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同時,斥候之間在外圍戰場的血腥廝殺,使得牧民遊騎連清本軍大部隊的行蹤都十分費力,蠻族眼線的注意力都被
引到戰區周邊,遑論派人跑到荒涼無邊,離戰區十分遙遠的黃羊灘去偵察了。
這樣,就為凱蘭的千騎隊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安全而隱秘地架設浮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山區的常速行軍,既休養體力,為今後的草原飛奔做好準備,又進一步誘惑敵人,令其越追越近。只要保證不被敵人追上,今天你離我越近,明你折返繞道的距離就越遠!而且山地適合狩獵的蒂奇斯人行軍作戰,崎嶇的道路卻不利於遊牧蠻騎發揮速度特長,被伊森追上的危險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最後的文章,就在河上面做。
不錯,河是影響行軍的天然阻礙,但善加運用者卻往往可以將其作為保護自己,擺脫甚至打擊敵人的屏障和利器。
與渥錫河匯後,古拉爾河很長的一段河道不能橫渡。這看似對丹西非常不利,但逆向思之,如果本軍能順利渡河而對方不能,豈不是一下子達成目標,將難纏而數目眾多的敵人一下子擺脫掉,頃刻,敵我之間距離就被甩開了十幾二十天的路程嗎?
這一回,伊森、則瑞、西格爾、鷹斯、沙利克等人三面合圍,丹西好像被入了死角,只能背水一戰,困獸猶鬥。但所有這一切只是丹西
出的假象,目的就是引誘對手緊追不捨,將自己
到河邊決戰。
然而,到達河岸後,猛虎軍團發揮工程技術特長,凱蘭提前建好浮橋,整個形勢就完全改觀!
蠻子速度快又如何?光有速度者,速而不達。
丹西的作戰計劃環環相扣,巧借地理資源,揚長避短,在行軍路線而非行軍速度上做文章,堪稱周密而巧妙。當然,要想完成這種複雜而細的作戰任務,除了頑強勇猛外,更需要軍士們高超的工程技術和戰將出
的指揮才華。
與任何新崛起的王朝一樣,猛虎自治領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政權,在人才政策上,能夠做到廣開攬才之路,任人唯能,賽馬選將。丹西量才適用,讓手下將士各展其長。
他的用才理念相當獨特,不是費力費錢地去招收最好的人才,而是在合適的崗位上,安排最合適的人去完成任務。
也許,全大陸第一的謀士、騎將、步將、水將都不在猛虎軍團,但丹西手下各方面的人才都齊備,而且在各自的領域皆有一定的水準。當單獨比較時,他們可能並不突出,但凝合在一起,卻是一支相當可怕的隊伍。
正如球隊之間的比賽,冠軍隊中也許連一個世界級球星都沒有,但他們照樣贏得勝利,捧走金盃,連全明星隊亦無法與之抗衡。而想要把這諸人才捏合成一支同心同德、無堅不摧的團隊,其總教練──丹西的組織能力和用人能力至關重要,當然,領袖的重要
也正體現在這裡。
具體到這次於黃羊灘上鋪設浮橋,丹西就派出了原親衛縱隊的縱隊長凱蘭擔綱領銜,去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凱蘭勇武過人,長期在維涅夫手下擔任軍職,鎮守奔
河東岸地區。此人水
極佳,通曉水戰及相關技術,兼之彪悍兇猛,故有“狗魚”的外號。命他在洶湧的古拉爾河上架橋,丹西顯然用對了人。
軍隊穿越大河,不外涉水泅渡、搖船擺渡和架設橋樑等幾種方式。黃羊灘風急高,人馬無法涉水而過,製造船隻又缺乏材料與人手,更兼太費時間,故而架設浮橋成為僅剩的一種選擇。
雲一樣飄來飄去的遊牧蠻族當然不會勞神費力地去搞什麼建設,去修路建橋,造福子孫,但在定居文明地區,架設橋樑的技術已經相當成。
因商業的發展和相互的需要,一座座橋樑跨河而起,克服自然障礙,將河水斷開的商路連通,把兩岸的民眾聯結一起。
在河道穩定,水有規律的地區,架設的是永固式橋樑,比如按材料分為石橋、木橋、竹橋,按結構分為以梁鋪在橋墩上越過江河的梁橋、“拱券”而成的平橋等。
在河道容易改向,水位漲落無常的地區,架設的是浮橋。這種橋以浮舟連結,以鐵索、纜等相系,可適應複雜的水情變化。
在極少數河道很窄、水卻很急的地方,也會有飛凌兩岸的懸橋出現。
以上主要是民間架橋技術,使用時間一般都比較長。而在軍事上,則以架設臨時浮橋為多,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陸軍需要水師配合,以便連舟結纜,迅速渡河。
不過,本次草原逃撤戰,情況又有所不同。
古拉爾河雖然在黃羊灘一段河道相對狹窄,但這條草原上數一數二的大河,在此處的南北兩岸間隔仍有兩公里的寬度,而且水湍急,
花飛濺,於此架設橋樑乃是一道棘手的難題。
這裡沒有水軍協助,連漁船都看不到一艘,遑論連舟相繫了。重新造船,耗時費力,缺少材料。而且這條臨時浮橋,把蒂奇斯族眾和猛虎騎兵接應過去就行了,渡河之後,必須立刻毀掉,斷絕敵人加以利用的可能。
這座浮橋既要有一定的堅固,能迅速接應戰士和非戰鬥民眾通過,又要具有易毀
,再加上水情狀況不佳,時間緊迫,對於凱
蘭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這難不倒“狗魚”凱蘭用易造的木筏取代浮舟,造出一座不同於舟橋的新式浮橋──筏橋。
筏橋的兩端,用巨大的地錨固定在古拉爾河的南北兩岸。地錨很沉,很大,很堅固,而且埋地極深。
建橋時,首先安好南岸的地錨,將繫好的筏子順河擺下。受水的衝擊,鏈式的筏子成了一條斜線。然後,狗魚凱
蘭帶著幾個水
好的戰士,冒著刺骨的寒意跳入河中,牽著筏鏈遊向對岸。最後,將筏鏈系在北岸的地錨上固定好。由於水
的作用,這座筏式浮橋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彎成一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