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兵力不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主軸上延伸開來的支路上,則將規劃出各種區域,想蓋房子的到宮古島官府中備案,繳納一定數額的錢就可以自行建造了。。此刻李揚還沒有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來統一規範住宅的外觀和形式,也‘’給民眾們自己。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從北邊帶回來的一千多平民剛安頓下來就被這一龐大的計劃所納進來,宮古島漁村港同時施工,拓寬道路是第一步,原本的雙馬並行通道已經不敷使用,經常是一輛改造後增加載重量的三輪車就佔滿了道路,李揚這次的規劃一步到位,按並行四量標準三輪車的寬度來拓寬道路。
駐留在宮古島的第一軍團和刺青軍團也停止了訓練,全部拉到了城邊拆城牆,此刻城中還要保持正常的秩序和常活動,自然不能像北山城一般一番狂轟猛敲,細細的拆運,但進度也不慢,矮小的城牆以‘
’眼可見的速度一段段的消失。
玻璃廠得建設工期較短,此刻已經開始出產品了,各類‘’澤斑駁的玻璃杯、玻璃盆出現在了市面上,表面光潔晶瑩的玻璃製品很快引起了商人們得好
,銷售情況良好。
而水泥廠則還需要一些時,最重要的立窯雖然已經砌好了,但周邊的一些配套設施還在緊張的施工中,李揚一直要求慢工出細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然是能作細就做細。
原本還想要四處逛逛的李揚被群臣拼死攔住,現在又不是東征西討的初期了,你李揚好歹是堂堂一國之主了,下面的人再不成器你可以換人,但不能什麼都深入一線啊,無奈之下李揚只得每坐在朝堂之上,聽取各人的彙報。
之前就想著攻打東瀛邊上的島嶼的計劃自己難以成行,果然還是被自己料到了,當上國王后就是不自然,群臣當官久了也慢慢形成了一股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責任”來,勸諫李揚這個大王的不當之處成了他們每天的功課之一。
李揚只能再次提出一個計劃‘’的大綱,具體的實施就‘
’給下面的眾人了。他的想法是將二軍團調回駐守宮古島,一個月後也就是四月間,一軍團和刺青軍團率先進攻種子島,擒賊先擒王,打下種子後九州島自然也是囊中之物。
這樣的話兵力就略顯不足,而且遍地開‘花’的大建設各地都需要人手,人手不足啊!吩咐船隊休息五天,同時備好多餘的糧食商品後,立馬向北進發,不要管財貨了,現在李揚還在為拉回來的犀角頭痛不知道該用來幹嘛呢,之後到北面就是搶人,不管什麼人都要,大康人過來後自然是上等公民,高句麗和高麗的土著過來也是待遇從優,好言好語的先騙過來。
安排完一切後,受到掣肘,只能在宮古島和漁村港兩點一線的李揚,監察各地建設的工期和市面情況,倒是無意中將建設的效率提高不少,大家看到國主這麼重視,每天過來巡視一遍,原本能拖兩天的東西自然是不到一天就做的好好的。
隨著南面最後一片城牆的轟然倒塌,歷時八天的拆牆行動宣告結束,宮古島中向外一片開闊。
不能親自帶隊出遠‘門’也有不能親自帶隊出遠‘門’的好處,至少現在李揚空閒的時間多了,閒著沒事總是要瞎想一番,想想佈局或是規劃還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
想到東洋漢國現在菁華幾乎全在幾個大的工廠作坊上,李揚就有心把優勢再擴大。
經過近兩年的積累,每個廠中練工和正在上手的新工人都不少,若是擴建,現在條件其實也已經能算得上成
,但李揚想到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擴建——他想要細化。
後世都是走的專業化的生產道路,就算擰螺絲也是專人專用,讓每個人對自己的工序都練無比,也造就了現代化的
水線,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最大優化。
李揚現在也想向這方面努把力,至少不能讓一個鑄鐵的師傅鑄完後再自己掄著大錘鍛打成形,最後自己還要親自做表面‘’工處理,一副鎧甲成形從頭幹到尾。
其實現在冶煉廠倒還真這麼幹,每個工匠做出成品後再在內側小小的刻上自己的記號,標明這是自己的得意作品,以前李揚是沒空管,放任工廠的管理者們自行運營,現在有閒了,自然要改變這一在他這個後世人看來很不科學的做法。
首先就是要把放型的各個工廠職能給細分了,帶著‘侍’衛隊,來到冶煉廠中,原本從佔地不過十幾畝的小作坊現在已經佔地達到了四五百畝,廠房與廠房間的空地也不少,完全可以將冶煉廠細分為多個不同的分廠。
於是,在軍隊出征前這段時間,李揚就打定主意定在各家工廠中,好好的調研指導一番了。
不像後世的調研是做什麼大家都懂,李揚是實打實的進入到了冶煉廠的第一線,那些苦哈哈的工人見到國主大人竟能親自進入到這麼一個高溫又粉塵滿天的環境中,還能與自己這些最底層的工人說上兩句話,頓時一個個都動的熱淚盈眶起來。
自從李揚入主後平民的業餘生活豐富了許多,不少口齒伶俐的會被教許多奇趣的故事定期在街頭巷尾說書,這些平民不管是大康人還是土著,都知道了斷案如神的包青天啦,愛民如子的劉玄德啦,可他們和國主一比,誰能這麼屈尊?劉玄德也不過帶著一群平民跑路而已,比起這冶煉廠裡的環境來,可算是天上地下了。
工人的‘
’暫且不表,李揚向管事人提出來將鐵礦石冶鐵作為一個廠,鐵水鑄造成各種形狀的物件或鐵錠又是一個廠,然後鍛造作為一個廠,兵器和工具的‘
’作再分為一個廠,原本的冶煉廠一分為四。
工廠的管事和幾個德高望重的老師傅都在低頭沉思著,李揚是他們的國主不錯,這廠子也大部分是屬於他的,自己不過是佔點兒小份子,但對這幾個人來說,他們從最底層的苦哈哈能成為現在有地位又光鮮的人,靠得就是這個廠子,他們把這都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來維護,不由得他們不慎重。
“分成各個廠後,以後培養的徒弟工匠,專注做自己的那一塊,做的越好獎勵越重,誰的東西出問題就追究到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