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殿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晚上,李康回來之後,也是仔細叮囑了兒子一番,畢竟李康也算是老司機了,雖然在那次殿試中,他未能中得進士及第,但也被皇帝賜了個同進士出身,所以對殿試還是有些經驗的。
李響早早的就睡了,有超級3打印機在身,他‘’有成竹,何況為了這次殿試,他還準備了一箇中興大宋的五年計劃,包括髮展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各方面的對策,因為他知道在殿試上,肯定會有這道題目,皇帝最需要的就是能夠治理國家的人才。
南宋寶佑四年,也就是公元1256年,農曆正月十八的這天上午,卯時二刻,南宋皇宮中最大的宮殿集英殿殿中管絃絲竹齊鳴,卯時正就在殿外等候的南宋文武百官依次入殿,分列兩側絲竹再響,三百多名舉子依依次走入集英殿,站於百官之間。樂聲三響,身著龍袍的理宗皇帝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步入集英殿,徑自座到明黃龍案後的御座上,接受文武百官與眾進士的三跪九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趙昀一聲令下,集英殿上立即響起山崩海嘯的回答聲,“謝萬歲。”待百官與三百多名舉子站定,理宗皇帝向禮部尚書李伯‘玉’一點頭。
“考生入席。”禮部尚書李伯‘玉’上前來到中間喝一聲。三百多名舉子按排名順序,坐到集英殿正中早已備下的考桌前。文武百官則站在了兩邊,右邊最上站的是右丞相丁大全,待三百多名舉子坐定,禮部尚書李伯‘玉’才再次拉長聲音喝道:“請聖上命題!”禮部官員將一個鋪有明黃錦緞地金盤抬到理宗皇帝面前跪下。將裝有筆墨紙硯的金盤捧到理宗皇帝面前,理宗皇帝拿起筆在預先準備好的試題當中隨便勾選了兩題,接著禮部官員把考卷‘’給了李伯‘玉’,李伯‘玉’當眾宣佈了試題。
李伯‘玉’宣佈試題後,考官們立刻把相應的試卷發到了考生手中,試卷一到手,考生們就開始思索如何答題,大殿裡很快就響起一片‘’筆與宣紙磨擦的沙沙聲,李伯‘玉’和其它考官們也開始在考場裡轉了起來,而其它官員則站在兩旁竊竊‘私’語了起來,有些官員甚至入廁之類的藉口出殿走動。
理宗皇帝把目光轉向了李響,邊看邊點頭。
因為李響的樣子看來就是‘’有成竹,下筆如神,看起來這題目並沒有難倒他。
接著把皇帝目光轉向了監試第一名文雲孫,然後朝旁邊的丁大全問道:“丁愛卿,你覺得那監試第一名文雲孫怎麼樣。”丁大全把目光投向了文雲孫,看了半天后說道:“皇上,這國子監第一名相貌也不錯,只是看上去太過於老實,而且家世並不太好,微臣怕公主不喜歡。”理宗皇帝又問道:“那第三名李響呢?
“丁大全看了看道:“這少年看起來也不錯,只不過最近風頭太勁,只怕並不適合公主呀!”
“嗯,這到也是。”理宗皇帝也點了點頭說道,稍微沉思一下又說道:“若是那文雲孫中了狀元,倒是不錯,可以讓他做駙馬,雖然家世差了點,不過老實一點也好,至少以後不會欺負公主。”理宗皇帝也是考慮了很久,如果讓李響娶了公主的話,那麼李響就不能再做那些事情,也就是不能授予實職,無法充分利用他為大宋做貢獻了。所以理宗皇帝才想選一選其他的才子,最好是狀元做駙馬。
當然,理宗皇帝雖然知道公主對李響有好,可是這關係到國家大事,也就不得不委屈公主了。
聽皇帝這麼一說,那丁大全立即拍馬道:“皇上說的是。”這時候,集英殿後殿中卻突然走出兩人,正是瑞國公主和閻貴妃。在場的文武百官把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二人,理宗皇帝也吃了一驚,儘量壓低聲音問道:“這裡正在舉行國家人才大典,你們怎麼來了?
“父皇,正因為是國家人才大典,所以兒臣也想來見識一下大宋未來的棟樑之材。”小公主向皇帝行禮,一邊低聲回答著一邊偷看下面試考的考生,當然她是想看看李響罷了。
“算了,殿試並沒有規定不允許你們觀看,皇兒坐在朕身邊吧。”理宗皇帝正頭疼怎麼給自己的‘女’兒選駙馬,現正好了讓她自己選,當然要是李響就不行了。
小公主和閻貴妃在皇帝身邊一一坐下,小公主目光向下面的考生掃了一遍,最後落到了李響身上,見到正在自信地答題樣子,淡淡的笑了笑。
坐在下面答題的李響,見到百官‘門’目光的轉向,也跟著看了過去,見到公主和貴妃進來時著實吃了一驚,看來公主對自己真是太過關心,連自己來參加殿試,她也要來看。
“皇兒,你覺的右邊那個怎麼樣,他是國子監監試第一名文雲孫,長的也不錯。”理宗皇帝呵呵對自己的‘女’兒說道。
小公主抬起頭看了一眼文雲孫,悶悶不樂道:“父皇,那個人哪裡好呀,看起來就跟木頭一樣,而且年紀好像大了點!”
“皇兒,年齡大,老實一點,才夠穩重,才懂的照顧人。”理宗皇帝解釋道。
“父皇,我不喜歡這個,那個李響還差不多!”公主坐在皇帝身邊開始撒嬌了起來,還好集英殿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並不是平時上朝的地方,皇帝的御座離百官站的地方又比較遠,再加上兩人刻意壓低了聲音,所以其它的人才沒有聽到。
理宗皇帝只得苦笑,看來這個駙馬還真是不好選呢!
殿試不同於鄉試和省試,殿試只有一的時間,
暮‘
’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等到了閱卷
,共有九名閱卷官,依次傳閱考卷,在考卷上用紅筆畫出記號。而最後得紅圈最多的前十名者,將會呈遞給皇上閱覽。
所以殿上的考生都是抓緊時間在答題,一個個埋頭苦思,像李響那樣,能夠迅速下筆的人還真是不多!
當然,兩道題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答對論策!也就是如何治理國家大事!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李響知道歷史上,文雲孫就是在這次殿試中,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理宗皇帝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文雲孫高中狀元。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