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四章造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百零四章造船第一艘船的建造在李揚的關注下開工了,沒有運用現成的圖紙,李揚也沒去兌換什麼新技術,只是憑著工匠近期瞭解到的一些知識和李揚提出的一些要求,來進行設計。

之前做小船是沒有運用龍骨的,但李揚是想把第一艘船建成小巧但戰鬥力強悍,也具備一定遠洋能力的帆船,其實是類似於大航海葡萄牙的卡拉維爾帆船。

這樣的船約二三十米長,吃水淺,有前後兩個船桅,在李揚的要求下在甲板下的船艙沿著側舷每邊隔出了五個炮位,雖然工匠很不解,畢竟在他們這及時是武裝軍艦也只在甲板一共裝備四門炮,而且佈置是船頭兩門,船尾兩門,同時船匠還建議要想戰鬥力強最好還是裝備船弩這些遠程器械更可靠。

但是李揚的見識已經深深的征服了他們,所以雖然有疑問,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李揚的意見,只在船開了十個炮位。

琉球的雨量充沛,樹木也長勢茂盛,所以造船不缺木材,大片大片的柚木林為李揚的造船大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有韌耐腐蝕的木材歷來是造船業最完美的選擇之一。隨著一車又一車的木材運抵海港,船隻從龍骨到船底船舷一點一點的建了起來。

除了造船,鑄炮也是迫切需要提升的關鍵點。這個時代粉末黑火藥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只是配方略有不同,作為東西方的一個紐帶地區,宮古島也早掌握了粉末黑火藥技術,只是鑄炮技術還處於十分原始的地步。不過這一切隨著李揚的到來而有了徹底的改變。

這個時代鍊鋼法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早在宋代有所普及,李揚從大康挖來的許多工匠也悉這鍊鋼之法。但鍊鋼之事耗時耗力,很多東西用生鐵也能製作,所以除了好的刀劍之類的物品其他人都不願太麻煩去制那鋼。尤其是明代以匠戶為世襲的賤業,很多作坊又是機構臃腫散漫的官營,所以所有人做起來都不甚用心,能敷衍過去敷衍過去。

而在李揚此處,匠戶地位提高了,又在李揚的要求下,一個個拿出了看家的本領,生鐵炒製成鐵,隨後生、鐵混合煉成鋼坯。李揚也想打印一條現代的鋼鐵生產線,不過一想到這種生產線在現代的價格也是以億計的,光是靠打印機也打印不了那麼多東西,要一件一件的造,耗費的錢沒有不說,還很難造得出來,捏了捏自己的包,還是算了吧。

在所有人的關注下,火炮的各零鑄件新鮮出爐了,自有專門的工人去把火炮組裝起來,雖然他們原來也都只是些學徒或是見過這東西,但這不是還有個理論大師麼。

李揚知道這個時代還沒達到一體式澆鑄成形這麼牛,所以炮筒得用散的鐵片鋼片箍起來,但這個時代的人喜歡把炮口做的很大,像個喇叭花,認為這樣殺傷力強了。雖然不能造出大康的虎蹲炮和火箭炮,但李揚大大的鄙視了一番這種崇拜虛假口徑的事情,而是讓工匠們稍微做成了尾端,炮口細的樣子,當然也不能差太多,膛壓太大炸膛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這門只能裝填一斤炮彈的小炮引起了宮古島所有人的興趣,試的這天,所有人都攜親帶友的,彷彿遊一般來到城外的校場。

李揚也不制止他們,這是一個提振民心士氣的好機會,只是用一圈繩子把眾人遠遠的圍了出去以免現場太過混亂。

只見最老練的炮手放入引信後,小心的篩了篩剛配好的火藥,用定量的牛角小心的從裡面舀起差不多量的火藥,慢慢的填入炮膛,用通子捅了捅,夯實了,又墊進去一點碎料,最後放入了一顆小小的銀鉛彈。

看到了炮手們的舉手示意,李揚也點了點頭,火炮排長立馬下令點火,隨著引信飛速的燃燒著,圍場外的人也都屏住了呼

“砰”的一聲悶響,所有人都看到炮口火光一閃,一個黑影簌的向前飛去,最後栽入兩百多米外的泥土。

“嗷噢”場外傳來一陣陣的歡呼,李揚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第一次試能這樣也不錯的了,而且包括火藥在內很多東西還有改良的餘地不是。

“連三發。”李揚意氣風發的下令道。

隨著另外兩聲沉悶的轟鳴,宮古島的鑄炮大業也拉開了序幕。

火炮的鑄造事宜已經全權委託給了工匠頭領,李揚也沒這麼多力顧著了,不管是領地內政還是財務的事情都要經過自己,他都覺自己已經快要爆炸了。還好王虎多少也能幫著分擔點事情,現在他都不像參謀官了,直接是半個宰相。

想到新造的戰艦要下水,李揚開始想是不是要再次募兵了,早點招進來適應軍旅生涯也有利於軍隊的持續。這天晚夜已經很深了李揚還在伏案閱讀著這幾天製造廠的產量報告,這個東西是宮古島發展的本。

“島主島主,漁村那邊示警了!”有親衛慌張的跑入大殿說道。

李揚頭一抬,漁村示警?他在很早制定了燃燒狼煙的示警制度,今晚月朗星稀,有事情的狼煙確實也很容易看到。

“什麼情況?”李揚問道。

“偵騎已經派出了,船村的信使還沒來。”

“走,看看去。”李揚隨即披掛整齊,走出島主府時,發現城內的宿衛部隊已經全被驚動了,此時正整齊的列隊門外。與此同時,李揚也放出了超級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無人機,這可是最好的偵察手段了。

漁村可以說是李揚的基之一,現在李揚全部的六艘大船還有一艘在建的鋼鐵戰艦以及許多許多的父老鄉親都在漁村,所以漁村也駐有一營兵馬,問題應該不大。

跨親衛牽來的戰馬,李揚說道:“傳令城外,馬隊先隨我前去看看,後續隊伍把炮都帶,漁村示警敵人必定都來自海。”李揚的馬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人了,除了當時俘獲的七十多匹馬外,還陸陸續續的購入了一部分馬匹充實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