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宋紀一百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苗傅犯衢州,守臣胡唐老據城拒之。大雨雹,城上夭石俱發,不克攻,遂引去。

辛酉,武泰軍節度使、知大宗正事仲綜,請自江寧府移司虔州,許之。未幾,仲綜薨,追封平原郡王。

癸亥,喬仲福、王德至衢州。

丙寅,詔:“諸路靖勝軍並撥隸御營右軍都統制張浚。”苗傅犯常山縣。

丁卯,帝發杭州,留籤書樞密院事鄭衛皇太后。

丁卯,御營左軍都統制韓世忠請身往討賊。以世忠為江浙制置使,自衢、信追擊之。世忠入辭,請曰:“臣當撲滅二賊,未審聖意生得之耶,或函首以獻也?”帝曰:“殺之足矣。”世忠曰:“臣誓生致之,顯戮都市,為宗社刷恥。”時衛士宋金剛、張小眼者,號有膂力,世忠乞以行,使護俘來上。帝壯之,酌巨觥以餞世忠。

戊辰,苗傅犯玉山縣。

辛未,苗傅屯沙奚鎮,統制官喬仲福、王德乘間入信州。會統制官巨師古自江東討賊還,與仲福會,傅未至信州十里,聞官軍在彼,遂還屯衢、信之間。

壬申,立皇子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魏國公帟為皇太子。

丙子,初定兩省吏額,自錄事至守當官分五等,凡二百三十八人。中書省六分,門下省四分;其分房十有四,大凡六房外,又有制敕庫及班簿、章奏、知雜、催驅、開拆、賞功等房,而刑房分上下,諸吏守闕者百五十人,其餘為正額。

丁丑,初定尚為省自都事而下凡二百二十四,其間守闕如兩省之數,分房十、自吏、戶、工、刑之外,有監印、奏鈔、知雜、開拆等房及制敕庫,後又增催驅三省、催驅六曹、御史刑、封樁戶、營田工等房,通舊為十有五。

是月,御營平寇前將軍範瓊自壽渡淮,遣卒五人之廬州,從安撫使胡舜陟責贍軍錢,舜陟執殺之,遣一騎還報,諭之曰:“將軍受命北討,今棄而南,自為寇,吾豈竭生靈膏血以為汝資!宜急去,不然,將厲兵與將軍周旋於城下,必盡殺乃止!”瓊乃止。舜陟又檄諸郡勿給其糧,瓊遂自光、蘄渡江,引兵之洪州屯駐。

五月,戊寅朔,帝次常州。詔知樞密院事兼御營副使張浚為宣撫處置使,以川、陝、京西、湖南、湖北路為所部。

初,上問浚以方今大計,浚請身任陝、蜀之事,置司秦、川,而別委大臣與韓世忠鎮淮東,令呂頤浩扈駕來武昌,張俊、劉光世從行,庶與秦、川首尾相應,帝然之。監登聞檢院汪若海亦曰:“天下若常山蛇勢,秦、蜀為首,東南為尾,中原為脊;將圖恢復,必在川、陝。”議遂決。始,除浚招討使,左司員外郎兼權中書舍人李正民言:“川、陝吾境,不當以招討名,請用唐裴度故事。”帝是其言,浚乃改命。帝許浚便宜黜陟,親作詔賜之。

右司諫袁植言:“前宰相黃潛善、汪伯彥,國之賊,其罪不在王黼、蔡攸之下,且怙寵擅權,蔽賢嫉能,登相府曾未逾年,三分天下幾失其二。釋而不誅,奈宗廟社稷何!望檻送二人,斬之都市,以崇國體。”詔責授鎮東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黃潛善降充江州團練副使,責授秘書少監、永州居住汪伯彥降充寧遠軍節度副使,並即其州安置。

韓世忠引兵發杭州。

庚辰,江、浙制置使周望引兵至衢州,而苗傅與其徒犯江山縣。傅之行也,常以王鈞甫、馬柔吉將赤心隊為先鋒,去大軍十里而屯。時帝命諸將,以罪止傅兄弟及劉正彥、鈞甫、柔吉、張逵,餘皆罔治。赤心軍士聞詔寬大,乃叛傅,鈞甫遂焚河梁以斷其路,率赤心之眾降於望。望使人受降書,未成,其前軍統領、右武大夫、歸州防禦使張翼等七人,謂鈞甫反覆,斬鈞甫及柔吉首以降,賊黨大懼。詔以翼為翊衛大夫、溫州觀察使,諸將趙秉淵、楊忠憫,歸朝官趙棫、趙休,並進三官,仍以棫、休為直秘閣。秉淵,易縣人,宣和末,殺契丹廋軍,以城來降。忠憫,其先榆次人也。

