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以‘唐’為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個月之後,6青城正在華亭指揮最後一批百姓和軍隊候,6家的人到了。
來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十幾個人。
以6成皋為,其中赫然包括6青虹在內的全是年輕人,年紀最大的都不過三十歲。
“6大人,這些都是我青州6家的優秀子弟,應當滿足大人的要求了吧?”6青城看了看他身後的那些人,只見這些6家子弟大多都是一副躍躍試的神情,滿眼盡是希望。他對此很滿意,卻笑道:“優秀子弟?只怕都是不受待見的旁支吧。”6成皋很是尷尬,雖然他回青州之後多次建議家族派遣家中直系子弟前往遼東,但他的建議
本就沒人聽,最終在他多般努力之下才派來了這些旁支子弟,這些人的確如6青城所說,平
裡6家並不待見,跟本就是想都懶得想起的那種,而且人數不多。不過6成皋的確已經盡力了,不然只怕6家
本就懶得鳥6青城的話,一個人都不派來。
有眼無珠啊!幾年後青州6家變成一片廢墟,家族蕩然無存的時候6家上下才對這個時候的行為到深深的後悔。
“還有,不是滿足我的要求,而是為6家留一條後路。”扭頭看了看6青虹,道:“以前你曾羞辱過主公,所以…”6青虹本來是對遼東衝滿嚮往的,他已經失去了繼承人的位置,呆在青州只能跟以前爭奪位子失敗的那些人一樣被閒置紈絝一生,他對去遼東卻是自願而且主動的。不過,現在聽6青城這麼一說頓時擔心起來。
“不過你也不必太過擔心,主公是個有肚量的人。不會因為你羞辱過他就輕易把你怎麼樣,但你還是要做點什麼地。這樣吧,等到了遼東你先不忙去我的封地,你先去負荊請罪。”
“好的。”6青虹當然不敢反對,卻驚訝地問道:“大哥…大人有封地?”
“是啊!”6青城對此也很自得,頗有些自豪地道:“蒙主公恩典,我被授予二等子爵位,封地三十里。若是這三十里地經營好了,我遼東6家的家業將遠比青州6家更大。”
“三十里?不是按戶分封的嗎?”6成皋驚訝萬分,“歷來都是實封到戶。未曾聽聞以土地分封的說法。”
“我林家規矩自然不一樣,不以戶口封賞,而是授以土地,勳爵自己制訂合適的政策引百姓遷入委派官吏治理,封地上收穫除了上繳林家府庫之外全歸勳爵所有,若是這三十里地經營的好的話,遼東6家的家業將遠比青州6家更為豐厚。”這種封爵方法很適合殖民,俄羅斯就是這麼做地,林靖文也學了過來。將貴族分封到偏遠荒蕪的地方或者還未開的土地上,貴族為了自身的利益必須要努力使封地繁榮。努力治政,
引人口並且繁榮經濟。這樣一來就省去了官方開這些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貴族的封地之內也必須實行《美岸律》,林家官府不時地還會派遣官員巡查這些封地的情況,因為地處偏遠,所以貴族很難有實力謀反,即使謀反也威脅不到林家的統治中心,若是貴族治政不善盤剝太過的話,不但其治下百姓會因為暴政而遷走,林家還會降下懲罰,比如說降低爵位削減封地等等。這樣一來貴族再腐化墮落也有限的很。
現在林靖文分封地貴族多在呂宋,林家現在沒有餘力攻佔呂宋並且開那塊荒蠻的地方,將一些大小貴族分封過去之後,那些貴族必然要從中原招募一些民過去。不但要開那塊土地,還要防備呂宋土著地襲擾,可謂一舉兩得。等那些封地都治理好了,林家不但土地有所增加,而且以後經略呂宋的時候也有後方保障。又或者,等現在的那些貴族再立下功勳,他們的封地就會增加,林家只管把土地圈給他們,貴族需要自己組建私兵或者委託民間僱傭兵去佔領那些土地了,這也算是開疆拓土。
俄羅斯就是這麼做的,他們在遠東分封了一連串的總督,實際上就相當於當地的貴族,這些總督治下的土地收益除了上繳國庫之外都將歸於總督自己所有,總督則會用這些收益招募兵馬征服管理當地土著。
這種方法也只適合在那些本土勢力弱小的地方實行,很明顯,呂宋乃至整個南這樣的地方。
閒話扯多了。
6青虹去遼東來個負荊請罪,而其他6家子弟則被6青城打去了呂宋,拿著分封文書接受封地。
松江地百姓卻大都是遷到了大琉求,也有一些遷到了美岸。
6青城跟著船隊到了大琉求的淡水港。
對,就是淡水港,松江二十餘萬戶人口可不是花蓮、夷東兩個縣能容納得了的,即使整個大琉求東部也容納不下,自重和元年起6青城便派遣李恢領軍經略大琉求,先後置夷北、淡水等縣。
—李恢此時早等在淡水碼頭。
6青城從沒來過大琉求,雖然移民是他主持的,但在他地印象裡,大琉求不過是荒蠻之地而已,土著眾多資源貧瘠,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土地夠肥沃,據大琉求各縣報告,大琉求的土地極其肥沃,撒把種子下去基本上不用怎麼管理就能豐產,而且大多數地方都是一年兩,一年三
乃至四
地也不少見,是天然糧倉。這一點倒是跟呂宋差不多。
此時的淡水港卻讓6青城看傻了眼,這還是荒蠻的地方麼?這能算是貧瘠嗎?
