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鳴沙山講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鳴沙山山道上的香客絡繹不絕,猶如長龍。道觀之內,熙熙攘攘,香火繚繞。被壓抑了很多年之後,鳴沙山上的道觀總算給了漢民帶來一絲不一樣的受。哪像以前,拜祭一下祖先都要偷偷摸摸。唯恐被人發現。
草亭之上,玄虛子端坐在蒲團之上。下面全是一群前來聽道的信眾。幾個早上闖進山門的少年,此時卻是一身青衣棉袍。卻不帶冠巾,不著雲鞋。一副道童打扮地跟在了塵身邊,遠遠地看著。
道之一字,包含天下萬物,諸般法門。可不單單就只有一個修仙而已。現在玄虛子講的便是金丹黃白的延年養生之道。中間穿著無數實例,倒也讓地下信眾聽得點頭不已,只恨不得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回去好活個烏龜王八的歲數出來。只是玄虛子特意要求的第一講難道就真的只是一般的養生之道嗎?
遠處的了塵笑了笑,將底下信徒的種種神識掃過一番之後,便一切瞭然於兄。或許一般信眾聽到的只是道家身形清靜,長安茹素的養生之道。可內中偶爾夾雜的種種晦澀不明的字章卻總被無意間忽略了過去。卻不知道真正的長生之道,便就在那一略而過的艱澀字章之內啊!
棄之美玉,就之木瓜。當玄虛子一章講畢之後,眾人紛紛行禮答謝,覺得自己大有所獲之後便離開了。唯有一老一少留了下來。
這一老一少會留下來,不但了塵,就連玄虛子都有點意外了。原以為這幾天連續講道能有一兩個發現就不錯了,沒想到才開始第一次講道就有了兩個意外之喜。
“講道已畢,你二人緣何逗留啊?”玄虛子端坐在蒲團之上笑問道。
“弟子聽聞仙師講道,其中有些字章晦澀難明,似有深意。卻苦思不得其解。願請仙師指點津。”先開口回答玄虛子提問是那位至少五十多歲的老人。一身錦衣華服,顯然非富即貴。
“弟子也是一樣,總覺那些不明所以的話裡,好像在哪聽過,卻又想不起來。”少年也緊跟著回答到。
少年一開口,不但玄虛子,就連了塵都笑了。沒想到,一場緣分竟然來的如此簡單。
玄虛子笑過之後,掏出一塊玉牌來,先遞給了老者,開口問道:“此玉上有些東西,你們幫貧道看看,上面的是什麼東西啊?”老者接過玉牌,只看了一眼,便一陣糊,眼睛就不知不覺間閉上了。恍若睡著了一般。
待到老者再次醒來之時,卻很是奇怪地問道:“玉佩之中有一座道觀,只是道觀為何一人也無?
“玄虛子哈哈一笑問道:”你與我觀有緣,觀中無人,卻是缺少主持,你可願意於此觀出家,從此長奉三清,持戒茹素,修一世功行?
“老者沉思片刻之後,突然跪伏在地懇求:”弟子自知殘年老朽,如蒙不棄,願拜先師為師。雖不敢奢求大道,但也願意長奉跟前,修戒持行,常伴三清。
“玄虛子點頭道:”如此甚好,道有千萬,殊途同歸。你我既有今之緣,貧道自當不負與你,與你記名師徒如何?雖不得長生之道,卻自有功行,如何?”老者點頭,朝玄虛子磕了三個響頭之後答道:“弟子願意!
“玄虛子微笑點頭道:”既然如此,這道觀便你主持了,你可為此觀之主。平
修養身心,持戒奉行,早晚功課,度化眾生。待你三十年之後,三千功行圓滿,貧道自會讓人來引渡與你,如何?”老者答曰:‘弟子謝過恩師。
“玄虛子笑了笑,又讓老者將玉佩遞給了那個少年。少年懵懵懂懂地接過玉佩,立刻端詳了起來。這次倒沒有入老者一般睡去,倒是很是嚴肅地盯著玉佩看了半天回答道:”這裡面不是仙師自己在講道麼,好像就是剛才講的,可比起先前,完整多了。
“玄虛子一震,臉都變了。立刻問道:”你可能背的下來?