苗傅等聞韓世忠且至,遂引後趨信州。世忠聞之,恐其滋蔓閩、廣,乃自浦城捷出以邀之。

辛巳,帝次鎮江府。翰林學士滕康請命有司祭陳東之墓,御筆令守臣並張愨致祭。帝諭執政,以愨古之遺直,東忠諫而死,皆厚恤其家焉。

乙酉,帝至江寧府,駐神霄宮,改江寧府為建康府。

起復朝散郎洪晧為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充大金通問使。

初,議遣人使金,張浚因薦晧;呂頤浩召與語,大悅。俄詔賜對,時晧方墨衰絰,頤浩脫巾衣服之。既對,帝以國步艱難,兩宮遠狩為憂。晧極言:“天道好還,金人安能久據中土!此正《秋》邲、鄢之役,天其或者警晉訓楚也。”帝悅,晉晧五官,擢待制,而以武功郎龔璹為右武大夫、假明州觀察使,副之。

帝遣左副元帥宗翰書,稱:“宋康王構謹致書元帥閤下:願用正朔,比於籓臣。”上令晧與宰執議國書,晧有所易,頤浩不樂,遂罷遷官之命。

潰卒硃海,有眾數千人,入定遠縣界,知縣事魏孝友率兵至永康鎮,迓海請戰,海曰:“我假道而過,秋毫不敢犯,尚何與公戰乎!”孝友不從,以兵擊之。海怒,與戰,民兵皆潰。海執孝友至縣,殺之。

苗傅寇浦城縣。時御營副使司前軍統制王德,既殺江、浙制置司裨將陳彥章,與制置使韓世忠戰,世忠曰:“苗、劉未平,若與之戰,乃是更生一敵,不如避之。”夜,世忠將至浦城北十里,與傅、正彥遇於渙梁驛。正彥屯溪北,傅屯溪南,跨溪據險設伏,相約為應。世忠率諸軍力戰,驍將李忠信、趙竭節恃勇陷陳,右軍統制官馬彥溥馳救,死之。賊乘勝至中軍,世忠瞋目大呼,矛而入,正彥望見,失聲曰:“吾以為王德,乃韓將軍也!”正彥少卻,世忠揮兵以進。正彥墜馬,世忠生擒之,盡得其金子女。傅棄軍遁去。苗瑀收餘卒得千六百人,進破劍川縣,又犯虔州。事聞,再贈彥溥武成軍節度使,諡忠壯。

先是朝散郎劉晏在正彥軍中,傅使統赤心隊,晏謂其部曲曰:“吾豈從逆黨反者!韓製使來,吾濟事矣。”遂率眾歸世忠。浦城之戰,世忠以晏騎六百為疑兵於浦山之陽,賊見,大駭。晏以所部力戰,世忠上其功,遷一官。

初,薛慶據高郵,兵至數萬人,附者眾。知樞密院事張浚聞慶等無所繫屬,親往招之。浚既渡江,靳賽以兵降。戊子,至高郵,入慶壘,從者不滿百人。浚出榜示以朝廷恩意,慶遂悅歸服。

己亥,都省言:“自軍興以來,天下多事,四方文移增倍。前宰執疲耗於案牘,而邊防軍政所當急者,反致稽緩。此無它,中書別無屬官故也。請用熙寧故事,復置中書、門下省檢正官二員,分書六房事,省左右郎官二員。”從之。

,苗翊率眾出降,未解甲,復從其將孟皋計,遁之溫、臺。裨將江池聞之,殺皋,擒翊,降於制置使周望,其眾皆解甲。

有舉子程妥者,崇安人,時在傅軍為傅謀,與苗瑀、張逵收餘兵入崇安縣,統制官喬仲福、王德共追之,盡降其眾。傅夜脫身去,變姓名為商人,與其愛將張政亡之建陽縣,土豪承節郎詹標覺而邀之,留連數。政知不免,密告標曰:“此苗傅也。”標執以告南劍州同巡檢呂熙,以赴福建提點刑獄公事林杞,杞恐政分其功,與熙謀,使護兵殺政崇安境上,自以傅追世忠授之,遂檻赴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