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破義州降兵兩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轟。”錦州城牆經受不住火炮的接連轟擊,終於倒塌了,兩萬步兵吶喊著蜂擁而入,這些還未來得及更換鎧甲的原遼軍降兵嗷嗷叫著撲向錦州城的遼軍,論戰力他們還差強人意,論戰術素養不值一提,論作戰意志更是讓人汗顏,不過軍紀現在還可以,令行止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這些降兵的軍紀想不好都不行啊,林家軍軍紀森嚴,五賞五罰令到現在都還有效,令進不進者斬,令退不退者斬,還禍及家人,臨陣脫逃、降敵都有嚴懲。而另一方面,獎勵也是十分豐厚的,林家治下重軍功,立下軍功好處多多。這些降兵現在是知道了,以林家軍的選拔條件,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在此戰之後得退役為民,只有少部分勇武善戰者才有機會留下來,他們現在爭的就是戰功,戰功多的就留在軍中繼續打拼,戰功少的也能掙下一些田地奴隸和福利。
殺人,放火,劫掠,錦州城裡的官吏豪紳依然沒能逃過一劫,整個錦州城喊殺聲沖天。
攻破錦州之後,林靖文將現在的四萬大軍一分為二,從顯州調來魯元戎帶一萬步兵去攻來州,盡遷其民回顯州,而林靖文自己則帶著三萬人馬寇義州。
八月,三萬林家軍北面而來,直驅義州城下。
在耶律餘睹和四萬遼軍的目光中,無數紅衣黑甲的唐軍風而來,將小小的義州城南面堵了個水洩不通。
耶律餘睹不是沒想過於路狙擊唐軍,但聽到探馬報來錦州支援凌州的兵馬被突襲的消息之後,耶律餘睹知道即使自己派人擊也會步錦州兵馬的後塵,還不如盡全力守城來得好。也就任由唐軍直驅義州城下。
滾石,檑木,箭矢,熱油,鉤鐮,什麼都準備好了,耶律餘睹就等著讓城牆消耗掉唐軍地銳氣之後再趁機出兵突襲,他的這個計劃不可謂不好,以這個時代的戰爭情況來說,先守後攻的戰術是一直都很有效的。
不過。前提是沒有大威力的攻城器械。
義州南門之外,三萬唐軍靜靜地立在那裡,一點攻城的意思都沒有,大軍後面一門門火炮已經對準了城牆,還有大概五十部拋石機。
忽然,一陣陣奇怪的號角響起,唐軍後陣頓時響起一聲聲口令。
“試。”一聲,火光一閃,一團黑影撲向義州城牆,這次卻是打偏了。炮彈落到了城牆後面。
“校正座標角,目標。義州南城門左右兩百米,準備。”
“座標仰角調整完畢。”
“裝填實心彈…準備…點火。”三百門火炮分為三個批次,一次一百門火炮齊,只見火光連閃,大地劇烈地顫抖起來,幾輪齊
之後,義州南城門連帶附近的一段城牆就沒了蹤影,現在林家軍採用地是栗
火藥作為
藥,可以
的炮彈更重,
得更遠。象義州這樣規模的城牆以前需要三百門炮至少十輪齊
都不一定能轟塌,現在卻是隻要一半的數量。
一旁的拋石機這時候卻也開始攻擊了。
有了火炮當然不需要拋石機去轟擊城牆,拋石機現在卻是起了另一個用處。這次拋石機拋的是一百五十斤重的石彈,也沒有打磨成圓形。只是在中間鑿了個
,裡面填上無煙火藥,外用黏土鐵丸將火藥掩蓋。只留了一條導火索連通到外面。石彈的裝藥量和導火索的長度都是經過
密計算的,目前只有兩種,千步石彈和五百步石彈,要恰好到預定地距離導火索燒完引爆。
這種石彈卻是開花彈的代替物,開花彈以這個時候地技術實在難以製造,也不是一定造不出來,只要林靖文咬咬牙傾盡人力物力去研究的話還是可以研究出來的,即使威力差點也能爆炸。但問題是,研究開花彈需要多大的代價且不說,即使研究出來,製造開花彈的代價也是難以承擔的,本就不能大規模應用。思付再三,林靖文放棄了開花彈的研究,改用這種內填無煙火藥可以爆炸的石彈,經過匠藝院的試驗,威力還不錯。
