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十四集第十二章諾豪和鄧肯騎著馬,跟在一隊得意洋洋的擒龍團騎兵身後,邊走邊張望四周。
夏初的陽光在這亞熱帶的半島上已經有些灼人,尤其是穿上甲冑時,鋼製的甲片摸上去曬得發燙。
為了區別於所跟隨部隊的參戰人員,保護自己免受戰各方的傷害,軍事觀察員必須穿上本軍的制服。同時,這個職位本身帶有禮儀武官的
質,也需要穿戴得整整齊齊,以展示軍人之風範,展顯本軍之威儀。
幸好猛虎軍團的著裝對各季節、各地區的氣候都有所考慮,兩人戴上斗篷,罩上披風,遮擋住了陽光,人也舒服多了。
無論甲冑還是斗篷,皆是猛虎軍團的金。兩名年輕的將領,全身金
戎裝,頭盔、甲冑、斗篷、披風上都飾有猛虎圖樣,在一片醬紫
的擒龍傭兵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奪目。
到達擒龍傭兵團後,戰事進展的迅速,完全超乎了兩位小將的想像,也與丹西等人的判斷大相逕庭。
一串接一串的勝利,直叫人目不暇接,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商都聯盟就以犁鋌掃之勢接連突破對手的三道防線,攻佔了廣袤的土地,殲滅了超過半數的敵軍,大批城鎮不戰而降,蒐羅的戰利品不計其數。
兩盟這次都派出了規模空前的傭兵部隊參戰,其總兵力大致相當,都是二十餘萬,商都聯盟雖然佔有優勢,但也相當微弱,可形勢卻如此出人意料,令兩位小將惑不已。
不過,他倆的疑問無法得到解答,就連撒龍也說不清是怎麼回事。
這麼大的勝利,如此多的戰利品,老團長也是首次遇到,喜悅和滿足
大大沖淡了憂慮和疑心。
四月末和五月上旬,商都聯盟傲慢地連續拒絕了海港同盟的數次求和。各路傭兵繼續進,直
海港同盟的政治、經濟中心,同盟大議會駐地──薩格爾,要粉碎一切防衛力量,把這座中部大陸最大最富的商都,這顆舉世聞名的水上明珠攬入懷中。
海港同盟的防禦圈越擠越小,越收越緊,從最開始的兩方大軍於漫長的邊境線上平行對峙,發展到一方把另一方壓縮到半島的最南端,一片以薩格爾城為核心的狹小地區。
兩盟半島大致呈一個尖盾狀的不規則三角形,薩格爾位於其最南端。海港同盟的五萬殘軍駐守著這座城市及周邊的郊野,形成一個環形防禦圈。
防禦圈外所有的領土悉數淪喪,人數將近四倍的商都聯盟軍隊,將這個最後的據點團團圍住。
陸路通已經被完全隔絕,海路則尚未卡斷,相較於一敗塗地的陸軍而言,水軍的處境要稍好一點。兩盟水師的損失同樣慘重,各只剩二十來艘戰船,不及開戰前的五分之一。
為保持同外界的最後一條聯絡線,海港同盟的水軍也只能龜縮在港口附近區域遊弋,小心地衛護著航路。在海上防禦圈的外緣,商都聯盟水師小心翼翼地與敵人保持一定距離對峙。
應該說,在水面上,雙方還是勢均力敵的,但陸地上的絕對優勢,使得除薩格爾之外的所有港口都落入了商都聯盟的手中,令其在補給、修理等方面遠遠超越對手,海港同盟水師只能在自己最後的基地外圍防守,護住最後的生命線。
很明顯,海軍只能起輔助作用,商都聯盟最後的攻勢將主要在地面上展開。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奢華優裕的生活方式,薩格爾人早就不記得什麼是戰爭了。
長期以來,人口的不斷增多和麵積的不斷擴大,城區範圍早已突破了立城時矗立的城牆,以此為中心向各個方向拓展,故而真正有效的城牆,其實只圍住了內城的少部分地段。
因為漫長的和平生活,沒有哪屆議會願意把收到的稅款用於修築城牆這種無意義的工程建設上,故而城牆年久失修,藤蔓爬繞,蟻孳生,只是出於市政美觀和防止事故方面的考慮,才會偶爾撥些款子修繕一下,以免崩塌。
在大城區外緣就更簡單了,只有一堵單牆圍住,作為城鄉的分界線。這種局勢,對進攻方非常有利。
不過,因為連續求和不成,海港同盟也真正覺到了危機。
過去,人們只是從一個遙遠的旁觀者角度欣賞戰爭,品評戰爭,給自己無聊的生活增些樂趣,給豐盛的酒宴添些開胃的佐料,即便是兩盟開戰,本方要派軍參戰,那也是傭兵們的事情,最不濟打敗了,多付些稅款把被佔地的同盟城市贖回來罷了。
可現在不同了,戰爭已經來到了自己的身旁,站在教堂的高塔上就能望見遠處如水般湧動的盔甲和兵器,城內到處是從盟城逃難來的人群,躺在擔架上的受傷傭兵被抬著在大街上穿梭來往。
海港同盟的高層也意識到,這次戰爭和第一次兩盟之戰相似,已經超出了原先意義上的傭兵之戰,而決定著海港同盟的生死存亡。
颶風等傭兵團也意識到,此戰若敗,不僅過去積累的一切財富都會成為對手的戰利品,幾大著名的傭兵團也將遭到除名的厄運,杜米特雷等人更將以末代團長的名字成為史冊上永遠的笑柄。
薩格爾多年來破天荒第一次進行全城動員,在市民中徵集民軍參戰,各傭兵團大把大把地揮金撒銀,命令殘軍加緊修築防禦工事,準備死戰到底。
他們的對手,商都聯盟卻是另一番景象。面對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勝利,商都聯盟從政客到普通商人,從將軍到士兵,都有些忘乎所以,盲目樂觀的情緒像風一般在前線和後方擴散。
商都聯盟被大勝的喜悅所勵,被海量的財富所
引,各城的議會都喊出了“對宿敵最後一戰”的口號,不斷從本就兵力薄弱的後方增派援軍,加緊備戰工作,預備發動最後的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