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章留侯張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天以後,當張啟的車駕漸漸出現在渭水河畔的時候,聞訊而來的朝臣們已經等候多時了。無數百姓更是跪在大路兩邊爭相目睹張啟的天子車駕,歡呼雀躍之聲不絕於耳,比之上次剷除趙高之後那種興奮的歡呼更多了一種真心擁戴,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的“萬歲”聲中,亦不時可以聽到一陣隱隱的“蒙將軍”的呼聲。

這呼聲將騎在一匹黑戰馬上,當先而行的蒙恬駭得臉陡變,下意識地回頭向車駕望去時,卻只看到黑的車簾靜靜地低垂著,絲毫看不到張啟此刻的模樣。心中不覺暗自警覺,急忙吩咐自己的隨身親衛盡力阻止這種盲目而令人擔憂的呼聲。

看到張啟的車駕遠遠駛來,一群朝臣在御史大夫左林的率領下,同時躬身下跪道:“臣等接聖駕!”張啟這才發覺竟是左林親自前來接駕,正要吩咐韓煥命左林不必行禮,韓煥已經上前,輕輕扶起左林笑道:“眾位大人,陛下命眾位進宮見駕便是。”左林因是皇后的生父,在剷除趙高時極盡支持張啟,加上升任御史大夫之後行事公正,剛直不阿,在朝臣中頗得聲望。由於丞相馮去疾已經前往函谷關駕,朝中群臣接駕的事情便由他來擔當了。

張啟左林微微佝僂的身形,不覺點頭嘆道:“難得御史大人不顧年事已高親來接,快些隨朕一同回咸陽吧!”看到張啟看重,不覺地道:“陛下聖駕返回,微臣理當接才對!”張啟點了點頭,舉目四望,看到沿途無數百姓和官員,不覺點頭道:“劉邦可是派人來見朕?”左林沒想到張啟剛回咸陽便問及此事。不覺意外地道:“皇上可是要立刻召見此人?”張啟聞言,點頭道:“御史大人辛苦了,大家不必行禮,所有人員不必接駕,朕立刻回宮,在大正殿召見他!”說畢,放下車簾命令車駕立刻進城,不再多做停留。

這意外的決定,令不少興沖沖前來接駕的官員都大失望,他們原想在皇帝面前竭力表現一番。施展一下他們在始皇帝面前用慣了的那套伎倆,卻沒想到張啟竟如此匆忙地便回宮去了。深張啟心思難定無法捉摸。

回到咸陽宮,張啟便換乘軟輿,只在韓煥和成泰的的陪伴下,穿過水德門,向咸陽宮的大正殿走去。

甫一進入殿前廣場,面便看到皇后身穿黑金鳳深衣。

頭戴鳳冠,在一群宮女和內侍的簇擁下,神采飛揚地緩步而出,一雙懾人的鳳目閃動著期盼和動的目光,秀眸中隱隱可見淚光閃閃。

看到久別的皇后,和那眼中深深的情意,張啟急忙起身走下軟輿,將皇后輕輕攬在懷中,柔聲道:“皇后,這些子。難為你了。朕當真該好好謝你才對!”皇后看到旁邊尚有成泰在場,不覺大羞窘,掙扎著離開張啟的懷抱,低聲道:“聽說皇上還要召見外臣,臣妾不便多留。陛下沒忘記臣妾,臣妾便滿意了!”話音一落,後退兩步,向張啟盈盈下拜道:“臣妾恭賀陛下大捷歸來,臣妾已在西鳳殿備下酒宴慶賀陛下大捷而歸,陛下還有要事。臣妾先行告退。”說畢。望著張啟淺淺一笑,這才轉身嫋嫋而去。

望著她那窈窕的背影。張啟這才驀地想起,接駕時還沒有看到趙嫣和麗姬,尤其是懷孕在身的柔兒,心中疑竇大生,正要派人去將皇后叫回來仔細詢問。

只聽旁邊的韓煥低聲道:“陛下一路征塵,理應先回內殿沐浴更衣,拜祭諸位先王。”張啟聞言,苦笑一聲,見面只是遲早的事,亦不必如此小心翼翼,若當真有事,諒必無人膽敢欺瞞。想到這裡,只好隨著韓煥登上軟輿向齋宮走去。

回到大正殿時,張啟已經換上了一件黑金繡龍紋深衣,外穿一件寶藍繡金龍袍,間綴著一串以玉環、玉璜、玉塊組成佩玉,走起路來玉鳴清脆,宛若龍。頭上的垂旒冠,換成了一頂小小的白玉束髮冠。愈發將他那漸壯碩的身形襯托的偉岸拔,濃密的黑髮整齊地綰在玉冠中,將他那越來越懾人的凜然之氣襯托的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沐浴之後神清氣,加上經歷了這場大捷之後更多了一分凜凜生威的王者霸氣。

將旁邊的韓煥等一眾宮女內侍看得都紛紛心跳不已,或恐懼,或崇敬,一時殿中眾人都被張啟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所折服。

看著自己間那串白玉,張啟忍不住連連皺眉。這時代極為講究什麼天子佩玉,無玉不以行。平時自己不願配戴,倒還好說,只是今天祭奠歷代秦王,禮儀如此,只好勉強戴上。走起路來一陣玉器的碰撞聲,就讓他倒涼氣!