“少年無辜地眨了眨眼老實回答到:”記不清了。
“玄虛子拍手大笑道:”這就對了,法不輕傳,你若說你能記住,貧道才真的當你胡說呢。你與貧道有緣,你可願拜我為師?
“少年大喜道:”弟子拜見師父。
“玄虛子笑著扶起了這個老天送來的徒弟道:”或許真是天意,但你為我弟子,若真要繼我道統,卻也不是那麼容易。今你回家之後,與你父母商量,若是你父母同意,可隨你父母前來,和你的一些同伴一起,過一過你師叔的問心大陣吧!
“玄虛子喜得徒弟,了塵卻不便相擾,原本自己不過一時戲言,沒想到玄虛子竟然真的心動了,老天偏偏又真的又給他送來了一個緣分不淺的徒弟,如此巧合,難道真是三位道尊有意安排?
了塵一腦門子官司,跟身後幾位少年道:”你們不必羨慕於他,明你們一樣有過問心大陣的機會。若真與道有緣。自然也不會輸給那位。
“幾個少年趕忙躬身應是。了塵擺了擺手笑道:”你們父親母親正在道觀四處尋你們呢!還不趕緊去磕頭認錯?
“少年們臉一變,立馬苦著一張臉悻悻然地告退了。
就在幾位少年各找各媽的時候,知府夫人也陰沉著一張臉坐在道觀的一間靜室裡半天了,等著自己兒子送上門來。小小年紀,膽子不小。自己私自離家出走還不算,自己都來了這麼半天了,竟然連面都不見。難道真是自己養了一隻白眼狼?修仙,修仙!難道修仙比自己爹媽還重要?
”娘,娘!
“就在知府夫人幾乎都快要坐不住了時候,遠遠的一聲呼喚傳來,知府夫人大鬆了一口氣之後,什麼怨氣都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剛準備起身去接,卻立馬又想到了什麼似的,之後便繼續虎著一張臉,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了,只是眼睛卻依舊忍不住瞄向了門外,倒是把幾個丫鬟引得暗笑不已。
這邊母子”團聚“,幾家歡喜幾家愁。玄虛子卻來到了了塵的靜室之內,開始商量著是不是又要推辭一下行程了。畢竟剛剛好不容得到一個可以傳承衣缽的徒弟,連教都不教就甩手而去,實在不像話。
了塵心中暗暗好笑,如今玄虛子也終於有了牽掛,不再那麼急切了。正好自己也還有事情未完,兩人都無異議便好辦了。
道觀之內,依舊是清茶瓜果招待各位香客。眾人倒不嫌棄。畢竟這時節,如此新鮮的瓜果可不容易見到。特別是那茶水,不知道是茶葉還是泉水的問題,喝過一口之後,全身舒泰,讓人喝完之後,還念念不捨。紛紛找來童子詢問,這茶可還有出售。
就在眾位香客休息的時候,玄虛子卻在了塵的見證之下,為老者冠巾了。雖然道門有三年持戒只說,但事急從權,道觀不能一直都由童子們維持。而且以玄虛子的身份,加上了塵。哪怕破例,誰又能說什麼?
冠巾之後,老者便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了,凡俗之事,從今起一刀兩斷。玄虛子作為師父,還當場給老者起了一個道號”青陽子“倒是不起了塵來,真是天差地別了。
青陽子一身青道袍,頭戴冠巾,腳踏雲鞋出現在了三清大殿之上,招待香客的時候,倒把眾位香客嚇了一條。
敦煌城內不認識青陽子的還真不多,誰叫人家是敦煌誠內鼎鼎大名的大商人,家財萬貫,堪稱敦煌首富。怎麼就突然出家當了道士了呢?
青陽子倒是一片淡然,對著眾人口中“陳老爺,陳老爺”的俗世稱謂也不氣惱,反而耐心地解釋之後,眾人大悟,難道從此敦煌城裡就少了以為大商人,多了一個老觀主啦?
