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章拜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位是曾經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省級退休幹部,一位是深居簡出、清高自傲但對仕途若觀火的書法怪人,市委書記薛明漢均一一虔誠拜訪,是為串門敘舊還是另有所圖?詳情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市信訪局民意接待室裡,坐滿了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而在與之相隔不遠的市委大樓的大廳裡,也聚集了十多名群眾在頭接耳。他們都是為峽江大橋的事來的,他們不找信訪局長,也不找市長,他們要找的是市委書記薛明漢。

信訪局長李朝平和幾名幹部正在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希望群眾能夠回去等候答覆。但是,沒有群眾願意聽,他們只有一個態度,見不到市委書記絕不走人。

這件事情李朝平已經向郭小勇彙報過了,郭小勇正在一個會上作重要講話,說了句這事他知道了就把電話給掛了。李朝平覺得這事應該讓薛書記知道,就打了個電話把群眾上訪的事跟他進行了彙報。

薛明漢匆匆趕回峽川,車子進了市委大院後沒有像往常一樣把車子停在大樓前而是開到了辦公大樓後面的一片草地。

“小王,你去把李朝平叫到我辦公室來。”薛明漢說。然後,快步從大樓後面的一個小門穿過,上了樓,回到了辦公室。

峽江大橋要建成標誌建築的提議尚在討論和徵集意見階段,最終能不能通過,能不能籌到資金都還是未知數,這些群眾跑到信訪局來鬧什麼?真是奔著多出的3800多萬而來的,還是另有目的?是想從中作梗,要讓他這個書記上任要辦的第一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薛明漢站在窗前往下看了看,正好看到民意接待室幹部給群眾做思想工作的情景。

李朝平隨王一名來到了薛明漢辦公室。

“薛書記。”李朝平見薛明漢臉不好,心裡就有些忐忑。

“這些群眾怎麼回事?”薛明漢盯著李朝平問道。

“他們聽說市裡要多花幾千萬建峽江大橋,就跑到信訪局來了。”

“有意見可以提嘛,也可以派個代表嘛,為什麼要這麼多人一起來,為什麼又指名道姓地要見我?”

“他們說多花幾千萬建橋是在費納稅人的錢,想不通市裡為什麼要這樣做,聽說要把峽江大橋建成標誌建築是您提出的,就說要見見您,想問您幾句話。”

“什麼話?”

“這個”李朝平言又止。

“說!”

“他們想問問您知不知道峽川一年的財政收入有多少,農民一年的純收入有多少,峽川市的人口有多少,峽川的車輛又有多少,峽川市在建待建要建的工程又有多少。”李朝平說這話的時候,眼睛都不敢抬。

“他們還說了些什麼?”

“他們還說,還說”李朝平說到這兒看了看薛明漢,繼續說道“他們說做事要結合實際,別,別為了樹政績撈資本,打腫臉充胖子。”

“放!”薛明漢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李朝平沒料到薛明漢會說話,愣在那兒,呆呆地看著一旁的王一名。

薛明漢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說道:“我不是罵你,也不是罵那些群眾,我是說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李朝平這才鬆了口氣,問薛明漢:“薛書記,那些人不走,嚷著要見您,您看”

“不見,這分明是來鬧事的,有什麼好見的。”薛明漢為官一向不喜歡在群眾面前擺架子,只要是有正當訴求的,他有時間,他都會接待,但如果是無理取鬧,他一概不予搭理。

“那我回去再做做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散了。”薛明漢手一揮說:“別,我問你,這些群眾都是哪冒出來的?”

“有市區的,也有縣裡的群眾。”李朝平答。

“你這樣,打電話給相關單位,讓他們的區長、縣委書記親自來接群眾回去。”李朝平說行行行,馬上就回去安排。

“朝平,來訪的群眾都進行了登記吧,你整理一下到時報一份給我,同時給市四套班子的負責同志也呈送一份。對了,還有兩辦也各送一份。”薛明漢說完一股坐在座椅上,座椅發出一聲沉重的“呻

“小王,你立馬去辦好這麼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督促兩辦在下一期的《峽川督查》中對今天群眾上訪的事情進行通報,儘快發到市委、市政府各部門和各縣委、縣政府去;第二件事是通知市四套班子的負責同志,區、縣的黨政負責人明天下午兩點三十分到會議中心開信訪工作會。”薛明漢的心裡有股火,這股火,從接到李朝平電話起就開始燃燒,到現在是越燒越旺,王一名走後,他緊握拳頭,在辦公桌上重重地捶了一拳。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吧,王一名打電話來跟他說有幾個來市裡接上訪群眾的縣委書記要見他,問他見還是不見,薛明漢想也沒想就回絕了:一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