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十七集第八章安多里爾一手牽著一個小傢伙,身後跟著個文靜的蒂奇斯小族長摩瓦,在河濱廣場上散步。

丹西率軍出外征戰,美芙洛娃需要在家撫育剛滿百的丹鳳,爹孃都沒空來照料這兩個小傢伙。

瘦猴高參貝葉奔赴詹魯把持國政,紅髮右相席爾瓦在西線厲兵秣馬,合格的帝師僅剩安多里爾一人在巨木堡。

更有甚者,凱魯、威達等大批將領也都隨丹西遠征異域,能不時來看望虎兒豹兒的叔叔伯伯裡頭,就只剩巴維爾、克魯斯、丘等少數幾人。自由軍團和中央軍團裡也有忙不完的工作,故而他們也只能一週帶兩個小傢伙出去玩一趟,教他們練練拳,箭。

大孩子裡頭,密爾頓跟著丹西南下觀戰,瓦萊娜陪著美芙洛娃做家務逗丹鳳,能幫忙帶著丹虎丹豹玩的,僅剩一個小書蟲兒摩瓦。

生於有“食人生番”美稱的蒂奇斯狩獵部落,其小族長在中央走廊的宗教文化薰陶下,卻成長為一個文靜、善良、溫和的小孩。摩瓦喜文厭武,沉靜而不愛喧鬧,整天埋首於宗教經義、各國文化典籍。不過,他經常給兩個搗蛋鬼小弟弟講講故事,倒也幫了安多里爾不少的忙。

對於摩瓦的個人興趣,安多里爾無意干涉。作為一國一族之領袖,能夠仁善對待子民,公平處理事務,亦不失為一位明君。當然,條件惡劣、人心歹毒的草原,競爭環境之殘忍出乎想像,安多里爾心中已經在默默策劃,待摩瓦返鄉執政,必須為其配備一位富有進取神的副手,擔任蒂奇斯藩國的軍事總長。

安多里爾白天忙於公務,但下班後卻喜歡帶著三個小孩出去走走,到河濱廣場上散散心。就像慈祥的長者樂意跟孫兒輩的人待在一起,這個一生孤寂的老人,也確實把丹西的家當作自己的家,把領主府裡的幾個孩子,視為自己的親生孫子孫女一樣愛護。

作為猛虎自治領舉辦加冕、閱兵、出征、凱旋等各種國家慶典和儀式的法定場所,在接近兩年的和平時光裡,河濱廣場得到了進一步擴展和整治。

在紀念猛虎軍團打敗麥芽與枯葉城聯軍而於此正式建城的凱旋柱旁,又興建了第二道凱旋柱,用以紀念第一次衛國大戰的勝利。這道凱旋柱仍以螺旋形浮雕反映猛虎軍團北拒蠻族,反攻草原,中央郡軍民齊心協力,打敗走廊聯軍進犯,等宏偉的戰爭圖景。

在凱旋柱旁增建了一座閱兵高臺,高臺前豎立著一塊白玉石碑。石碑上鐫刻《自由權利約書》,以法律的形式將政府與自由之民的權利和義務關係確定下來。

廣場的南端,圓穹頂的國家大劇院,廣場的北端,八角形的國立大圖書館,都在加緊施工興建。

花壇、草坪、噴泉等附屬設施,在廣場上也增加了很多…

在這段難得的和平時期,自治領政府確實是在大把撒錢,瘋狂進行內政建設,除了農田水利、路橋商貿、運河港口、堡壘要等經濟和軍事項目外,教堂等宗教設施,廣場、花園、圖書館、劇院等文化設施,也在成批成批地破土動工。

在繼續堅持實用為主的前提下,猛虎自治領也開始注重神、文化和國民內在凝聚力層面的建設,為打造一個長盛不衰帝國奠定穩固的基礎。

當然,如此多的工程項目,需要耗費鉅額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就連一向出手闊綽的自治領政府,也開始到財政方面的壓力,短期內雖無支付危機,但也漸漸有捉襟見肘的苗頭。不過,丹西和安多里爾等人卻似乎並不擔憂,對國家的未來前景充滿了信心。

很多人都不要問,為什麼丹西開創的猛虎帝國,在武力擴張的過程中,總是通過減免稅賦這種辦法來爭取被征服地區的民心,而同時又能保持國家財政的支付能力?

