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下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俗話說:“望山跑死馬。”何況是在天下奇險的蜀道呢?孫元起足足花了五天時間才來到距離成都百餘公里的綿州(現綿陽),其中固然有所過之處各州府道縣的殷切攀留,但本原因在於孫元起也不願過早抵達成都,和清廷公開決裂。

孫元起的想法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暗地裡和革命黨勾勾搭搭,但明面上自己還是朝廷的學務大臣o理四川總督。等一個月後孫醫生回國和袁世凱達成協議,清廷退居二線,自己再跳出來不遲。所以能在路上多呆一天,就少在成都演戲一

到了綿州,地勢已經漸漸平坦,孫元起回頭對楊度說道:“皙子,你命人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下三)找些近期報紙給我看看。自從出了漢中,這十多音信皆無,恍如隔世,也不知袁亭打過長江沒有。”楊度拱手答道:“好,我這就吩咐人去採買。”片刻之後,楊度捧了一大摞報紙過來。孫元起翻檢了幾張,有些奇怪:“皙子,這些報紙怎麼都是五六天前的?沒有最近幾天的麼?”楊度搖搖頭:“沒有!《申報》、《字林西報》等報紙都是在上海印行,然後由江輪送到成都,再粉到蜀中各地。如今湖北戰火正烈,而且現在四川也亂成一團,綿州與成都的路早斷了,哪有近期的報紙?”孫元起想想也是,又道:“綿州距離成都近在咫尺,如今電報、電臺又那麼發達,總該有些什麼消息吧?”楊度有些訥訥地扇了幾下扇子:“剛才光顧著找報紙了,居然忘了這茬事兒。”孫元起哈哈大笑:“算無遺策的楊賢子居然也有顧此失彼的時候?”楊度也打了個哈哈:“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那我現在就打聽消息去。”孫元起道:“如果你出去的話,順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下三)便給趙景行、閻錫山發電報,看他們到哪裡了,順便問問有什麼困難沒有,要不要我再和陝西地方溝通一下。”楊度滯了一下:“只怕他們現在已經進入蜀道了。蜀道險峻。人煙荒蕪,即便我們發電報,他們恐怕也收不著吧?”

“那就問問陝西地方,看他們是什麼時候進山的。”無奈之下。楊度只好閉嘴出門打探消息去了。

楊度離開沒多久,孫元起暫住的綿州府衙外來了一位訪客,徑直往院中走去。守門的兵丁立即持槍喝道:“站住!幹什麼的?”那人愣了一下,才若有所失地笑道:“我姓楊,想拜見總督孫大人。”門衛翻了個白眼:姓楊很牛麼?如今綿州上下想拜見孫大人的海了去了,能從府衙一直排到城門外,可有誰敢直接往裡闖?

那人見門衛愛理不理。只好又解釋道:“我是內閣總理袁大人的信使,想拜見總督孫大人。”門衛覷了他片刻,伸手道:“那拜帖呢?”

“呃…”那人愣住了,然後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到門衛手中“拜帖忘帶了,還望通融一下。你只要和孫大人說‘多謝當年五萬美金’,他定然會見我的!”門衛捏了捏手中的銀子,才微微點頭:“你在這裡候著。我去府裡通報。至於孫大人見不見你,就看你造化了!”孫元起正在翻閱過期報紙,聽聞門衛說有人自稱“內閣總理袁大人”信使。還“多謝當年五萬美金”不覺心中一動,連忙讓人把他領進來。

