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向南翻過藍田塬,玄奇便將篷車存放在一家道邊客棧裡,跨上陰山雪便向西南方向的連綿大山飛去。一夜之間,便到了神農山下的墨家據點。安頓好陰山雪,玄奇沒有片刻休憩,立即動身進山。
玄奇太焦急了。秦孝公在最後的那些子,曾
給她一份密件,鄭重叮囑她,若咸陽有變,立即持此件進神農山,請墨子大師出山斡旋。直到孝公在函谷關吐血長逝時,孝公還拉著她的手叮囑這件事,足見秦孝公對墨家寄託的巨大希望。玄奇知道孝公的苦心,想將方方面面能想到的漏
都補上。最擔心與最需要防止的,則是嬴駟與商鞅不和而生變生亂。這種變亂,國中大臣無人可以制止,因為他們必然的要站在一邊介入變亂,個別保持中立者卻又毫無力量。只有老墨子出面,才有可能化解危機。
墨家有實力,有正氣,非但在國與國間調停斡旋反對弱強食,而且輔助好幾個國家化解過危機內亂。墨家的斡旋調停其所以功效顯著,
本原因是不做和事老,而是堅定的以自己的實力支持他們所判定的正義一方!
玄奇還記得墨家最壯烈的那個故事楚悼王臨終時,舊貴族密謀殺死吳起,楚國形勢動盪大亂在即。陽成君將自己的封地給了墨家名士孟勝以及他率領的一百八十三名墨家子弟,陽成君自己則要火急趕赴郢都,力圖消弭內亂,挽救楚國變法。臨行前,陽成君將一塊半圓形的玉器(璜)碎成兩段,當作“璜符”與孟勝相約“若有傳令,須持璜符,符合則聽。”待陽成君趕到郢都,楚悼王剛剛死去。舊貴族在靈堂發動叛亂,將吳起亂箭
死在楚悼王的屍體上!陽成君被叛亂勢力追捕,乘亂在夜間逃到越國去了。楚國新君懲治舊貴族,偏又錯將陽成君也當成了“箭傷王屍”的亂黨,派特使要收回陽成君封地。因無“璜符”孟勝堅執不肯
出封地,決意死戰守地。孟勝的學生徐弱勸說:“死而有益陽成君,死之可矣。今死之無益,徒絕墨家子弟,不可為也。”孟勝慷慨嘆息“若不死難,自今以後,世求嚴師不必於墨家,求賢友不必於墨家,求義士不必於墨家,求良臣不必於墨家矣!死之所以必行,墨家大義所在也。”徐弱大悟,率先死戰,又率先戰死。孟勝與一百八十三名墨家子弟,最後也全部戰死了。
將近百年中,墨子大師與墨家子弟,就是憑著這種大義凜然的“義死”神,樹起了公理正義的豐碑。秦孝公對墨家素來欽佩,與墨子大師更是英雄相惜深有共鳴,幾成忘年神
,將如此重大的靖國大事託於墨子,可謂思慮深遠。再說,玄奇又是秦孝公的摯友愛
、墨子大師的愛徒、秦國聖賢百里奚的後裔,於情於理,都更加有助於墨家協助秦國。
孝公逝世後,玄奇對咸陽的變化已經看得很清楚,她覺得不能再等了。墨家惟有此時介入,才能及早穩定秦國,免得商鞅與嬴駟兩敗俱傷。雖然老師年高不出,二三十年來已經不再親自處置這種行動事務,但玄奇還是充滿了信心,相信老師一定會為秦國做最大的努力,甚至是最後的努力。就墨家力量而論,現下正是實力最為集中的時候,分散在各個國家的骨幹弟子,在老師去年開始“善後”時幾乎都撤回了總院。
現下的最大擔心,就是老師還能不能行動?
神農山的棧道關隘,對於玄奇來說是輕車路。
過正午,她就進了最後一道關隘,來到了總院前那塊
悉的平坦山地,聳立在半山
的總院箭樓已經遙遙可見。
突然,她覺得有些不對,眼睛細看,總院城堡的城牆上、箭樓上竟然結滿了隱隱約約的白花!城堡出口的山道兩旁,也
滿了白花!