這串玉佩,若是拿到自己那時去,不用說,價格必定是個天文數字。想到這價值天文數字的寶貝在自己身上碰來碰去,就讓他極是心驚跳,這要是放到自己那時,還不被個損壞文物的罪名?

轉念又為自己的胡思亂想到好笑,這時代的東西,在後世看來莫不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連那後來在漢末失蹤的傳國玉璽更是歷代皇帝念念不忘無價至寶,是正統皇權的象徵。如今俱都在自己手中把玩,不覺大嘆人生若夢。

正要吩咐韓煥幫忙把這些玉佩取下來,只聽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內侍的傳報聲:“庶民,張良,求見陛下!”張啟聞言只好打消了對那玉佩的打算,定了定神,向韓煥道:“命他進來吧!”話音剛落,便見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身形修長,身穿白深衣棉袍,外罩一件天青長袍,頭戴嵌玉束髮冠,面白皙,濃密的雙眉下一雙鳳目炯炯有神,拔鼻子下,端正的雙掩在濃密的鬍鬚下,頜下三縷長髯,隨風飄拂。而菱角分明的臉形,更給人一種凜然正氣之,使人見之難忘。

張啟情不地想到了那天冒名楚宣的張耳,心中不覺暗自嘆,這兩人看起來果然令人覺不凡,只是可惜,不能收為己用!

大概是被張啟那懾人的氣勢所動,張良看到張啟時的目光竟微微一凜,動容地上前一步拱手道:“漢王帳下張良,見過陛下!”張啟舉目上下打量了一眼張良,緩緩點頭道:“你便是張良?”張良看張啟面無表情,不動聲,一時摸不準張啟的想法,只好點頭道:“草民正是潁川張良。”張啟冷喝道:“你身犯重罪竟然直上秦都,公然將朕不放在眼中!來人!拿下!”靜候在殿外的衛聽到張啟的命令,一擁而入,將張良死死按在地上,絲毫動彈不得,只等張啟開口,便推出殿外。

張良被衛們鉗在地上,雖然不能動彈,卻屹然無懼地大聲道:“陛下南方雖定,北方卻依舊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咸陽便無法保全,陛下空有南方諸不之地,卻將北方繁華富庶盡付與北方異族,那時陛下後悔便遲了!”對於北方的匈奴張啟怎會不知?想到孫子兵法中所說十二詭道中有“強而弱之”不冷笑道:“劉邦使你見朕,怕是不準備向朕說這些沒用的廢話吧?”說畢,眾衛將他放開。衛們剛鬆手,張良便冷哼一聲起身向張啟拱手道:“張良在秦境身犯重罪,不過是些傳言罷了,陛下若是當真相信,自然可將張良下入獄中。只是張良一死並不會對漢王有任何損失,漢王麾下大將軍韓信知兵法,帳下謀士更是多如牛,張良不過是最不起眼的一個,陛下就是當真殺了張良,只怕也動不了漢王,反到斷絕了彼此之間的情誼,圖令小人得意!”其實漢王劉邦這時除了兵力上與歷史有些出入之外,手下的謀士不過蕭何與張良,如今蕭何已經被自己收入帳中,若是當真殺了張良劉邦還當真沒什麼人才了。

想到這裡,不覺暗下決心,冷笑一聲道:“來人,將張良給朕拿下,先關入咸陽獄,由太尉親自審理清楚後依律而辦!”旁邊侍立的成泰,大手一揮,衛們拖著張良便向殿外走去,張良掙扎著嘶聲道:“若張良一死,漢王驚覺,必定往投匈奴,陛下難道不怕漢匈聯手?陛下莫忘了,東邊的趙王亦是虎視眈眈,若是三家聯合反秦,陛下只怕連關中的本都守不住!”張啟聞言然大怒,厲聲冷笑道“張子房朕念你還算個人才,想不到竟敢用這種卑劣的方法來如此威脅朕!朕告訴你,管你一個區區漢王,還是百萬匈奴,朕都還沒有放在眼裡!”張良聽了張啟的這番話,反而冷靜了下來,只是定定地看著張啟,不再掙扎。正當衛們將他拖出大殿,拖到月臺上的時候,忽然掙扎著高呼道“你們放開我,我要見皇上,你們放開我!”成泰見狀,急忙回到殿內,向張啟小心地道:“陛下,張良要再見陛下一面!”張啟這時聽著張良在殿外的高呼,正在思忖著處置他的辦法。聞言看了一眼成泰,頷首道:“把他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