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不在乎老子誰都不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時幾乎每一城外都設有專供送行之用的“離亭”五里為短,十里為長。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回去吧,難不成你要把我送到金州?”看了看窗外正陪著張亮說話的吳玉軍,唐成笑著向鄭凌意道。
“真想啊!”鄭凌意發出一聲幽幽的嘆息,低頭看了看兩人緊緊握著的手,喃喃聲道:“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這詩聽著雖好,但想想卻使人心寒,三年!”
“何至於此,我得便兒的時候就會來的”眼見著鄭凌意眼圈兒都紅了,唐成心裡也有些酸酸的,他實是不習慣這樣的場面“看你,怎麼跟小孩兒一樣了”鄭凌意任唐成揩拭著她的眼角“阿成,你也調來揚州吧,市舶司衙門難倒還比不上金州州衙?”
“凌意,這話我都說過三四回了,市舶司衙門是好,但這是宮裡管著的,我來能幹嗎?”這兩天裡這個話題說的次數太多了,但唐成一直不為所動,來市舶司跟著鄭凌意幹?且不說這樣的上下級關係實在彆扭,那他如此費心周折的勾搭李隆基還有什麼意義?
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的政變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唐成記不清了,但他知道這不會太遠。他也同樣知道就是在這次宮變裡韋后被廢,上官婉兒被殺。
“我得便兒就來”唐成臉上正肅起來“凌意,你要記著我囑咐你的話,這兩年且就留在揚州千萬別回宮,相王府上,尤其是李三郎若有什麼事情時,能行方便就行方便”
“嗯”鄭凌意點了點頭。眼見著唐成就要下車時,她手中驀然一緊“阿成,我要你幾句好聽的”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拍了拍鄭凌意明豔的臉龐後,唐成鬆開手下車去了。
見唐成走了過來,陪著張亮說話的吳玉軍知趣兒的轉悠到一邊兒去了。
“走,咱們到亭子裡說話”張亮邊走邊微笑著拋出了一個問題:“唐成,想不想調往長安?”
“長安”正走著的唐成猛然停了下來。
“這是張兄你的意思?還是…?”
“三公子昨天下午的回書到了”張亮燦然而笑“公子對此次揚州之事非常滿意,遂有意調你往長安相王府辦事”王府裡也有很多職司,這些職司由朝廷支出薪俸,但人員卻是歸屬王爺調遣,簡單地說就是高級跑腿。
“王府裡還缺少侍奉的人?由張兄這等人才在。我去了又能有什麼用?”唐成笑著搖搖頭“我不去”
“嗯?”張亮也猛得停住了腳步。
帝都長安!黃金之城,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所在,唐成居然想都沒多想的搖頭拒絕了,細細將唐成打量了一遍後。張亮失笑嘆道:“公子識人的眼光果然非我等可比”
“什麼意思?”
“三公子回書中說過你會拒絕,我原還不信”張亮搖搖頭。做了個繼續前行的姿勢,兩人繼續往亭子走去“沒想到他倒比我看的更準”聞言,唐成笑笑。這不奇怪,青年時代雄心壯志的李隆基眼光的確是好,否則身邊也不會聚集起張說、張九齡等一代人傑,近而手創出開元極盛之世。
“三公子欣賞你地辦事能力,不過跟這相比,他更為欣賞你讓我轉呈的那句話”走進亭中。張亮探手從懷中掏出了一面玉牌遞給了唐成。
這是一面材質與雕工俱都上佳的玉牌,下面繫著五彩線編成地絲絛。倒是正好作為間的配飾之用,唐成接過玉牌,便見牌上光潤的正面陰刻著七個字:天生我材必有用!
看著這七個字,唐成無聲而笑,雖然還沒有見過面,但對於如今正蟄伏待機的李隆基而言,自己也許比他的父母兄弟還要了解他,這句話就是往他心口上說的!
翻過僅僅只雕有這七個字的正面,玉牌背面也雕刻著一句詩,卻是出自《詩經》鄭風裡地《子衿》篇: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子衿》篇在後世雖被學界公認為是一首女子思念情人的戀歌,但在唐時,經學家們的解讀卻是賢主對人才的渴望,李三郎在這裡用上這兩句詩,不僅顯出了自負,也表達了對唐成才華的看重和延攬之意,確乎是用的合適!
不輕易延攬人,但只要確定對方稍有才華,那怕身份低微如自己,也果斷出手,青年時代的李隆基能成為一代雄主,確有其過人之處啊!
這兩句詩後,玉牌反面地右下角還雕有三個小字,正是李三郎本人的名字。
有了這個名字,這面玉牌就化身成了最好的名刺。
“相王府地門子都認識這種玉牌,有了他,見三公子就不是難事了”看過之後,唐成將玉牌收入袖中,張亮見他並沒有就此外系在間,笑著點了點頭。
話已說完,唐成出言辭行,張亮也沒再留,跟著往亭外走去“你既要回去,倒有一個消息需知會你一聲。山南東道節度使馬上就要換人了,金州刺史三年前由別駕升任上來時,正是由林白羽向吏部舉薦的,所以說吳玉軍他姐夫在金州刺史任上也幹不長了,這事你要早做準備才是”這鋪生意給唐成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此顯現出來,有安國相王的金字招牌在,其消息收集能力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