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衛鞅兩面君招賢館大起波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昨晚那個人!知道麼?就是他!吃飯。”小令狐捂著嘴巴不敢笑,嘟囔道:“那人很好麼,你們稱兄道弟的。”
“好甚?草包!飯袋!豬頭!磚頭!”景監氣得連連亂罵。
從來沒見過景監如此孩童般失態,小令狐咯咯大笑得噴出飯來。
景監臉一板,卻不住也“噗”的一笑“氣死我也。”
“嗒,嗒,嗒”響起悉的敲門聲。
小令狐做個鬼臉“開不?一定是那塊磚頭。”
“懂個甚?我還要問他呢,開去。”
“說人家是塊磚頭,還問個啥?”小令狐嘟囔著走了出去。
“吱呀”一聲門響,衛鞅笑道:“小妹呀,內史罵我了麼?”小令狐向衛鞅做個鬼臉,指指正房悄聲道:“正罵呢,小心。”衛鞅笑著走進正房,坐在景監對面:“景兄,我特來領罵。”景監丟下碗筷“啪!”的一拍木幾,顫聲道:“衛鞅啊衛鞅,國君念你辛苦,我景監慕你才華,誰想你竟是個草包,飯袋,豬頭,磚頭!說出忒般沒力氣的話來?分明是亡國之道,還說甚治秦長策?那魯國氣息奄奄,是秦國學的麼?你呀你,我看也就只能下兩盤棋。說到正事,哼,磚頭一塊,一塊磚頭!”衛鞅不哈哈大笑,前仰後合,逗得小令狐也咯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笑甚?難道你很高明麼?”大笑一陣,衛鞅回過神來認真問“內史大人,你說我衛鞅千里迢迢,就是為了給秦國講這亡國之道來了?”景監一怔“既然不是,為何忒般沒力氣?”
“記得訪秦之前,你答應我的請求麼?”景監默然點頭,眼睛盯住衛鞅。
衛鞅坦然相對“景兄,請為我再次約見秦公,我知道該說什麼。”景監嘆息一聲:“好吧,君子一諾,就再信你一次。”正在此時,門外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傳來,接著便是“啪啪啪”的拍門聲。小令狐急急開門,一個書吏衝進門來高聲道:“內史大人,招賢館士子們鬧起來了!”
“所為何事?”景監急問。
“尚不清楚,只是有三五十人吵著要走。”景監道:“鞅兄,我去了,回頭再說。”衛鞅笑道:“你去忙吧,我也走了。”便和景監一起出門回了客棧。
招賢館裡一片混亂。士子們將掌事圍在中間,吵吵嚷嚷要見國君,否則今夜就離開秦國。掌事連連向士子們做拱,高聲道:“諸位先生,不要急,不要急,已經派吏員去請內史大人了。”一個士子高聲怒斥:“內史徇私,找他何用?要見國君!”
“對,要見國君!”士子們嚷成一片。景監趕到時,滿庭院正亂得不可收拾。景監站上一塊石頭高聲道:“諸位先生,我是內史景監。有何不平,請對我說。”一個紅衣士子高聲道:“請問內史,一個腐儒能見君面陳,我等何被冷落?”
“內史徇私,舉賢無公心,我等要面見君上!”
“王道之說,竟也大禮相待,這是何人薦舉?”
“國君不聽此等亡國之道,只有內史徇私舞弊,舉莠棄良!”
“請問內史,衛鞅用多少金錢買通了大人?”
“我等實言相告,今夜不見君上,即刻就走!”
“對,求賢令說得好,實則是虛情假意,矇騙天下!”景監已經明白,這完全是因為衛鞅今的失敗
起的事端。這些士子們原本就是個個自命不凡,訪秦回來後更是躊躇滿志的熬夜撰寫,等待一朝面君陳策。後來聽說,有個不住在招賢館的魏國士子竟然捷足先登,被軺車接進了國府。士子們就議論紛紛,說秦國只瞅著魏國士子,瞧不起別國賢士。一時間“魏國士子有何了得?”的憤然議論瀰漫了招賢館。然則景監已經分頭排定了國君對策的次序,也已經分別向士子們說明。所以不滿歸不滿,倒也沒出亂子。誰知午後有消息傳出,說那個魏國士子是個腐儒朽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講了一通不著邊際的大話,國君憤然拂袖而去。這一下卻猶如火上澆油,士子們不約而同的將舉薦腐儒的罪責看在了景監身上,越想越不滿,便聚相計議,以離開秦國相要挾,提出當夜面見君上。
景監心下明白,向場中拱手高聲道:“諸位先生,景監是否徇私枉賢?可以存疑。衛鞅是否有才?可以後觀。諸位請見君上,景監即刻進宮稟明。君上勤政敬賢,定然不會怠慢諸位先生。請諸位立即準備對策。”士子們想不到這個很有實權的內史竟如此快,一時間倒是全場沉默。依許多士子的想法揣測,這個實權內史一定被衛鞅收買了;此等佞臣,不給他金錢,休想過他的關口,和山東六國一樣!今
向他提出面見國君,他定然拒絕,然後便鬧到國府,扳倒這個黑心內史!但卻沒有想到他竟然一口答應去請國君,卻也奇了。有些沒有對策或有他情者,竟是忐忑不安起來,原本準備藉故離開已經將包袱提在手裡的人,也頓時尷尬起來。
景監走下大石,對掌事吩咐“好生侍奉先生們,今夜對策之前,那位先生也不能走。收拾庭院,準備候國君。”說完,上馬出了招賢館。
一刻之後,秦孝公便走馬而來。他正在書房用功,接到景監急報也意外,稍加思忖,
到這倒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便向黑伯吩咐了幾件事,和景監一起從容來到招賢館。
招賢館庭院中已經佈置好天坐席。秋月當空,再加上幾十盞碩大的風燈,偌大庭院倒也是明亮異常。士子們已經在各自坐席上就位,一片肅然安靜中透出幾分緊張。景監吩咐在前方中央國君長案的兩側再加了六張木案。剛剛加好,甘龍、嬴虔、公孫賈、杜摯、子岸、車英六位大臣便相繼來到入座。場面如此隆重,顯然大出士子們意料,肅然靜場中有人緊張得不斷輕輕咳嗽。這時,景監看見衛鞅也來了,坐在最後的燈影裡。
秦孝公莊重開口道:“諸位賢士訪秦辛苦,嬴渠梁先行謝過。秦國求賢,未分良莠前,一體待之。今夜以衛鞅陳策之同等大禮,傾聽諸位先生的治秦國策,請諸位先生不吝賜教。上有青天明月,下有國士民心,嬴渠梁是否屈才枉賢?神人共鑑。”景監向場中拱手道:“敢請諸位賢士,先行報出策論名目,以為應對次序。”士子們相互觀察,眼神探詢,竊竊私語,竟是無人先報。
終於一人站起,布衣長衫,黑麵長鬚,高聲道:“我乃陳國士子王軾,訪秦十縣,深秦國吏治弊端,呈上我的《治秦吏制策》。”書吏接過,恭敬的擺在秦孝公案前。孝公肅然拱手道:“多謝先生,嬴渠梁當擇
聆聽高論。”一陣騷動,有人站起高聲道:“訪秦有得,呈上我之《秦縣記》。”
“吾推崇墨家,呈上《兼愛治秦》。”
“呈上《無為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