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06常言道知足長樂宴席間各有心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明,我且問你,我再三待讓你尋找之人情況如何?”劉曄讓僕役們先將全部“魚龍混雜”的名士們進去,暫且安頓下來,只待等下稍作整理後便可入宴。畢竟就算他最終不用別人,也得面上過去,顯出禮儀才對。

見到再無人在場,劉曄將趙明往旁邊一拉,語氣頗有些急切地問道。

“大哥,我和政哥可是最先就直去了真定,隨後才到別處。真定縣姓趙的人本就不少,我家以前居所卻不在那裡,故而要在數百里內找一人實在難辦。呃…說重點,後來多方打聽,得知真定有一士族家姓趙,確如大哥所說那般有兄弟兩人,在當地頗有幾分名氣,長者名趙風,字子虎,年三十有二,幼者名趙雲,年十七,其表字由亡父早定,字子龍。其於十歲左右便拜高人為師,外出學藝至今未歸,其兄知大哥求才心急後,表示等其返回自會細告之。其餘名喚趙雲者皆不符合大哥你所說條件。”趙明見劉曄果然如自己所想那般,不提他之過,反而著緊出發之前再三提點之人,現在四下皆是自己人,於是便口氣輕鬆之極地回答道。

“哦?看來終是時候未到,不過想來也快到他出山時候了吧。”劉曄聽趙明描述,就明白多半便是這家了!想來以後總有機會見到,他也就暫且放過心事,如今兩小子找回兩位貨真價實的名士並著那位看不透底細的良匠,已算是功德圓滿,也莫要太過強求了。

一念至此,劉曄也就放下對於不能見到心目中極為好奇,於後世爭議頗大的趙雲的些許遺憾。轉而誇獎起趙明,李政二人來,令兩人皆是面上高興,趙明更是不時得意地瞟李政一眼。

在他們準備進府時,只聽得一陣步調一致的馬蹄聲響傳來,轉頭望去,只見一共五騎正以不緩不急的勻速奔行過來,當先一人豹頭環眼,眉濃重,腮頷之上濃密的鬍鬚如鋼針直立,整個面像煞氣人,不怒自威。

“咦,大哥,這人是誰?觀其衣著打扮和身後親兵配置,應是我們未設之奮威校尉,觀他面相就知不是凡人,可為何我有一股極為悉的覺呢?”趙明奇怪地仔細看了看距他們已不過百米的五騎首領後問道。

他身旁的李政亦有此疑問,不過他仔細觀察後眼前一亮,顯然是想起此人是誰。

稍後趙明也是驚咦一聲,將瞧得更清楚的來人身份省起:“怎會是他?”不過幾個呼間,五騎便來到面上笑意連連的劉曄面前,翻身下馬各自見禮,領頭者更是聲勢驚人,那悶雷般的聲響將趙明,李政兩個震得面面相覷“見過主公!

呔!你兩個小子,見到俺還不乖乖前來請安,是不是皮庠了。”這不是張飛又是誰人?

現今諸般計較早定,李政,趙明皆是任一軍校尉,與張飛一樣各領三千軍馬,統領者卻暫為都尉齊周。

“大哥,我沒眼花?政哥,我亦未聽錯?難道,真是三將軍?”趙明有些傻眼地問道。

雖與張飛接觸共計不過那短短二十餘,可是其好武成狂,拿普通士卒來解手庠的事情似乎還是歷歷在目…

“呵,子清,你眼沒花,耳亦未聾。從今往後你們就是同僚了。翼德於前次時侯大破二張叛賊時建功極多,故而升遷校尉,你二人也需得多加努力,將來我可只認功勞,不講人情。”劉曄示意眾人免禮後,笑意連連地說道。

趙明與李政對視一眼,各自地覺察到了張飛來投劉曄其中藏著的故事,卻聰明的都不去發問,反而熱情地與張飛套起近乎來,不論怎麼說,他們對於情直,偏生還有些特別嗜好的張飛既喜又怕,莫要被盯上了,指不定哪就要在眾軍士面前向他們挑戰而下不了臺…

“你兩小子倒是佔了便宜,先跟著子揚立了功勞,不過俺將來定會超過你們,等有一你們叫我長官,哈哈!”張飛大力拍拍趙,李二人肩膀,將他們拍得面尷尬,想痛呼出聲又怕丟了面子,各自苦忍,不過對於他們兄長劉曄能得到這般猛士效忠,心裡自是高興萬分,同時一股危機也自傳來——他們作為劉曄最早的親信,可不能被別人給比了下去!

“張校尉,我很好奇怎麼三年多不見,你的鬍子就長得這般…繁榮了?”李政終是忍不住好奇地問出了心裡疑惑之處。

“哈哈!這你得問子揚了!”張飛笑得更是得意,顯然是想到了自己“換裝”過後遇上的諸多趣事來。

“好了,宴席想必也開了,翼德我專程請人讓你過來,就是想咱們幾兄弟作為主人,應當同時在此才對,這就進去了吧!”劉曄微笑著說道。

而他這句話聽到張飛幾人耳中,又更有別樣意味,至少大家都明白了,劉曄意思是張飛從今以後,也是屬於最內層的“自己人”大家都不必有什麼隔閡,這層關係,卻是連齊周都不曾享受到的。

不說面上不表聲,實則心裡的張飛,以及趙明,李政二人心裡各自活動的心思。他們跟在劉曄身後入府中後,自於宴席中以半個主人身份招呼來人,其後更有接到劉曄邀請,處理完公事的蔡邕來此入宴。

見得這個名滿京城的大文豪竟然在劉曄這年僅二十歲的後生手下安心作事,於座中本來頗為不願,自命清高的名士們的衝擊是無法想像的,而劉曄特別關注的田豐,陳宮二人面上滿意之則是更濃,顯然歸心在近。

席間自有看透情形,轉而巴結劉曄者,或詩作賦,或仗劍作歌起舞,或起身問過好後,便滔滔不絕地說其政理才能。見此情況,偏偏田豐,陳宮兩人默然冷望,渾不在意。

而初登“大雅之堂”的名匠後人歐治勝卻再把持不住自己三十年來幾乎平靜不動的心緒,原因很簡單,與別人不同的是,趙明,李政兩個一找上他就將劉曄請他為代郡首席鐵匠師傅,位在普通官吏之上,見著他都得行禮問好之承諾奉上。歐治勝與別人不同,他是知曉三年前那場黃巾初戰,以五百破五萬的詳細始末。如今親見情況確實不是作偽,先就讓他一賤民與各名士同堂享宴,如何能不動?

“士為知己者死”這位藝學驚人的名匠之後在後來為劉曄作出的貢獻也是現今眾人誰都想像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