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超乎想象的進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不是這樣,葉大師怎能收他為弟子?”陳晚榮對張德銘有著絕對的信任。
對這話,曹志雄很是贊同道:“能得葉大師收為弟子地人都不錯!”往裡走了一陣,只見一個悉的身影,正是張德銘,不住走來走去,指點工匠們做事,非常認真。
“張師傅,你瞧誰來了?”曹志雄遠遠就嚷起來了。
張德銘聞聲回頭,大喜過望,飛也似的衝了上來,遠遠就張開雙臂,興奮的高叫起來:“陳將軍,是你呀!你怎麼來地?”陳晚榮也是高興,張開雙臂和張德銘擁抱起來,不住在張德銘背上拍著,笑道:“張師傅,曹師傅說你一天到晚不幹正事,只顧著偷懶,我這不就來看看。”
“什麼?曹師傅說我壞話?”張德銘眼睛一翻,很沒好氣的看著曹志雄。
曹志雄叫苦不迭:“陳將軍,你千萬別信口開河,我哪會說這種事呢。我有那麼壞麼?”陳晚榮是說笑地,不置可否的道:“人心隔肚皮,誰說得清楚。”曹志雄直跺腳,就要分辯,只聽張德銘呵呵一笑,在陳晚榮肩頭一拍道:“陳將軍,你真會開玩笑,居然拿來曹師傅取笑。”
“還是張師傅瞭解我!”曹志雄得意的衝陳晚榮膛。
陳晚榮衝他一閃眼,問道:“張師傅,你這裡的活兒進展如何?”張德銘還沒有說話,曹志雄就衝他一眨眼,張德銘馬上改口道:“這個嘛,我們說了不算,陳將軍,你自個兒去看就明白了。”話雖如此說,臉上卻是帶著喜。
陳晚榮看在眼裡:“你不說我也知道,應該是不錯,要不然,你的臉不會如此。走,去看看。”也管他們的反應,徑直去看正在做地設備。一陣打量,不得不說,他們的設備做得很好,比起長安地水泥設備一點也不遜
。
“還不錯,生產了多少水泥?”陳晚榮問出最重要的問題。
“你猜猜看!”張德銘和曹志雄這回好象穿了連襠褲,居然異口同聲地說出來。
陳晚榮搖頭道:“猜不著。這事幹系重大,皇上準備在一年之內把去西域的路修通,能不能完成,全在於你們地進展如何了。”曹志雄臉上的笑容一斂,一臉嚴肅的道:“年前,我們趕到隴西,把情況一說,師傅們決定夜不停的幹活。他們放棄了年假,就是新年,仍是
夜忙碌。”陳晚榮很是
動,衝工匠們鞠躬道:“謝謝你們!”
“陳將軍,這是我們該做的!為朝廷出力,我們責無旁貸!”工匠們齊聲道。
曹志雄接著道:“經過一番苦幹,我們現在已經建起好幾套生產線了,運轉得還不錯。去西域的道路已經修了好幾十裡了。我們商量,應該多建些水泥設備,多搞些生產線,去西域的道路一定能如期完成!”語調平靜,卻是信心十足,陳晚榮不敢有絲毫懷,很是振奮的道:“那我一定得去看看你們的成果。工房建在哪裡?”按照陳晚榮的估計,就算張德銘們加班加點的幹,要想生產出水泥也要到今年三月去了。這才入三月不久,他們不僅生產出水泥了,還修了幾十里路了,這遠遠超出預期,陳晚榮異常振奮。
“好嘞!”張德銘和曹志雄欣然領命,一左一右的圍著陳晚榮道:“陳將軍,這邊請!”陳晚榮一邊走,一邊問道:“修路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地?”陳晚榮率軍離開長安時,還沒有接到他們修路地報告。
張德銘和曹志雄對視一眼道:“我們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把第一條生產線做出來了,試做之後還行。從那時就可以修路了,只是,那時節太冷,沒法修。直到二月下旬,天氣才轉暖,才調派民夫修路。
”
“二月底?這才多少時間,就能修幾十里路?”陳晚榮有些難以置信。
曹志雄解釋道:“陳將軍,即使不能施工,我們也不能閒著不是?我們把水泥做出來之後,調派人手做水泥塊。一開始,我們的水泥不多,做得有限。後來,水泥生產得越來越多,做塊就不少了。到了天氣合適的時候,只需要把路基水泥塊拉過去鋪好,再用水泥一敷,這路不就成了?”唐朝沒有現代的建築設備,不可能象現代社會那般修,做成水泥塊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之所以如此,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通西域的溫差太多,這樣做可以解決熱脹冷縮問題。
張德銘接過話頭:“我們存了一兩個月地水泥塊,施工起來自然是快些。”
“陳將軍,你也別擔心,以後的進度會更快,因為我們的水泥會越來越多,手也越來越多!”曹志雄信心十足。
正說間,已經來到了水泥生產工房,陳晚榮放眼一望,居然望不到頭,不由得很是驚訝:“你們建了多少生產線?”張曹二人很是高興,頭一昂道:“你猜猜看。”把二人的高興勁頭看在眼裡,陳晚榮明白了,肯定不會少,也是高興道:“不會上百吧?”
