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二十二生無可忌非奇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孫元起並沒有在伯克利多呆,因為身邊還有耶魯、mit的接待人員,不宜耽誤太久。而盧瑟福在聽完孫元起的演講之後,即迅速搭車回麥吉爾準備實驗所需的光譜儀等設備了。當踏上火車的時候,約翰·馬丁教授正在實驗室準備驗證孫元起所說的實驗,戴維·林特教授親自送行,並表示美國化學會將在紐約站接恭候他的大駕。

在火車上,和孫元起聊得最多的,不是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也不是mit理學院的梅克斯·羅西教授,而是羅西教授的女兒艾琳娜。這位十七八歲的少女,現在為芝加哥大學教育系一年級的學生,長得只能說是中人之姿,五官端正,鼻樑上可以看見不少雀斑,這是白種人的通病。身材倒是不錯,這則是白種人的優勢所在。穿著長裙,像只大蝴蝶,在車廂裡跑來跑去,不時“咯咯咯”地輕笑,是個活潑好動的姑娘。所謂“十八無醜女”而且說話的時候比較直,倒不是一個討厭的人。即便是孫元起這種喜歡安靜的人,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暫時忘記遠離家國的憂鬱。

艾琳娜似乎對來自遠東的孫元起充滿了好奇,不到一天,就把孫元起能夠公開的底細打聽個一清二楚。當孫元起望著窗外沉思的時候,她就坐在一旁盯著孫元起看,等孫元起發現了,她便“咯咯咯”地笑著跑開了。

和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在一起的時候,孫元起很擔心唐納森先生問起自己在耶魯學習時候的情況,哪怕是詢問一點有關耶魯的東西,孫元起都會立馬餡。可是唐納森先生很善解人意,從來不會和他說及這方面的問題,在談話中,他似乎對中國的飲食和風俗更興趣。

梅克斯·羅西教授是研究物理的嚴謹學者,對於孫元起先後提出的能量子、光量子總是持有謹慎的懷疑。據與他辯論的覺,孫元起幾乎能夠猜到,他很有可能是某期《science》批評自己的特約評論員。不過和他在一起,可以避免與唐納森先生提心吊膽的問答,物理又是自己的所長,對於物理發展的前世今生算得上是瞭如指掌,於是天南海北地和他胡侃,把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等各個物理學分支都說了一通。估計學過物理的都能說出個大概,但照孫元起這般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一二三四的,不多見。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火車以每小時三四十公里的速度橫穿美國,這需要一週多的工夫。很多時候,孫元起是在和羅西教授討論物理的發展前景,唐納森先生和艾琳娜則是忠實的聽眾。比如說到隨著物理的發展,人類通訊手段將逐步提高,收音機、電視的出現及其實現的大致原理,三位聽眾都被這個如同凡爾納筆下故事一般的幻想所打動。

艾琳娜痴痴地問道:“既然收音機、電視那麼好玩,那你為什麼不把它們造出來呢?”

“很簡單:一、我沒錢;二、我沒時間。”孫元起攤開雙手。

一直很少說話的唐納森先生這時候突然說:“york,如果可能的話,我想耶魯大學願意為此成戀驗室,並聘請您作為教授,專門就此展開研究。”羅西教授也說:“耶魯大學雖然鼎鼎有名,但是自然科學研究實力一向比較薄弱,如果約翰遜教授留在美國,mit作為專門的理工學院,很有誠意地邀請您到mit工作。當然,如果您在別的學校任教,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合作。”孫元起擺擺手:“謝兩位的邀請。今年下半年,我要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與盧瑟福教授就原子核外電子分佈模式進行驗證,恐怕一時間分不開身的…”

“原子核外電子分佈模式…那有什麼用?還是收音機、電視好玩,你為什麼不先研究它們呢?”艾琳娜畢竟是教育系的學生,對於這種高深的東西不興趣,倒是這種娛樂的東西比較引她。

等火車到了紐約,果然看見出站口有人舉著牌子,和盧瑟福在舊金山手工製作的好許多,也正式許多。艾琳娜跑過去一問,果然是美國化學會的。

孫元起連忙走過去,與大家見了禮。

今天,代表美國化學會來接孫元起的是愛德伍德·哈特(ed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簡稱jacs)主編。在相互介紹完之後,這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就開玩笑地說:“揚克…我想我可以這樣稱呼你…你的年青可真讓我們嫉妒!”在這群人中,除了艾琳娜,就數孫元起最年輕。孫元起只好聳聳肩:“您知道麼,年青的最大壞處,就是很難讓別人相信你說出的話。”周圍的人一片笑聲。

哈特先生拉著孫元起的手:“時間和實踐會證明一切。對了,我們接到約翰和戴維的來電,他們分別報告了你的講座。戴維說,你的講座非常成功,他的學生都成為了你的信徒。約翰正在實驗室做你說的‘核反應’實驗,很快就會有結果,希望我們能一起見證歷史。”

謝美國化學會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尊敬的馬丁教授和林特教授!”孫元起一併謝了他們的接待。

“邊走邊說。旅館已經安排好了,他們會安排把行李送到你的住處的。”老哈特拉著孫元起往外走“對了,我們化學會希望,你能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你的傑出著作…《化學原理》中所闡述的觀點。你知道嗎?他們簡直對你的觀點著了!”

