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風暴之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的風,從窗欞的縫隙間吹了進來,有著厚重的熱意,而立在看閱軍情密摺的張崎,卻漸漸到了澈骨的寒冷。
密摺上的文字並不多,但每一個字,都是那樣的觸目驚心,跌宕起伏,極盡變幻。
密摺中寫到,因為久攻不下匈奴三大部落聯手防禦的飲馬潭,左路大軍的監軍…梁王李倫,擔心隨著時的拖延,左路大軍會被趕來支援的匈奴鐵騎包圍,從而全軍覆滅,所以他向左路軍統帥…新任的車騎大將軍龐建,提出建議,放棄進攻,承認失敗,撤回安梧。
但這樣以穩妥為主的建議,卻被車騎大將軍龐建暴的拒絕了,還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梁王李倫軟
了起來。
龐建把自己的親衛營,後退十多里,至絕對安全的地帶後,命令左路大軍的前鋒,用添油的方式,繼續向匈奴三大部落的營盤發動波次攻擊,至今,死傷已達兩萬多人看到這裡,張崎的眼角微微跳動,狠!太他媽的狠了!添油方式的波次進攻?這分明就是讓那些忠於朝庭的士兵們去送死啊!難怪飲馬潭會久攻不下呢,龐建,你究竟還想讓多少人去死?!
雖然,張崎心中清楚,門閥豪族和朝庭只見的明爭暗鬥,隨著前車騎大將軍龐休之死,已到了水深火熱、劍拔弩張的境界,但,張崎仍然沒有料到,龐建會採用這樣**,毫不掩飾的方法,來消耗朝庭的軍事力量。
張崎覺得,他多少能夠猜出龐建惡的想法,但同時,張崎又認為,龐建太笨了。怎麼能用如此直接、明顯的方法呢?要是戰敗了,雖然有門閥豪族的勢力護著,但問罪下來,還是同樣難逃責罰啊,應該用更隱蔽、更不易被人看出的陰暗手法,如果自己是龐建,哼密摺中寫到,在六月初二。遊擊將軍龐毅,率三萬中軍主力,在前鋒將士死傷殆盡的情況下,忽然殺出。破匈奴三大部落的硬盤,攻陷飲馬城什麼?!遊擊將軍龐毅?!
便是前車騎將軍龐休之子,和衛軍統領尉遲勇之子尉遲疾。並稱為京都雙傑的龐毅麼?
身為左路軍主帥的龐建,卻身在戰場十多里外的帥帳中,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那麼,在前鋒將士死傷殆盡的情況下,才忽然出擊,並一舉破敵的中軍,時機拿捏的可謂恰到好處,這個龐毅了不得啊!
而勝利的將領,是不用接受責罰的,也就是說,攻擊戰的前期,龐建那**消耗朝庭軍事力量的行為,因為龐毅此刻的勝利,而不再接受指責,甚至,那龐建還能洋洋得意的叫囂著,死人多怎麼了?最後不是勝利了麼?!這是老子的戰術謀略,你們懂個
!
張崎臉上出輕鬆神
,暗忖。雖然朝庭軍隊死傷不少,但總算是攻下飲馬潭了,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不料,隨著繼續地觀閱,卻彷彿
面捱了一記重拳密摺中寫到:就在龐毅率中軍,攻陷飲馬城的同時。在飲馬城的後方,忽然出現了難以想象的騷亂,接著,身為徵北大將軍右路軍統帥的李壽,率領一隊人馬現身而出什麼?李壽?!
右路軍統帥的李壽?他怎麼跑到左路軍的地盤上來了?他是怎麼跑來的?怎麼可能跑來?他想幹什麼?
這,這個忽如其來的變化,比公牛會產,母豬會爬樹,還要讓人難以置信啊!
張崎的眼珠子,瞪得差一點掉落到地上,他的手下意識的一抖,密摺發出“嘩嘩”聲響,倒使旁邊推磨般來回踱步的景宗皇帝,扭過頭來瞅了他一眼,隨後,景宗皇帝發出一聲悠長嘆息。
張崎懷著既忐忑不安,又急知道最終結果的心情,繼續閱讀。
密摺中寫到,隨著李壽的出現,左路軍的那些將士們,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李壽的指揮,而遊擊將軍龐毅,在看見李壽後,策馬回身就跑,速度之快,堪比驚兔這個龐毅,應該只有二十三、四歲吧,還真是一個人物呢,太識時務了!