“哪會那麼快呢!”曹志雄搖頭道:“到現在為止,我們只建了二十多條。二十多條太少了,本就不夠用。我們商量著,準備建上幾百條。往西域地修好了,不是還要往吐蕃修麼?往吐蕃的道路修好了,水泥還可以用來修房建屋。一句話,需要水泥地地方多了,就算有一千條生產線,也要做上百年呢,不會多。”他們還真有雄心!
陳晚榮對他們的設想很是贊成:“水泥的用處是很大,越多越好。不過,也不能全修在這裡呀!你們建了這麼多工房,就是想著以後全部集中在這裡做,是不是?”
“是那意思!”張德銘點頭。
陳晚榮眉頭一皺,問道:“這裡的工房能建多少生產線?”
“三四百條吧!”曹志雄指著遠處道:“這條河邊,以後都會成為我們的工房。先修這麼多用著,以後的,視情況而定。”陳晚榮想了想道:“先在這裡修這麼多吧!往西域地路將會越修越遠,等條件成了,分出一部人去龜茲鎮,在那裡建工房。”唐軍馬上就要大規模西進了,和大食帝國的大戰就要爆發了。
陳晚榮有著絕對地信心,一定能擊破大食帝國,把華夏文明推廣到無極之處。那麼,連結西域的道路特別重要,不僅僅要修到龜茲鎮,還要一路往西,修到撒馬爾罕去,修到巴格達,修到大馬士革,修到開羅。
沒有暢通地道路,唐朝對中東的控制會弱得太多。有了這樣一條通大動脈,在華夏文明地薰陶之下,百年以後,中東就會給納入中華文明圈,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世界歷史將會因此而改變!這是一個宏大的目標!
相應的,需要的水泥會很多!不能僅僅在隴西造,還應該去西域,去中亞,去中東生產。利用那裡的人力、物力來完成這事,才是明智之舉。
當然,這些構想不能說給張德銘他們知道,因為,這還是機密。
不過,張曹二人對陳晚榮的話歷來是盡信不,想也沒想:“陳將軍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需要人手,我們一定調。”對他們的回答,陳晚榮很是滿意,讚一句:“二位真識大局!”進入工房,只見工匠們忙碌不停,額頭上掛著汗水。陳晚榮打量正在緩慢轉動的迴轉窯,和長安的沒什麼區別,大是高興:“等蒸汽機做出來了,就不需要建在河邊,不必再用水力!”
“蒸汽機?”陳晚榮不提還好,他一提起,簾惹得二人興趣大增:“做好了沒?”陳晚榮想了想道:“應該快了!我離開長安時,還沒有好,有梁大師在,不會做不出來。”梁令瓚是個天才的機械師,曹張二人對他有著絕對的信心:“那也要快點,我們等著用!”一隊馬車載著水泥疾馳而去,陳晚榮大是奇怪,問道:“你們不是說在這裡做水泥塊麼?怎麼給運走了?我瞧他們這模樣,風塵僕僕的,運得很遠吧?”張德銘給解釋道:“陳將軍,你這就不知道了。在這裡做水泥塊,是因為天氣冷,沒法施工,不得不如此。如今,天氣轉暖了,可以在外面施工了,我們就把水泥運過去,在工地上做水泥塊,這樣比較省事。”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必把砂子’灰運來,可以就地取材,省很多事。
陳晚榮更來興奮道:“那我得去工地看看!”張德銘一把拉住:“陳將軍,你可不能去!你知道我們現在在哪裡修路麼?那可是伊吾路,要從玉門關經過。離玉門關還有好幾百里路呢!”曹志雄接著解釋:“我們不是先修最壞,最不易通過的地方麼?伊吾路在離玉門關這一帶的路況還不錯,能通行。越是往西走,越是壞,我們現在修的地方離玉門關有兩百多里呢。”陳晚榮略一估計,一個來回有七八百里路,要花費一天多兩天時間。現在軍務纏身,不出時間,只得打消這念頭道:“既如此,那我不去了。你們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要好得多,我請你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