玄奇一陣目眩頭暈,驚得心頭狂跳——莫非老師…她不及細想,踉踉蹌蹌騰雲駕霧般飛向總院,突然又愣怔的釘在了當地,眼睛直直的瞪著那座悉的古堡門口,湧出了一隊身裹麻衣的墨家弟子,悠揚哀傷的樂聲在山谷飄蕩著。當先一幅白布大幛橫展開三丈有餘——我師不朽!漆黑的大字讓人心驚
跳。兩隊身穿白衣頭戴白花的少年女弟子,臂挎花籃,不斷將藍中的白
花瓣撒向空中。中間一隊
壯弟子,抬著一張白布苫蓋的巨大的木榻,禽滑釐等四名大弟子兩前兩後的護衛著木榻。數十名墨家樂手排成一個方隊,跟隨著木榻,吹奏著低沉肅穆的哀樂。最後是數百人的大隊,他們每人頭上頂著一捆砍削光潔的木柴,隨著哀樂的節拍,踏著整齊沉重的步伐…
“老師——!”玄奇終於哭喊一聲,昏倒在地。
兩名少年女弟子跑過來扶起了玄奇,跟著送葬隊伍緩緩的走上了城堡東面最高的山峰。
這是一片高高的山凹,綠樹蔥蘢,山花盛開。頂著薪柴的弟子們繞著中間的草地轉了三圈,整齊有序的架起了一座方方的木山。禽滑釐等四大弟子在木榻四角站定,奮力托起了木榻。十多名骨幹弟子迅速將十多條大的麻繩結在木榻四邊的圓孔上。大繩伸展,墨家弟子們井然有序的分做十幾隊,每隊一繩,木榻便穩穩的懸在了空中。
少年弟子們繞木榻一週,將花束圍滿了白布遮蓋的老師。
“我師登山——!”相里勤一聲號子,所有大繩倏忽間同時伸展——山花包裹的巨大木榻穩穩的高高的升起,又穩穩的輕輕的落在了木山正中。
“列隊——,為我師送行——!”禽滑釐哭聲嘶喊,墨家弟子八百多人繞木山緩行一週,將木山圍在了中央。
禽滑釐走到始終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玄奇面前“玄奇師妹,你是我師生前親授書劍的最後一個弟子,也是我師最鍾愛的學生。師妹,為我師點燃歸天的聖火吧…”玄奇默默站起,走到火壇前,雙手顫抖著執起大的油松木伸向火壇,轟然一聲,火把騰起了一團火焰!玄奇雙手將火把高高的舉過頭頂,肅穆的向高高的木山走去,短短几步,她竟覺得萬里迢迢,腿雙痠軟得只要癱倒。
一把聖火,慈父般的老師就要永遠的離開她去了!一腔痛楚,她真想放聲痛哭…
禽滑釐肅穆莊嚴的高誦“恭送我師——!”烈火熊熊燃起,墨家弟子挽手相連,繞著火山踏步高歌:我師我師亙古高風兼愛四海大音稀聲任艱任險非戰非攻育我本書劍勤耕大智之巔布衣之聖我師我師萬古永生烈火在歌聲中燃燒著。
墨家弟子們沒有哭嚎,沒有跪拜,肅穆挽手,踏歌聲聲,群山迴盪著那久遠的聲音——布衣之聖,萬古永生…
那天晚上,墨家四大弟子特邀玄奇召開了最重要的會議,一番微妙的磋商,議決由禽滑釐暫時執掌墨家總院“鉅子”人選待後再定。幾番思忖,玄奇終於沒有說出秦國的事情。會商結束後,她找到了當初一起整理老師文稿的幾個實誠弟子,片刻商議之後,便收拾了老師竹樓中零散的竹簡書,一起匆匆出山了。
玄奇又回到了陳倉河谷。這片已經塵封久的小小莊園,是唯一能夠給她以平靜的地方。
老師去了,唯一能夠消弭秦國內亂的長劍哲人溘然長逝了。沒有了老師的輝煌光焰,墨家還能成為天下正義與愛心的大旗麼?墨家還能擔當消弭秦國內亂這樣的重任麼?不行了,不行了。玄奇一想到“四大弟子”心中就冰涼得哆嗦。她為老師傷心,為墨家團體傷心,為秦國前途傷心,一時間,玄奇當真不知自己該如何處置了。
誰能想到,河谷莊園剛剛收拾就緒,就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商鞅謀反,被秦公緝拿!
玄奇沒有片刻猶豫,連夜飛馬趕到咸陽,卻是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