張崎覺得,他很是能瞭解龐毅此刻的逃跑,左路大軍,是由朝庭的西北戍邊軍組成,都是李壽擔任西北大帥時的老部下,李壽雖然是右路軍統帥,但同時兼領徵北大將軍,從軍權上講,左路大軍也在其管轄之下。
而龐毅呢,雖然率中軍一戰破敵,但當初,為了讓前鋒戰士死傷殆盡,指不定怎麼被手下的將士們怨恨呢,再加上前車騎大將軍龐休,傳聞便是死在李壽手中,頭顱更是被李壽製成盛的溺器,如果自己是龐毅,恐怕跑得還會更加快速一些呢。
張崎心情複雜的繼續看下去,當初,便是擔心李壽在西北軍中地勢力,而讓李壽擔任右路軍族兵的統帥,現在,李壽可算是虎如深山了,接下來,李壽又會做出什麼驚人舉動呢?
密摺中寫到,李壽把左路軍統合後,竟不再擴大斬殺、劫掠匈奴的勝利成果,而是命令全軍迅速後撤,在後撤的路途中,車騎大將軍龐建因為戰馬受驚,墜地身亡~~戰馬受驚,墜地身亡~~定然是被你李壽指使手下,刺殺而死,竟整出這樣一個簡劣,經不起推敲的藉口,也太囂張了吧。
張崎越看越是心驚,汗水在不知不覺間,已然溼透衣衫,但整個人,卻又覺得冷的厲害,他幾乎不敢繼續看下去了,幸虧密摺也到了結束之時。
密摺最後寫到,現在,李壽率領大軍,已經回到了安梧,因為要面對匈奴左賢王稽珊的瘋狂反撲,李壽命令,西北各州郡,自動進入軍管制度,同時和梁王李倫,共同上表呼籲朝庭,早立李安微太子,以安大臣之心。
~~西北各州郡,自動進入軍管制度~~恐怕玩的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一套把戲吧,李壽分明是想掌握軍權,割據西北。
~~同時和梁王李倫,共同上表~~現在的梁王,恐怕已經是李壽手上的人質了,讓他追兔子,他便不敢去抓雞,共同上表,不過是空具名份。
~~早立洛王李安為太子,以安大臣之心~~這才是關鍵啊,李壽此舉,分明是在玩兵諫,在他的背後,怕是有不少的皇族大佬們支持呢。
難怪李壽如此大膽,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一時間,張崎捋著鬍鬚,到說不出話來,這份小小的密摺,有著太多隻能意會,卻不能言傳的東西啊。
昭泰元年,龐皇后病亡,後位空缺,因為立後的人選,關係到楚王李昊和洛王李安,誰能最終成為,大齊帝國皇儲的這個關鍵問題,景宗皇帝為了扶洛王李安登太子位,下達了斬殺當時的車騎大將軍龐休、龐建、龐毅等旁氏主要人物,希望能夠震懾住各大門閥豪族。
因為行事不密,在殺了車騎大將軍龐休之後,便洩了消息,而讓其他幾名旁氏成員成功逃離,使天下門閥豪族聞訊震驚,出現了多處州郡,在名義上仍屬朝庭,但實際上,卻已形同割據的可怕現實。
因為情況的糟糕,景宗皇帝擔心引發更大的騷亂,所以立洛王李安為太子一事,便一直按住不提,李壽之所以敢毫無顧忌的殺死龐建,公然向各大門閥豪族叫板,其實就是擔心景宗皇帝變卦,而採取虎跳牆的絕戶計。
這時候的張崎,到不得不佩服李壽了,這個計策,實在是太毒了。景宗皇帝在繼位之初,銳意變革,因此而觸犯了門閥豪族的利益,雙方鬥得死去活來,最後,景宗皇帝妥協了,為了平熄門閥豪族的怒火,他把當時堅持變革的官吏,都處以了極刑。
現在呢,為了立太子一事,跟門閥豪族鬥爭的烈情況,絲毫不比當年差,景宗皇帝的猶豫,讓皇族中支持洛王李安為太子的人,著實心驚膽寒,生怕再次成為犧牲品。
李壽在此時,玩出這樣一手,等於斷了景宗皇帝再次妥協的退路。
在李壽的背後,又都是些什麼人呢張崎越想越覺得,這裡面的水太深了,深不可測啊,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首便已是百年身,他恨不得給自己一嘴巴子,為什麼要顛
顛的跟著景宗皇帝來著偏殿呢,這不是伸著脖子找死麼!
“張崎,你一貫見事極明,對這份密摺你是怎麼看的?”景宗皇帝忽然站住了腳步,咬牙切齒的老臉,出有所決定的神情,向張崎問道:“你說,朕應該如何應對?”
“這個、那個”最害怕的,便是景宗皇帝如此詢問,有時候被信任,也是沉重的負擔啊。
張崎眼珠子滴溜溜亂轉,琢磨著如何才能逃離眼前這個困境,想了半天后,他忽然說道:“臣懷疑這份軍情密報,其中有虛假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