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成為特殊的學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少會有人倚老賣老,多少會不服一個年紀才十幾歲的姑娘反駁自己的觀念,那群教授們經常各抒己見為此爭論不休,自己能否做到讓他們信服楊梅呢,趙安沒把握,他只是覺得人才不能失。
楊梅只是高中生,這是沈將軍所想,不能讓人信服,那群教授也不可能會覺得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學識比一個高中生還差吧,楊梅過去只是被動的多,不一定發揮作用。
但作為沈將軍和趙安都覺得楊梅是個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屬於國家急需的人才。
“趙教授,不如我看這樣,你先將楊梅招到b大做學生,”楊梅準備說話,沈將軍擺擺手,沈將軍有自己的考量,蔣少忱無疑是這次的第一名,將來無可限量,楊梅進入b大或許更有利於蔣少忱。
“丫頭聽我說完,少忱的成績我看了,京都是留定了,你在b大求學更好。”楊梅懂沈將軍的意思了,或許不是簡簡單單的,也許蔣少忱這次比賽很厲害,自己成為b大的學生以後有國家最高等學府的學歷也不簡單。
“趙教授,我覺得這樣安排好,她以後可以作為學生與你探討學問,這也如你的意。”趙教授一聽,覺得也很不錯,等楊梅的幾篇文章發表,作為特殊學生,作為國家需要的人才招入b大,經濟系學生以後發表經濟相關的文章多的是,這樣安排確實是最好的。
“好,那我安排她進入b大,但是你的幾篇文章恐怕要以自己的真名發表。”楊梅也懂,要不然憑什麼招你進入,總要有個名頭,上輩子為了獎金擦肩而過,想不到這輩子倒是被趕著去唸。
楊梅無法,也只能點點頭,楊梅因此也正式成為b大的學生了。
都心滿意足了,也就沒有剛才的談判狀態,都輕鬆的聊著天。
楊梅接下來只等文章的發表然後進入b大,當然楊梅也有自己的思量,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待在學校,先進入大學才說吧。
正當京都軍區正在進行烈的團體比賽,楊梅也正式憑藉幾篇文章跟著趙安和一名輔導員進入了b大的一間教室。
“肖老師,不好意思打斷一下你講課,佔用一下你的時間。”那位肖老師立馬停止授課,輔導員也直接開門見山,“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名新生,以後我們的大家庭又增加了一員,大家歡新同學的加入。”同學們也配合著老師鼓起了掌,“接下來有由新同學自我介紹一番。”
“大家好,我叫楊梅。”楊梅就這麼簡單的介紹了自己,在授課老師的授意下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楊梅也正式開始了大學生活,只是上了幾天課,不僅同學們知道老師們也知道這位學生的不平凡,所有科目的老師們講的知識她都知道,不講的也都知道,經常問的老師啞口無言,隨後這位同學變得不來學校了。
學生們以為這位從不與人談的學生退學了,直到後來試考才知道這位天才學生只需試考不用時時來上課,也暗地裡有學生不服學校這樣的安排,但是你沒有她的智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此刻在校領導的辦公室裡,楊梅不卑不亢的站在那裡。
“你的意思是,你只參加試考,不來上學了。”
“是的,各位領導,對於大一發的書本,我都理解透徹,可以隨各位領導發問。”楊梅在的幾天,學校都有了傳聞,那名新來的學生把老師的啞口無言,老師們也不敢找她提問,也害怕她提問,當然這些是楊梅有意為之,才有了今天的談話。
各位領導也面面相覷,隨後相關科目的老師甚至教授都被傳進領導辦公室,進行了一場考問,結果很明顯,楊梅如願以償了,她只需來試考,得償所願楊梅在領導和老師的注目下離開了辦公室。
“趙教授你在哪找的天才啊。”其實趙安也是很驚訝,她不僅經濟相關的科目掌控的透徹,就連其他也很透徹,就連那一口英語都讓人驚歎。
“報紙上,既然已經遵循了她的意見,以後就按她說的吧。”
“我倒覺得這位學生甩大四學生幾條街了,給她大四的試卷,估計都能輕而易舉的通過。”在場的人,無人說話,都算是默認了。
楊梅看向身後的b大校門,“再見,試考見了。”
“丫頭,你真不去上課了。”沈將軍也是看在孫子最近又往楊梅家賴著不回家,而且最近的書籍又高深了才知道他的老師楊梅在家呢。
“是的,該學的知識都知道,去試考就行,要是試考不通過就必須上課。”
“丫頭你讓我這老匹夫驚歎啊,我都覺得你是天才。”
“只是記憶力好而已。”確實楊梅的記憶力相比較一般人讓人歎為觀止吧,智商140,那還是上輩子測過,所以只能羨慕她擁有這麼厲害的大腦吧。
沈將軍也清楚,例如小智平時和他說楊梅用怎樣的方法讓他更容易記住知識,確實楊梅所說的方法很受用。
看著女兒女婿都在的,也知道普通酒店明天開張,沈將軍也不耽擱他們說事情了。
“今天按你說的發了宣傳單,明早的早餐買二送一,午餐半價,第二天買三送一,午餐六折,第三天買四送一,午餐八折,三天活動。”
“放心只要師傅們的手藝到家,就夠了。”
“我們多次嘗試都比外面的酒店手藝高,應該沒問題。”
“坐等收錢好了。”
“你這麼自信。”
“雖然對我們來說是普通餐廳,但是不管是裝修還是師傅的手藝那都是甩其他酒店幾條街的,而且我們的活動夠引人,國人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是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裡,所以肯定會買,一旦買了有了比較,他們都會成為回頭客。”對於楊梅,陳斌不得不服,自己的皮鞋廠改革以後也開始經營了,開張以來,京都都供應不上,又招兵買馬,不然怎麼有鞋輸往京都以外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