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回討伐董卓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旋見董卓大軍尾隨其後,知董卓懼關羽眾將勇猛,不敢接戰,候呂布前來。而軍中眾將無有呂布對手,若兩軍合力,所帶兵馬雖是銳之兵,然兵力懸殊,境況危急。當即下命,就地結陣回攻,先擊潰董卓。

金旋自與張飛於中軍,命關羽為左翼、張遼為右翼、太史慈押後。結陣後往前推進,董卓見金旋軍回身接戰,恐眾諸侯接應兵馬來到,也結陣戰。

平南軍訓練久,陣法,見中軍大旗一揮,馬上擺起衝峰陣法,前方三陣,後方一陣,步卒在前,騎兵在後。三翼齊進,往前壓來,董卓所部皆為百戰之兵,原有西涼兵馬十萬,破黃巾之兵三十萬。現董卓所部約有十五萬,董卓見平南軍擺陣壓來,也擺陣相應。董卓之兵,大都習方形、圓形兩種陣法。此兩種陣法,對付黃巾軍等烏合之眾,甚為有效。但平南陣法,乃諸葛亮研而成,恰是方陣剋星。

平南軍雖然兵少,卻倚陣法奇,反而佔盡上風。軍陣緩緩推進,所過之處,董卓人仰馬翻。待得衝峰陣形入敵軍方陣之後,左右兩翼突然往裡並來,而中軍卻變成銳角,似一把尖刀加速向董卓中軍衝擊。

董卓中軍不堪重負,旋即崩潰,帶動左右住後退來。只見平南軍兵峰所指,卻是依陣法行進,中軍加速往前,兩翼往中間併攏形成一道直線直潰軍身後,旋而這條直線又變成兩條弧線往左後、右後方延伸。潰軍大部很快被圈成兩個殘部,隨著董卓餘軍潰散,整個戰場只留餘兩個圓圈,外圍為平南將士依陣法住前擠壓,裡面是董卓殘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投降不殺。”平南大軍一面吼著,一面往裡擠壓。

殘軍士氣全無,紛紛繳械投降。

此戰得降軍六萬,金旋命太史慈所部押降軍趕路。與關羽、張遼、張飛率六萬兵馬結好陣法,就地歇息。準備敵。

軍力剛復,呂布率十萬軍趕到。呂布率一隊騎兵直往中軍衝來。平南軍前軍士兵卻不接戰,往兩翼分開,從中讓出一條大路,待成一個馬蹄鐵之形。呂布已到陣地中後之處,這時金旋、關羽、張飛三將接戰。步卒團團一個圈子,內核只有呂、金、關、張四人戰個不停。

此圈之外又是一個圈子,卻是平南兵將隨呂布進來的兵將圈於大圈與小圈之間。小圈主守,大圈主攻。而張遼卻集兵於前,阻住衝陣士兵。

張遼兵少。呂布所部見主將身陷絕境。拼命往裡衝擊。張遼知重擔在身。拼死抵住。此時董卓又集敗兵。加入攻擊軍團。

平南士兵混身浴血。卻至死不退。用高強地士氣和配合技巧儘可能地殺傷敵軍。此事又有一彪軍從後趕來。卻是太史慈押降兵往前急行軍。趕上馬謖所部。讓馬謖所部押解降兵。自又揮軍殺回。

太史慈見場面兇險。命令步卒住前壓助張遼。自率騎兵衝擊董卓兵陣。

太史慈騎兵衝擊一個來回。張遼頓覺壓力漸輕。張遼所部見太史慈來援。不覺信心大起。反往前衝。帶動對方陣角。

卻說內圈四人之戰。已宣告結束。呂布本敵不過三人合力。而今孤身被圍。馬匹衝擊速度受到極大限制。被三人輪番衝擊。氣力漸為不加。金旋三人那能放過如此良機。更是一陣猛攻。呂布漸漸脫力。終於從馬上摔下。昏了過去。

金旋等也累得幾無戰力。但知此戰事關生死。讓關羽將呂布捆在赤兔馬上。三人讓士兵讓出路來。到達那個大小圈子之中。

“放下武器,否則呂布必死。”金旋知道這些緊跟呂布衝入戰陣的士兵必為呂布親兵,呂布就是他們的戰神。

攻心戰在關鍵的時候往往是最有效的。呂布這些親兵一見呂布被擒,控於敵人之手,不由心志沮喪。

“放下武器,我平南王不傷溫侯命。”金旋再次大聲道。

呂布親兵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平南王答應不傷溫侯命,我等願降。”把兵器扔下地來,有人帶頭,紛紛有人效仿。

金旋分出一千士兵看管降兵,率軍住前壓來。

“溫侯已為我軍生擒。”金旋讓士兵大聲吼道,聲振原野。

平南軍士兵一聽士氣復振,而董卓士兵則士氣全無。隨著金旋三將統兵往前殺上,董卓軍陣再次動搖。

援軍來了,衝在在前面的是孫堅,他手裡有三萬銳騎兵。在這關鍵的時候,孫堅的三萬騎兵帶來的不是三萬騎兵的戰力,而是希望。

“平南王,我聯軍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直取長安;一路前來接應。董卓必敗。”孫堅又喊了一嗓子。

這攻心戰管用,董卓軍隊立時潰敗,孫堅率三萬銳往前追擊。董卓見大事不妙掉轉馬頭,往長安方向逃去。

此戰,金旋以八萬部隊擊董卓大軍二十五萬,俘敵十萬,斬敵首四萬餘。但平南軍此戰損失慘重,共損折士兵近二萬。

而董卓失去呂布,其戰爭力下降。其主力部隊減到了二十五萬,董卓由此開始由盛轉衰,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