“那是我的榮幸!”孫元起拱拱手,表示謝“只是不知道化學會在時間上如何安排?”

“從美國的西海岸,來到東海岸,那可是一段遙遠而艱辛的旅程,我想,你應該休息兩到三天。”老哈特很替人著想“隨後有一週多的時間,我們可以安排三到五次講座。你以為如何?”

“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孫元起現在想的,就是如何同拉麵一樣,把那書中的東西抻得長長的。實在不行,就再從後世的化學書中挖一點東西出來,比如各類元素的屬

老哈特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揚克。你在舊金山兩次演講的講稿,他們已經快要整理出來了,隨後會和實驗結果一起,寄到這裡。我們希望你能夠審閱一次,然後刊登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你看可以麼?”

“啊,那要辛苦你們了!”孫元起沒有想到自己的文章,有一天能夠在登上《science》、《nature》、《philosophy》之後,還能有幸登在《jacs》上。在21世紀,憑著這樣的成績,評教授、當博導、招學生簡直可以無往不利,用“如拾草芥”一詞也絲毫不過分。

因為孫元起要在紐約呆上將近兩週,馬薩諸州波士頓、康乃狄格州紐黑文市裡離紐約都不是很遠,於是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mit的羅西父女倆都先回去了,約定兩週後先到耶魯大學,隨後到mit訪學。為什麼先去耶魯呢?那倒不是因為耶魯是自己的“母校”而是紐黑文位於紐約去波士頓的路上。

接下來的幾天,孫元起就忙著準備講稿,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內前往美國化學會的一座會堂裡進行講演。如果說,以前的《化學原理》…即《從原子、原子結構到元素、元素週期表、分子及化學反應本質》…有點兒類似偵探筆錄,帶著幾分證實猜想、驗證推理的過程的話,那麼現在的講稿則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在隨後的不久,孫元起和盧瑟福一起證明了原子核外電子分佈模式之後,這次在美國化學會的講稿也被整理出來,命名為《化學概論》,成為歐美各國高校化學系的必讀書目。當然,這是後話。

且說艾琳娜和父親回到mit,羅西教授自去和學校彙報不提。艾琳娜這位年青活潑的女孩可是閒不住,尤其是出去遊玩了那麼大一圈,如果不去和自己的閨炫耀一回,就這麼擱在肚裡,估計會把自己憋成內傷。

時值七月,艾琳娜的女校同學都已放暑假,她們躲在閣樓裡面,一邊吃零食,一邊聽艾琳娜描述她的見聞,時不時嘰嘰喳喳地上幾句:“…同去的,除了我們,還有耶魯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舊金山大學的,對了,還有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艾琳娜掰著指頭一個個數著“麥吉爾大學的那個教授很年輕,貌似很有名,叫做盧瑟福什麼的,薇拉姐姐,你聽過麼?”旁邊一位眉目俊秀、儀態嫻雅的女孩點點頭:“嗯,他是新西蘭人,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去年才到的麥吉爾大學,是位非常優秀的學者。”

“我們就在碼頭外面一邊等人,一邊聊天。聽那些人說,那位箇中國人非常厲害,顛覆了許多傳統的觀點,所以很多大學邀請他來美國講學。但是他的論文很奇怪,前一半都是非常完美的,後一半則是非常糟糕。大家都說,他的論文上一半是天使,下一半是魔鬼…”

“哇!上一半是天使,下一半是魔鬼?那不是絕世美女麼,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艾琳娜的說話。

“莉莉絲,請注意聽,我現在說的是論文,論文,明白麼?”艾琳娜對自己說話被打斷有些不滿“然後過了一會兒,就看到一位年青人走過來,是的,非常年青,據我的觀察,應該不超過二十歲,但他自己說他二十五歲了,我們都不相信。”

“那是東方的神秘巫術,可以永葆青,沒準他已經七八十歲了!”又是那個清脆的聲音。

“莉莉絲,你再打斷我說話,我可要生氣了!”艾琳娜氣鼓鼓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