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蒙恬伐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蒙恬沉重地喟然長嘆道:“蒙恬是大秦的臣子,若是盡忠於陛下,便要揹負不義的惡名,若是為了扶蘇公子當的情義,便要揹負不忠的罪名,蒙恬當便不該活在世上!”張啟苦笑一聲,點頭道:“若是沒有蒙將軍,這戰亂四起的局面,大秦亡國便是遲早的事情!”旁邊的馮去疾被張啟這話驚得駭然失聲道:“陛下!我大秦臨險而守,函谷關險絕天下,何來如此擔心。”張啟深了一口涼氣,搖頭道:“我大秦自從先皇統一天下以來,嚴刑酷法,使得六國遺民怨聲載道,加上六國的殘餘勢力,始皇在世,威懾天下,無人膽敢輕動。如今賊寇四起,那些暗中早已準備多時的六國餘孽只要高聲一呼便有無數響應,局面實在危殆,子嬰之事無論真假必然會對眼下局勢造成重大影響,一切尚要依靠丞相了!”說畢,回頭向蒙恬點頭道:“蒙將軍不必擔憂,朕依然命你駐守邊關,眼下大秦身處亂世,匈奴隨時都會乘虛而入,邊關就託付給將軍了!”蒙恬聞言虎軀一震,地向張啟望來,他此刻最怕的就是皇帝命他前往鎮壓贏子嬰,正是又驚又恐,彷徨無錯之際,這時聽到張啟命他依舊駐守邊關,不由萬分,當公子扶蘇雖然對自己信任有加,但是在眼下這種情況中,張啟不但沒有將自己拿下問罪,還依舊將三十萬秦軍給自己,實在是他沒有想到的。

不由虎目含淚,微微哽咽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敢辜負陛下的苦心。”張啟聞言點頭嘆道:“你先會去準備,三後便重回邊關,那邊匈奴不可輕視,你擅自小心。對了,成泰向朕剛剛引薦了一名不錯的統兵之才,朕希望命他前往邊關歷練,以備後所用。”蒙恬聞言點頭道:“陛下放心,微臣明白。”張啟想了想,摘下隨身佩劍,鄭重地捧到蒙恬面前,低嘆道:“朕將此劍賜你,寶劍配英雄,希望你不辜負朕的一片苦心,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大秦的江山在朕的手中毀掉!”蒙恬聞言虎軀猛地一震,鄭重地炯炯有神的虎目深深地望著張啟,重重地點頭道:“只要陛下召喚,蒙恬便是萬死亦來咸陽護駕!”張啟聞言微微一怔,暗暗苦笑:難道是自己太過小心了,畢竟蒙恬與扶蘇關係非淺,自己不能不防。可是,看蒙恬的樣子,又似乎並不像是懷有異心的樣子,難道是自己太過小心了?轉念又想到決不可降低防範,若是無事,便算皆大歡喜,若是一旦有事,蒙恬想揹負造反的罪名,自己便可用彭越加以牽制,眼下亦只能如此了!

思忖之間,只聽馮去疾忽然道:“陛下,老臣保舉蒙將軍前往剿平假冒子嬰公子的亂匪!”此言一出,不但張啟嚇了一跳,蒙恬更是渾身巨震,踉蹌一步,駭然向馮去疾顫聲道:“丞相,蒙恬不能不義!”馮去疾冷冷地盯著面無人的蒙恬,沉聲道:“陛下剷除趙高之膽魄,減輕刑罰之先決,馮去疾覺得實為先皇諸子中最為難得的,子嬰雖是先皇嫡脈,卻在我大秦危在旦夕之刻雪上加霜,為一己之利全無江山社稷之念,如此之人何能擔當重擔。況且陛下登基乃是先皇遺詔所命,並非陰謀篡奪而來。所以,老臣懇請陛下即可發兵剿滅,不可再存仁慈之心!”說到這裡,抬頭望著一臉駭然的蒙恬,肅容道:“老臣之所以推舉蒙將軍,實在是因天下庶民都知蒙將軍與扶蘇公子之義,若然前往,必定相信那造反之人乃是假冒之徒,而且贏子嬰若是知道蒙將軍前往,必定驚慌失措,軍心必定大受影響。於我百利也。”張啟聞言,心中一動,馮去疾的話雖然大有道理,但是若蒙恬此去假意剿滅,實則投靠,那自己豈非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了想,轉身向蒙恬道:“丞相的話的確很有道理,但是朕不希望蒙將軍因此而愧疚終生,所以是前往剿賊還是前往邊關,將軍自行決定,朕絕不勉強。”蒙恬聞言,虎軀一震,面帶愧地道:“陛下如此信任蒙恬,蒙恬卻因個人虛名而瞻前顧後,實在枉為人臣,陛下放心,蒙恬一定剿滅反賊,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張啟等的就是對方的這種心悅誠服,不由立刻朗聲道:“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果然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漢子!”說畢,沉聲道:“蒙恬,朕即刻封你為定陽君,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平叛賊寇,若是再立功勳,朕一定重重封賞!”蒙恬聞言,重重地跪在地上,含淚道:“陛下深恩,蒙恬必定捨命相報!”張啟點頭道:“將軍先下去準備吧,朕還有事情要詢問丞相。”蒙恬聞言,重新恭敬地行了大禮,這才大步退了出去。

馮去疾聞言,恭敬地向張啟道:“陛下,減免刑罰的召令頒發已經三,連來已有數萬寇到各級官府自首,更有一千多名因此而領受軍功。各地返回家園的寇絡繹不絕,實在是陛下的英明所致,便是先皇只怕也很難做出減免刑罰的聖決,為眼下的亂世平緩了不少民怨啊。”張啟微微一笑,點頭道:“所謂‘變通’,便是此意,一如當年的商鞅君,拋棄舊念率先改革,才有我大秦今天。死抱著數百年前的規矩,而不顧眼下瞬息萬變的情況,實在是自取滅亡。”馮去疾聞言點頭道:“當,商鞅君雖然有才,若非當孝公賢明大膽任用,亦沒有商鞅君的不世功業。”張啟勉強拋開贏子嬰的事情,點頭道:“朕想把散佈在各地秦軍全部調回關中,以先保住大秦的關中本之地,待朝政理清,國勢恢復一些之後再重新統一天下,不知丞相覺得怎樣?”馮去疾聞言雙目一亮,微微思忖道:“陛下之言極有道理,老臣覺得極為可行,只是眼下亂象剛起,只怕大家很難同意,若是群臣反對,老臣亦難作主。”張啟聞言,臉一沉,冷冷地道:“朕立刻下旨,命令除去章邯所率六十萬大軍外,所有秦軍全部撤回函谷關內,修築阿房宮的民夫全部遣散,下令減免所有人口的三成賦稅。”說到這裡,只聽馮去疾驚呼道:“陛下減免賦稅,軍隊用什麼維持?萬萬不可啊!”張啟聞言點頭苦笑道:“朕何嘗不知,只是希望這樣做能夠儘可能挽回一些民意,使得庶民不會為了活命而去造反,至於軍隊的開支,就從內府中支取,命令貴族,凡是自減俸祿者按價值計入軍功,將來平定天下之後,朕再論功封賞。”馮去疾聞言面地道:“皇上乃是天子,若是忽然削減費用,只怕有損天子聲威。況且讓皇上受如此委屈,老臣如何對得起先皇?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