士兵們安裝石彈到拋石機上的皮窩之後,點燃了石彈地導火索,一拉扳機石彈就“呼”的一聲飛了出去。
這些石彈卻是朝缺口處撲過去的。
耶律餘睹雖然火炮的驚天威力,但他是百戰老將,馬上就反應過來土石填補城牆缺口,並且派遣兵馬趕快到缺口位置防禦,這是常識,一般攻破城牆之後攻城地軍隊便會從缺口攻進城裡。
這個經驗本來放之四海皆適用,但這次耶律餘睹卻是錯了,唐軍本就沒有趁機攻城,而是繼續遠程攻擊。
遼軍認不得火炮,但石彈是認得的,見一片黑壓壓的巨石飛來,缺口位置地遼軍連忙躲閃,這玩意可不是人能碰的。
不想,這些石彈飛到遼軍上空的時候就“轟”的爆炸開來,石屑鐵丸凌空飛濺,遼軍士兵光顧著看石彈的著地點,卻不曾防備這玩意還能炸,結果在石屑鐵丸的凌空覆蓋下死傷慘重。
這種開花石彈可比原先打磨成圓形的石彈好多了,不但威力更大,而且成本低了不知道多少,更重要的是,這種開花石彈不用倚賴後勤。原先的圓形石彈必須要從後方運過來,或者臨時花費巨大的人力臨戰打磨也行,但開花石彈只需要採集好巨石隨軍工匠再計算好裝藥量和導火索再安裝好就行了,生產度極快。
火炮繼續在城牆上延伸,拋石機則將缺口位置象整地犁了一遍又一遍地,兩相配合起來遼軍本就無法防守。
眼見遼軍已經亂成一團,林家軍的弓騎開始進攻。
一萬騎從缺口前方隆隆駛過,到得缺口位置時,弓騎士兵們直起身體動飛,箭雨不斷地覆蓋缺口位置的遼兵,等弛到城牆另一頭,弓騎再掉轉馬頭回轉過來動又一次的飛
。
火炮,開花石彈,加上箭雨…
—耶律餘睹見事不可為,自帶了五千騎偷偷出城北逃,雖然遇到林家軍一萬弓騎的堵截,但在耶律餘睹出的指揮下,這五千騎最後還是有不到一千殘兵逃了出去。
但義州城剩下的三萬多遼軍就慘了,守在城裡卻象是站在荒野中被人圍攻一樣,毫無遮攔,城牆已經無法可守,主將又不見了,一時間義州遼軍亂成一團。
趁著遼軍的混亂,弓騎在火炮和拋石機停歇之後縱馬而入,步兵隨後跟進…這讓顯州顧忌不已的義州城卻是破了。
“主公,這些遼軍反抗十分烈,雖投降者不少,但死命反抗的也有很多,比凌州和錦州兩戰中死戰的遼軍加起來都多。”巷戰久不停息,蕭裡得顯跑來向林靖文報告:“主要是這裡的遼軍大多是從上京調來的,多為契丹兵,漢、奚兵卻是不多。而且,我遼東大肆坑夷,抄沒契丹官吏貴族和豪紳甚多,這些契丹兵受遼國鼓惑,以為投降亦死,是以誓死反抗不敢投降。”
“上京的漢人奚人不多,這些契丹兵想來不曾多凌漢人,不在當死之列,卻是不好多加殺戮。”林靖文現在覺得鬱悶了,契丹人造的孽太深,林靖文身為漢人是萬萬容不得異族欺壓凌辱漢家百姓的,而且攻安東遼東那會兒為斷遼國在遼東的
基,那些契丹貴族官吏富紳卻是不得不殺,沒想到殺得多了現在卻惹來了這麼個麻煩。
看來契丹人還得領教下金國的殘暴才行。金國殺起契丹人可是不分青紅皂白,不管貴族平民只要是契丹人都殺,這些契丹人等嘗過金國的滋味之後應該會安分點吧?
不能殺那就只能勸降了,林靖文下令:“圍而不攻,勸降,讓我軍中的契丹士兵去勸。”
“喏!”改變策略之後,蕭裡得顯將那些拼死反抗的契丹兵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再分別派出軍中的契丹士兵去勸降,並且讓士兵向契丹兵喊話:“降者不殺!”
…
一陣忙亂,三萬餘遼軍投降了兩萬人,其餘的卻是死都不降。
不降則死。
林靖文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他可不會將時間費在勸異族投降上面,區區異族而已,能降便罷,不降就去死。
得了林靖文的命令,剛才還努力擺出一副笑臉招降契丹兵的蕭裡得顯馬上換上一副冷臉,剛才還顯得很和善的林家軍士兵重新舉起血淋淋的刀槍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