講道之事,一天兩場。很多人燒過香之後刻意留在觀內,就是為了聆聽一下下午的講道而已。下午的講道卻是了塵來講了。當了塵一身青衣道袍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知府夫人帶著兒子差點驚呼出聲來了。
“這個就是當年給你家老爺解籤的仙師?”不知道什麼時候,知府夫人的幾個閨也悄悄地靠了過來,咬著耳朵悄聲問道。
“嗯,應該就是吧!”知府夫人點頭道。他也是聽自家老爺說的,她可沒見過。
了塵這次講的是自己的新道經裡面的因果承負之道。比起舊道藏那浩如煙海的內容,了塵的新道經倒是刪減了好多,也更容易讓人理解。
道家承負講起來,卻比佛門的因果之說,時間線更長。更講究前人種因,後人得果。參雜這種種故事,和了塵的一番講解,讓底下眾人一身冷汗。紛紛將自己這輩子的所做所為聯繫起來,有的慶幸不已,由得卻是膽顫心驚。
“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天道循環,莫謂不報,時候未到。或以削減先人功德,功德盡時,就是承負降臨之時。或以積累眾惡,惡貫滿盈之時,果報來臨。其中緣法,可報於自身,也可報於子孫。而行善之道,莫謂無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承負一道如影隨行…。
“了塵坐在蒲團之上娓娓而談了半個時辰,才將將止住。
”敢問仙師,誰又能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承負如何?
“人群裡有人問道。
了塵呵呵一笑道:“天知,地知,你自知,我亦知。”人群裡立刻就有人不服了,有個中年男子問道:“那仙師可知道小人承負如何?”了塵看了看那出言發問的傢伙一眼之後笑道:“你祖上曾經植樹千棵,予後人乘涼,所以你今生衣食無憂,雖無大貴,卻有小康。只是你平裡缺斤少兩,承負頓減。所以你生意一
不如一
。更何況,你前年路遇死難之人,拿人銀兩,卻不與人入土為安,棄之不顧。天大因果,承負隨行。所以你兒子最近大病在身,你前來燒香祈福,貧道說的可對?”了塵一番評論一出,底下頓時一片譁然,議論紛紛起來。男子臉上突然一陣青一陣紅的,突然就跪在了地上磕頭道:“求仙師指點
津,我就這麼一個兒子。小人如何才能救得了他啊!”男子這一跪一哭,眾人哪兒還不知道臺上仙師這是說對了。一時間,人群裡鴉雀無聲。
了塵輕輕一嘆問道:“你可知錯?”
“小人知錯了,求仙師開恩。”男子哭道。
“既然如此,你當好生改過,誠信買賣,不得欺人。至於你兒子的病,貧道有符籙一道,回去燒化了,給你兒子喝下吧!但你兒子無恙之後,你卻要前去當年棄之不顧的屍體那裡,將人屍骨起出,好生安葬,將銀兩還他。貧道與你一本往生經文,你每早晚唸誦經文,三年不改。當消此厄。”了塵說完,大袖一揮,一道符籙,一本《太上
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就憑空出現在了男子跟前。男子立刻磕頭道謝不已。眾人也是震驚到傻了一般。
“這是真的仙法啊!”臺下聽道的眾人一陣動之後,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事情,立刻紛紛求告了起來。
了塵卻在臺上搖頭一笑道:“你們何必求我,承負之道,全在己身。自己若能常思己過,常持善心,善行,何懼承負之果?”
“那我們燒香拜神何用?”人群裡一箇中年婦女突然問了出來。
“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至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信眾燒香拜願,可以供養諸神,傳誠達信,召亡返魂,清靜身心,闢穢除,與人祈福。燒香即是功德。與神、與人、與鬼都結下善緣,自然護佑醮信人家,家門迪吉(1),眷屬平安。”了塵答道。
“那信仰天神,也可以嗎?”人群之中不知道何時站起來一個男子,只是一身打扮顯然不是漢民,雖然長著一張漢人臉,卻已經不是華夏之民了。
“貧道不知你們天神如何,貧道三清弟子,修的的三清之道,傳的的道家之法。可不敢為你們天神作保。他若有信,當可現身一見。”了塵嗤笑到。
從這傢伙進入鳴沙山起,了塵和玄虛子就知道了。不過既然來了,總要把他折服皈依了才行。不然如何顯出我玄門之妙,道家之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