任務之重要是其他部委不能比的。
他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所以大家又稱他為小國務院。可就是這樣重要的部門,如今也玩起了潛規則,玩起了雁過拔的遊戲,這將會給國家造成多大的損失,會給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多大的不利影響?
這種狀況老百姓都知道,那些身居高位的中央領導們知道嗎?難道對於他們身邊發生的事他們一點都不知道?或者是知道假裝不知道?或者有些人本來就和發改委的一些人就是同夥?
對於中央領導都管不好的事,我們這些基層領導又能怎麼樣呢?為了工作,為了古城的發展也只能加入這個潛規則的行列。想罷,小海決定和市委吳書記商量商量,看他有什麼想法。
吳書記辦公室,吳書記熱情接待了小海。坐下後小海:“吳書記,我是來向您彙報彙報二環路籌備工作進展情況的。”
“怎麼樣?籌劃工作搞得差不多了吧?”吳書記問。
“是,吳書記,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前期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項目申請報告已經送往國家發改委了。”
“是嗎?太好了,要抓緊時間,不能拖得太久。”
“是,吳書記,我也是這麼想的。畢竟二環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拖得越久,建設週期越長,變數也就越大。”
“可不是,建設週期越長,耗資量就越大。別的不,單就不斷上漲的材料費,人工費,就可能需要追加不少的投資,這方面我是有過體會的。”吳書記。
“是,吳書記的對,我也這麼想過,也和大家討論過。可如何提高辦事效率卻有了問題。”
“是嗎?什麼問題?”吳書記問。
“吳書記,在我們自己的管轄範圍和職權之內,我們可以想法提高工作效率,可是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和職權之外,我們就沒有辦法了。”
“也是,那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吳書記微笑著問。
“吳書記,我們的項目申請是遞上去了,可國家發改委什麼時候能批准卻是未知數,發改委之後還有財政部,也沒數。”
“你們有沒有打聽一下,整個審核批准過程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據我所知,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很難確定。也許半年,也許一年,也許更長時間。”
“是嗎?這麼長時間,這也有點太長了,有沒有辦法縮短審核批准時間?”
“有,需要你和我去京城一趟,做做工作,上下打點一下。”
“是嗎?”吳書記想了想接著:“如果確實需要這麼做,那就這麼做吧,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完吳書記接著問:“你作為市長帶著人去不行嗎?”
“吳書記,這我也想過了,不是不行,而是怕分量不夠重。國家部委這些人,對官員級別看得很重,我一個人去怕人家咱們對他們不夠重視,要是您也一起去,我想他們就不會有什麼意見了。”吳書記聽了,點點頭:“你的也有道理,既然這樣,那咱們就一起去一趟,儘快把這件事辦妥,免得夜長夢多,你看怎麼樣?”
“謝謝吳書記的支持。不過,單是拜見可能還不行,我們空著手去可能也辦不成什麼事。”
“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有所表示才行?別的省市也這麼做嗎?”其實他們心裡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可又不能不這樣。
“吳書記,確實如此。且還不能小氣,幾十億的資金,需要打點的數目可能不會小。”
“有沒有具體的範圍呢?
“吳書記問。
“沒有,我對這些也不是很瞭解。”小海。
書記想了想:“也是,我們怎麼能知道打點數目的多少?不過不要緊,我們不是還有駐京辦嗎?問問駐京辦主任李強,他應該知道。”
“對呀,我們還有駐京辦,應該先問問他們才是。”
“行,那就打電話問問駐京辦,讓他們做好準備,過幾天我們兩個就一起到京都去一趟,拜會一下這些老爺們。”吳書記。
“行,那就按著吳書記的意思辦。”通知過古城駐京辦,幾天後,市委吳書記和小海一起登上了去京都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