大琉求地處南北海路要道,從遼東、高麗、琉求各地南下的商船都必須經過大琉求各港,淡水地處島嶼西部,不是海路中樞還差一些,東邊的花蓮、夷東二縣的繁榮純粹不差與中原的大州府,人口眾多,經濟繁榮,而且工商業極度達,更重要的是海運和漁業,每天出海入港的船隻當真比過江之鯽還多,比全盛時期的華亭港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6青城這個時候沒有時間來觀察淡水乃至大琉求了。
李恢給他一份文書,道:“遼東傳來文書,大琉求各縣升為州,以大琉求之地置夷州府,原松江知事黃宛知夷州,另有琉求縣升為直轄州,與夷州府同級,不,甚至比夷州府還高半級,若是以後夷州府建道的話,琉求州亦不被劃入,仍屬總理院直轄。”6青城點點頭,卻見李恢一身戎裝,鎧甲甚是整齊,甚至被擦得很亮,而且領著一些親兵,一看就是即將出門的樣子,頗為奇怪地問道:“李將軍為何如此打扮?可是要出征?也不象,出征哪有將鎧甲擦的這麼亮的。”
“末將卻是要去遼東參加慶典,”李恢一笑,開心地道:“前遼東傳文,主公將於宣和元年十一月稱王建國,令各州縣主官主將赴遼東觀禮。事實上現在趕去時間上已經很緊了,都不知道趕不趕得及,末將卻是在此等候大人多
。6大人,你這便快快更換衣冠隨我一同去遼東吧,遲了就來不及了,如此立國大事若是錯過了我等不免遺憾終身。”
“主公終於要稱王了。”6青城先是一愣,隨即大喜,甚至遠比李恢更為興奮,直撮著手,有些語無倫次地道:“主公帶領我等一干臣屬奮鬥多年,打下了諾大的疆土,卻是早就該稱王了。只是不知稱王的子是不是黃道吉
?亦不知國號該定為什麼?”
“遼東主公身邊人才濟濟,自然不會算錯子,定會選個黃道吉
,以保主公基業千秋萬世,此點6大人實不必擔心。”李恢樂呵呵地道:“國號已經定下來了,主公決定稱‘唐王’,以‘唐’為國號。”
“唐?”6青城眉頭一皺,“前朝國號便是‘唐’,若主公建國以‘唐’為號只怕不大吉利。真是的,遼東的那些人怎麼也不勸諫一下,主公出身…主公對這些典故禮儀不怎麼清楚,難道那些個臣子大將都不清楚?怎麼回事?不行,我得趕快去遼東勸勸主公。”李恢看著心急火燎的6青城,卻覺得莫名其妙,問道:“這有關係嗎?不就是一個國號嗎?依末將看以‘唐’為號也不錯呀,前朝大唐之盛舉世文明,諸夷莫不敢犯,以‘唐’為號正可以震懾諸多外夷,很不錯的。”
“可是大唐朝終是亡了,以亡國之朝為號殊不吉利。”6青城現在也沒心思再考慮其它的了,幾乎是用衝地回到馬車之中更換好衣冠,然後拉著李恢就上了早就準備好的船,卻是連自家的新府邸都沒去看看,當真是過其門而不入,大有大禹王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