來者是五十歲上下的小老頭,見了孫元起也不跪拜,只微微一躬:“在下楊士琦,字杏城,奉內閣總理袁大人之命,前來拜會孫大人。”來人一口江淮方言讓孫元起暗生了幾分好,顧不上問袁世凱最近的戰況,先說道:“杏翁。你籍貫也是江淮一帶的吧?”楊士琦點點頭:“大人高明,在下正是安徽泗州人。”孫元起急忙起身:“我叔祖父孫文正公是安徽鳳陽府壽州人,我則是江蘇淮安府人,你老家正好在鳳陽與淮安之間。如此說來,我們還是鄉鄰呢!”楊士琦裝出一副惶恐的表情:“文正公是帝師、大學士,大人是總督、內閣大臣。楊某豈敢高攀?”寒暄之後,孫元起才問道:“杏翁,你是什麼地方過來的?袁大人什麼時候做的內閣總理?現在武漢戰事如何?我剛從秦嶺過來,這些天來音信皆無,只能靠翻翻這些過期的報紙得些消息。”楊士琦道:“回稟大人,我是五天前,也就是11月5號晚上,從漢口溯江而上。前些子,袁大人已經督師收復漢陽、漢口兩鎮,與革命黨隔江而望。因為北方有事,慶王宣佈內閣總辭職,朝廷於三前任命袁大人為內閣總理。”孫元起心中大石稍稍落地:總算沒有因為自己這隻蝴蝶,而讓革命黨功敗垂成。接著又問:“那北方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又有哪些省份宣佈**?”楊士琦偷偷用眼角看了孫元起一眼,才答道:“這幾以來,先是陝西、山西宣佈**,接著灤州第二十鎮、第二混成協舉行兵諫,隨後駐防石家莊的第六鎮舉義,和山西新軍組成燕晉聯軍揮師北上,現已抵達保定一帶,與灤州駐軍南北呼應。京師一片混亂,姜翰卿奉命率毅軍入城戒嚴,袁大人也準備率軍沿著盧漢線北上。”孫元起不覺驚訝出聲:這可真是“山中方七,世上已千年”啊!他隨即便關心起自家的事兒來,急忙問道:“那京師混亂,杏翁有沒有聽說經世大學如何?還有,陝西、山西宣佈**,那我們第四十四混成協有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楊士琦更加驚愕,不由得仔細審視孫元起的表情,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當下有些躊躇,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孫元起的問題。

見楊士琦語還休,孫元起的小心肝開始“噗通”

“噗通”狂跳起來,聲音都有些乾澀,站起身問道:“杏翁,你但說無妨。”反正他遲早都要知道的!楊士琦牙一咬心一橫,說道:“在下倒沒聽說經世大學有什麼情況,只是大人麾下的第四十四混成協已經於五天前分別在陝西、山西舉義,成立了軍政府,您的學生趙行止、閻百川各自擔任都督。”

“啊!”孫元起驚呆了。

“另外,程子寅率山西新軍一部與吳綏卿的第六鎮組成燕晉聯軍,並擔任聯軍的副司令。”楊士琦似乎嫌剛才的爆料不夠兇狠,又下了一劑猛藥。

孫元起一股坐回了太師椅上,腦袋裡居然有個奇怪的念頭:陝西軍政府都督給我拎過包,燕晉聯軍副司令給我站過崗,山西軍政府都督給我端過茶,原來我那麼牛叉!只是身邊的小廝、保安都身具王霸之氣,為什麼之前都沒發現?

可是、可是,你們再怎麼霸氣側漏,也要考慮一下我的受吧?尤其經世大學還位於京城附近,再怎麼說那裡也是我的畢生心血、你們的求學之地啊!更何況,你們的老師ˇ娘、學弟、學妹都還在學校裡呢?

想到這裡,孫元起不由神黯然,腦海裡迅速閃過薇拉、念祖、念萱、趙景惠等人的身影。

古代很多英雄都希望玩“恩斷義絕”的把戲,比如漢高祖劉邦在彭城大敗的時候,為了逃跑時減輕重量,直接把自己的兩個孩子踹下車。夏侯嬰不忍心,停車將兩個孩子抱上車,結果劉邦又是一腳。如此反覆幾次,劉邦然大怒,甚至要拔劍殺夏侯嬰!

再比如劉備,每次打敗仗都光顧自己逃命,把老婆、孩子撇在一旁,害得關羽要千里走單騎、趙雲要長坂坡血戰。為了表明自己有多重視人才,還把親生兒子當道具摔,直接摔出了一個毀家亡國的弱智繼承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真是劉邦的嫡系子孫。

對於這樣的人物,孫元起卻一直大不以為然。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云:“人莫不愛其子,亦莫不愛其身。”你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顧,想來別人的生命更是輕如鴻。那你生命中還有什麼是重要的?霸業?江山?功名?財富?所以說,如今人們在大肆宣傳本朝太祖一門六烈士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這和太祖喜歡搞窩裡鬥、搞路線鬥爭、搞階級革命有沒有關聯?

半晌之後,孫元起才澀聲問道:“杏翁,朝廷對我有什麼處分沒有?”楊士琦搖搖頭:“那倒沒有!趙景行、閻錫山舉義,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大人不過是失察而已,朝廷怎麼會因為這種小事而處分一位內閣大臣?”孫元起苦笑道:“不是還有株連之說麼?而且如今慶王爺的內閣已經集體總辭職,我哪裡還是什麼內閣大臣?”楊士琦睜大眼睛:“怎麼,孫大人還不知道麼?在袁大人的內閣名單中,您依然是學務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