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二章遠洋貿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知道了更多的知識之後,他馬上便會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幼稚,例如對於工業的理解,便是最明顯的例子了,最起碼到目前為止,李響仍然自以為將工業的本質吃得通透。。然而時隔多年之後,李響回想起此事,又覺得自己當時是何等的幼稚,因為他雖然懂得全世界最先進的各種技術,又掌握了全世界最為完善的各種理念,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權力。

李響找到了呂文信,準備商量一下造鋼鐵遠洋大船的事情。

李響道:“呂大人,還請你將目前大宋的造船與航行能力詳細說一下。”呂文信聞言,忙將自己知道的一一講了出來,心裡卻奇怪為何李響忽然對船隻興趣了。當然他知道李響在四川時就造出了蒸汽驅動的船。

因為宋朝的四大明,使得航海技術跨入了海洋時代。通常遠洋航行的商船有六層桅杆,四層甲板,至少十二張大帆,可以裝載一千多人。正是有了如此能力的船隻,南宋的商船已航行於各地,最遠已到達非洲東部。

李響聽罷半晌不語,心想呂大人所講的這些,我早已知道了,看來書中所記載確定無誤了。又問道:“如果船在海上航行,如何測定其所在的位置?”呂文信道:“通常情況下,主要是通過羅盤、以及天體與地平面的角度和位置來確定的。”李響點了點頭,又詳細問了船的結構、航、載重等細節,呂文信逐一作答。李響臉上漸漸‘’出了笑容,因為在他看來,目前宋朝的船與幾百年後哥倫布現新大陸所用的船相比,不僅在尺寸上大了許多,而且航也要勝出一籌。如果再製造出六分儀甚至陀螺儀,然後給船加上蒸汽機輔助動力,要實現跨洋航行已不是問題了。

李響越想越興奮,忽然問道:“呂大人,大宋的造船廠有多少家?離此最近的造船廠有多遠?”呂文信稍一思索,道:“臨安府、建康府、平江府、揚州、湖州、泉州、廣州、潭州、衡州等都有造船廠。目前大宋有三個船廠能造出大船,其中一個就在臨安,另一個卻遠在廣州與福州。”李響喜道:“既是如此,咱們今天就去看看臨安造船廠!”造船廠沿海而建,距離臨安有很一段路程。李響與呂文信趕到之時已近下午。二人下得車來,李響遠遠望去,只見這船廠規模甚是宏大,周圍又種植著大片桐油樹和棕樹,正是造船的上好木材。

臨安造船廠的負責人名叫趙渾,剛才早已得報,李大人與呂大人要前來查看,已是等候多時,正好陪在李響身邊做些介紹。

此時正有一艘大船下水,李響與呂文信顯然來的正是時候。趙渾道:“李大人,這艘船有一萬兩千料,船長二十六丈,而且船上還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是水手就有數百人之多,而且船上可以存放一千人近四個月的糧食與水。”李響聽得吃了一驚,在他記憶中,一直到明朝才有了過二十五丈的船,難道是自己記錯了,還是尺寸單位換算有誤?雖說自己對造船的一些重量單位搞不清,可這長度卻是記得清楚。

呂文信在一旁悄聲道:“大人,此船載重約有一百萬斤,也就是約四百噸的載重量。”李響又是一驚,雖然他早已知道了這些數據,但如今聽到有人親口說了出來,又是另一番受了,忙問道:“趙大人,造一艘這樣的船需要多長時間?”趙渾道:“造一艘這樣的船,大約需要兩年時間。如果是戰船的話,由於要安裝投石機與火弩等武器,時間會更長些。不過因為大宋有多家船廠都可以造這種船,每家船廠又有多艘船同時在造,因此每年都會有近百艘這樣的船下水。如果算上其它較小的各種船隻,每年總共可以造出近萬艘了。”李響忙道:“趙大人說得再詳細些。”趙渾點了點頭,略思路,又接著道:“大人,其實早在一百多年之前,我大宋朝的造船能力便已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當時為了把大量糧食從江南經運河運往開封,朝庭曾造了大量的漕船,這種漕船的動載能力比福船要多上幾倍。大宋的船隻以堅固和載重量大而馳名,其之所以能夠遠赴重洋,抵擋深海巨‘’,全賴船隻設計與製造技術的改良。如今的海船以福船最佳,而福船之所以得名,也正是選用了福建盛產優質的造船木材。自從朝庭南遷之後,因為北有金國虎視眈眈,因此每年都會建造大量戰船守衛大江,也就是長江了。”李響道:“如此說來,朝庭每年建造的船隻應該不在少數了。”趙渾道:“大人說的是,朝庭每年都會造出近三千艘各類戰船,當然也有一些戰船從軍中退出。凡在水路便利和盛產木材的地方,朝庭都會設置官方造船工廠。例如江淮四路的幾家造船廠,每年能夠造船兩千多艘,部分造船廠規模更大,如洪洲、吉州和贛州三個造船場,各有兵卒二百餘人,每天能造戰船一艘。另有‘私’人造船業也頗為達,其所用的技術並不比官方遜‘’,以至於有人說,官家造船不如民間‘私’家打造之‘’致。”李響微微點頭,心想:南宋既然要開展遠洋貿易,船隻自然是不會少的。不過所謂的遠洋貿易,真正抵達非洲的船隻並不太多,估計大多都是在南亞一帶活動吧。如此看來,船隻數量再多,若是沒有遠洋能力卻也用處不大,又問道:“不知道趙大人所說的那種福船,甚至更大些的遠洋海船,又是如何情況呢?”趙渾道:“其實福船並不是某一種船,而是其所用木料產自福建。不過福船大都是大船,至於一些小船,即使其仍是採用福建的木材製作,卻並不歸為福船一類。大人方才所說的各種遠洋海船,其實都要比最小的福船要大上許多。目前全國各個造船廠每年可以製造五千石以上大船兩百多艘,其中一萬石以上的又佔了一半。這些船的船底尖削如刃,使得船隻吃水極深,如此一來,便能增強船隻抵抗風‘’的能力。另外,海船又採用了隔艙設計,減低船艙入水所產生的危險,其遠航能力自然也是不俗,因此遠洋商船大都採用這種尖底福船。至於這些商船的往來航線,目前與大宋通商的有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等五十多個國家,這些國家中最遠的也只需不到半年便可實現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