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潛入長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唐雙龍之重生邊不負二十六潛入長安作者:wolui2014年5月7發於私章小说网小說邊不負化身周文,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已經到達了距離長安不遠處的一個小鎮。
這時的他可以說是完全的改頭換面,在魔種的影響下,原本清瘦的身體變得雄壯威武,體格和後世同樣修習魔種的赤尊信、韓柏、龐斑等近似。
而面貌看上去就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不算太英俊,但卻面龐線條深邃,一雙眼睛彷如看不見底的深潭,自有一種說不出覺的奇異男
魅力。
可以說,現時的他絕對沒有任何一處會讓人聯想起邊不負。
還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便可到達長安了,邊不負重新在腦海整理了一下長安的情報。
長安是李閥的據地,除了李世民率兵在外攻打洛陽,閥主李淵,李建成,李元吉都呆在長安。
而長子李建成現時身為太子,佔據著大義名分。
李元吉則和李建成結成一黨,共同鉗制有佛門支持的李世民勢力。
長安城內太子黨的長林軍與李世民的天策府互相爭鋒,經常鬧得很不愉快。
而作為閥主的李淵對這種情況似乎不聞不問,但從他依然支持著李建成的太子地位便可窺視出這李閥主宰的傾向。
只怕,作為李淵而言,現在對佛門也沒多少好。
自己立長子繼位,但佛門卻支持次子,這可是明著打臉,身為帝王哪裡能讓旁人在繼承人問題上指手畫腳?只是佛門勢大,李閥一直以來依靠佛門之處也是頗多,所以李淵現時虛與委蛇,看似中立而已。
況且這個世界中,宗教的勢力要比現實歷史上強得多,原因是宗教勢力擁有大量的高手,特別是頂級的高手。
像梵清惠、寧道奇這樣的宗師級高手,簡直是可以鎮壓一個門派的氣運,世俗的帝王也不得不重視。
一切決定都得三思而後行。
但只怕天下初定,便是李淵鎮壓騎在自己頭上的佛門之時,李世民本不可能搶到李建成的繼承人位置。
在真實的歷史上,李淵於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即玄武門之變前一年,頒佈《先老後釋詔》,確立了道教的地位,正式宣佈三教次序為道、儒、佛,佛教為三教之末,開始正式打壓佛教的地位。
結果,一年後便是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之變。
當然,李淵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和佛門竟會圖窮匕見,直接殺死李建成與李元吉,並迫自己退位。
看玄武門之變當的歷史記載,當時懵然不知的李淵在宮中等著三個兒子,突然一陣喧鬧,然後手執兵刃,渾身帶血的尉遲恭帶甲士闖入,告訴李淵說李建成及李元吉謀反,已被秦王誅殺。
李淵先是震驚,後卻平靜的接受了這一切,並於不久之後便禪讓皇位給李世民。
能不接受么?居然讓人手執兵刃帶兵闖入自己的帝王居所,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整個皇宮都已被人控制,倘若皇帝稍有反抗,立刻便會上演弒父奪位的戲碼。
然後對外的宣傳會變成太子李建成謀朝纂位,害死父皇,而李世民則為父報仇,誅殺陰謀家李建成和李元吉,並在百官懇求下接任帝皇之位。
想到此處,邊不負突然一陣發冷,像玄武門之變這樣出乎所有人意料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博一擊,和胡教圍殺自己和宋缺時候的行事手法竟有幾分相似之處。
莫非,這捧李世民上位逆轉乾坤一戰的背後,也是你梵清惠的手筆么?再想想,在這大唐世界裡,佛門為什么一定要支持李世民呢?佛門選擇李閥是必然的,原本李淵的據地太原和長安就比較近,而慈航靜齋的所在地終南山帝踏峰便在長安城郊,地理位置接近,兩者的
往自然方便。
等到李閥起事佔據長安,慈航靜齋難道還能捨近求遠,不選腳邊的李閥而去選取其他人么?何況李閥本身的素質也是諸侯中最優秀的。
單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已註定了李閥與慈航靜齋的結盟。
而後來師妃暄洛陽用傳國玉璽選真主等不過是做戲而已,當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捧李世民而專門這一齣戲。
至於梵清惠選擇李世民而不是太子李建成,很簡單,無論你佛門是否支持李建成,作為正統繼承人的太子李建成也必然會接掌整個新朝,佛門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