有人歸結於帝國的饕餮鯨,搶掠他國財富;有人歸結于丹西對商業貿易的重視,對匯利錢莊這架提款機的巧妙利用;也有人歸結於統治集團在這一階段的勤儉節省,歸結於開國帝王個人的偉大品格和超人的自制力。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卻見表不見裡,看到了現象,卻未能探究到本質。

農業社會是以糧食為主要消費品的種植經濟。糧食的特點是生長期長而收穫期短,農民必須把糧食儲存起來陸續消費,這一情況為盜賊偷竊和強盜搶劫提供了可能。可以說,因定居農業生活的存在,使得人們有兩種方法來獲得生存,一是自己生產,二是偷搶他人。

為對付偷搶,農民需要為防護勞動成果而投資,如修建穀倉、紮上籬笆、飼養猛犬等。不過,這種投資只能防範個別的、小範圍的偷搶行為,面對著成建制、大規模的搶劫掠奪,農戶和村莊是無能為力的。這種時候,就必須有人提供大範圍的“保護”如果沒有人提供這種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保持最基本的社會秩序,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正常地維持下去。因為沒有了生產者,偷搶者同樣會餓死。

從這個角度來講,任何政權的最基本政治經濟功能,都是為其社會成員提供“保護”等公共服務,農業生產者也願意將自己收穫的一部分產品捐獻出來,以納稅的形式購買這些服務。

公共服務同樣遵循規模經濟效益原理,國家越大,公共服務的價格就越便宜。我們知道,國家提供的保護服務就是防衛邊境,阻止敵國或蠻族的大規模入境搶掠。防禦邊境所需的保護成本,與該國的國境線長度,即該地域的周長,成正比關係。而防禦邊境所獲得的收益,則是整個國境之內的稅收,也即與守衛的國土面積成正比。從簡單的數學原理可知,面積擴大一百倍,周長才擴大十倍。也就是說,統治的地域擴大一百倍,收取的稅收增長一百倍,但軍費開支僅增加十倍,餘下的部分,就是國土擴張的純收益。

假如統治者足夠聰明,目光長遠的話,他會將這部分數額巨大的純收益,在自己和被統治者之間做適當的分配,使兩方都能獲益,實現真正的雙贏。

為什麼會出現地域遼闊的大帝國?為什麼農耕程度越深、農業文明越發達的地方,統一的趨勢就越明顯,統一的要求就越強烈?這些問題都要到這條簡單的經濟原理中尋找答案:國家越大,農業生產者就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到同等程度的公共服務。

這,就是封建軍事大帝國產生的奧秘。

這,也是猛虎自治領為何不惜血本地投資軍事領域,甚至敢於借款發動戰爭,並對未來的償付能力信心十足的真正原因。

當然,這種瘋狂的軍事擴張行為,也是一把雙刃劍──勝,則收益無限,敗,則後患無窮…

不舉行莊嚴的典禮儀式的時候,河濱廣場還具有另一項社會功能,為市民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在這裡,可以瞻仰宏偉的凱旋柱,也可以跟戀人依偎在草地上聊天;可以爬上高臺俯瞰廣場,也可以站在河邊欣賞浩蕩奔湧的累斯頓河;可以一睹來自大陸各地的異域商人或旅客的風采,也可以圍觀噴火吐煙、遛猴馬戲等各種民間雜耍;可以聆聽漂泊四方的遊詩人的彈唱,也可以坐進涼棚聽說書人講一回故事…

人等,摩肩接踵,黃昏下的河濱廣場,可謂繁華嘈雜,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