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三集第四章人類的文明史,實際上是一部人的**不斷膨脹的歷史。這種膨脹須臾離不開水的潤澤、注入和發酵。原始先民們‘逐水草而居’,就說明了人類文明與水的天然聯姻關係。一旦失去了水,那麼人類文明就如被割斷了動脈的肌體,只能不斷萎縮乾枯,直至最後消亡。

傳說遠古時代,雙泉荒漠並非如今這副模樣,而是一片煙波萬頃,清麗如畫的內陸湖,是各種水鳥及蝦蟹棲息的天堂,古樹遍野,獸騰魚躍,水肥土沃。然而,來了一夥無惡不作的飛龍,它們張開血盆大口,乾湖水,屠齧生靈,肆人間。自此之後,雙泉荒漠就生機斷絕,杳無人煙,變作一處地勢低窪的浩瀚荒漠,成為風沙施暴的罪惡淵藪。

當年內陸湖的框架仍在,水卻消失了,四周都是蜿蜒的高山,中間是一塊盛滿沙的盆地。或許還殘存了一點地下水量,保留了東泉、西泉兩處水源,不至於讓此地完全成為生命區。

四周高,中間低,風沙撲面,水量稀缺,這樣一塊地方,完全就像一座死寂的天然墳墓。然而,毒蠱彭薩偏偏就退入了這片絕地,而紅髮魔鬼竟躡蹤而來,跟著殺進。兩人看樣子鐵了心要來一場墳墓決鬥,讓對方埋骨黃沙,而自己卻要全身而退。

地形在戰爭中的地位如何,一直存在著重大爭議。

地形是戰爭的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它既可以成為戰鬥力的倍增器,也可能成為戰鬥力的衰減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戰爭的勝負。但另一方面,地形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戰爭本身就是指揮官在不同的地形上對兵力的運用,既然接受在某種地形上開戰,你就必須對此有心準備和通盤考慮。

由於地形的特殊作用,它容易成為戰爭行動中勝不沾光,敗必諉過的因素。勝者不願多談它所帶來的便利,敗者卻津津樂道它所產生的災難。它在勝敗中的地位可能被抬的很高,也可能被貶的很低,一切視乎評論者的立場而定。

暮簾漸閉,天幽暗。

雙泉荒漠裡出現了一條快速移動的遊蛇,以驚人的速度穿越瀚海,爬過沙丘,無聲無息地朝鉗子口方向撲去。

領頭帶隊的是老將武索,他奉彭薩之命率領五千海亞爾輕騎穿越沙漠,去攻擊熊族武士鎮守的鉗子口,徹底截斷紅髮魔鬼的歸路。

身後的海亞爾騎兵,乃是多年來一直追隨武索征戰的親兵部隊,雖屬於走廊裡作戰能力比較差的海亞爾王國的軍隊,但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卻頗為可觀。這從他們護衛亞希米德陛下成功逃脫胡瑪輕騎的追擊,竟然不折損一兵一卒,就看得出來。

席爾瓦佔據西泉,彭薩佔據東泉,兩支大軍在雙泉這塊墓地中紮營完畢,遙視對手,等待決死拼爭時刻的到來。鉗子口是席爾瓦的唯一退路,佔領了此地,紅髮魔鬼等若甕中之鱉,除了等死,再無其他辦法可想!

在北部的三角高地戰場上,大家為缺水而頭痛,南部的靛河戰場上,情況又倒過來,水卻成為制約軍隊行動的重大障礙。

少了不行,多了成患,上蒼以這種方式給人類開著玩笑。

跨河攻守,是人類戰爭史上很常見的一幕,也是一個極富現實意義的軍事研究命題。

地表徑,截斷了陸地之間的聯繫,使得陸軍的運動受到嚴重限制,讓另一兵種…水師成為舉足輕重的角

河水的寬窄淺深緩急,影響運動的速度和效率。水陸協同作戰,增加了指揮的難度。沿河據守,提高了防禦的優勢。渡河進攻,限制了兵力的展開,減弱了攻擊的強度…

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發揮作用,使得跨河攻守問題異常複雜,變化萬端,但兵家不能不認真地研究這一問題。因為縱觀人類戰史,跨河大戰的發生概率非常高。弱勢方據河固守,強勢方被迫在河邊止住腳步,然後蓄勢發起猛攻,突破河防,渡過水險,接著兩方在對岸的土地上繼續進行陸戰,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甚至是定式化的戰爭型態。

不過,創新方能發展,求變才會進步。大多數人遵守定式,但也有人敢於打破定式,嘗試怪招,尋求變化,以闖出一條新路。

目前的靛河之戰就是如此。

猛虎軍團憑藉壓倒優勢的水軍,主動跨河進擊敵人,呼蘭空有龐大的陸軍,只能被動防禦。從預設戰場的選擇上看,丹西似乎棋高一招,把猛虎軍團的多兵種合成戰術運用到極致,獲得了戰爭的主導權。呼蘭人紮營于山地、丘陵、沼澤錯的蘇來爾王國,前頭又是澤國水鄉,兵力鋪展不開,反而處於困境。

面對這一戰爭的異常型,柯庫裡能處之泰然,喜憂不現。他帶領諸將仔細察看東岸各處陣地,任各級軍官和身邊高參發表意見,自己卻一言不發。

在爾虞我詐、沒有任何信義可言的戰場上,丹西與柯庫裡能達成的那份邀戰協議卻得到了嚴格遵守。呼蘭人拆除了灘塗陣地上的鐵索、阻木、蒺藜、刺網、壕溝等沿岸防禦設施,後退十公里紮營,等待對方登陸來戰。

河面上,除蛟龍軍團繼續巡遊騷擾之外,猛虎軍團正在連結舟船,架設寬闊的浮橋。

丹西似乎要進行全面進攻,沿河所有地段都在架造浮橋,相互間的距離還頗遠。柯庫裡能呢?亦在均衡布兵,全線守禦。兩人的兵力配置都毫無重點,像癱在河岸的兩條軟柔柔的長蛇,讓人看不出意圖所在。

當然,無論丹西還是柯庫裡能,都不是戰場上的初哥,從猛虎軍團的兵棋推演和柯庫裡能的視察頻率來看,河彎洲是兩軍指揮部都很關注的焦點之一。

河彎洲是一塊向西凸出的等邊倒三角形衝擊洲,面積十平方公里,地面硬度小,土質鬆軟,上頭還覆蓋著數量繁多的石塊、沙礫,不適合騎兵衝殺。

除了兩側有河水環繞之外,南邊距離保持中立的靛河獨立領邊境僅兩公里之遙,呼蘭人即使想在河彎洲的出口處佈下口袋,也因缺乏足夠的縱深空間而不能遂願。

除了河彎洲之外,沿岸的一些戰略要點,比如山頭、集鎮、道路匯點等地區,也受到了密切關注。

蘇來爾是山地、丘陵和沼澤織的地帶。在靛河東岸沿河地區,既有起伏的山丘,也有茂密的樹林,還有幾片泥沼,其間更夾雜著許多村莊和市鎮,地形複雜,並非大兵團展開作戰的好戰場。這一點,也對兵力較少的猛虎軍團一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