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斬殺呂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哪吒在西門與李奇大戰,鋒未及數個回合,哪吒實力高強,李奇壓
不是對手,被哪吒乾坤圈打倒在地,隨後又給他補了一槍,當即一道魂魄也往封神臺去了。
南門之中,玉鼎真人大戰朱天麟,朱天麟雖然實力不錯,手段又陰毒,但哪裡是玉鼎真人這等強大修士的對手,當即就被玉鼎真人祭出斬仙劍,給一下子斬成了兩段,一道神魂往封神臺而去。
北門處,黃龍真人一人大戰呂嶽和楊文輝,如何能是對手,當即被四處追殺,模樣甚是狼狽,幸好在這個時候,楊戩斬殺了周信,哪吒斬殺了李奇,玉鼎真人斬殺了朱天麟,全部趕來北門幫助黃龍真人,圍殺這呂嶽。
相府之中,子牙和飛揚坐在最前頭,前面則是站立著雷震子、金吒、木吒、龍鬚虎、黃天化、土行孫數人,中間凝聚出一個水鏡,顯現出來的,正是四人大戰呂嶽的景象,在見到呂嶽被困住後,子牙趕緊說道,“雷震子、金吒、木吒、龍鬚虎、黃天化、土行孫六人,速速前去斬殺呂嶽”六人領命,深恨呂嶽下瘟毒暗害他們,當即就祭出各家寶貝,飛到了北門,與楊戩四人共同大戰呂嶽和楊文輝。
只見雷震子振開雙翅,飛到了空中,手中風雷一氣對著呂嶽狠狠砸來,土行孫時不時從地下冒出,舉起賓鐵
狠狠對著呂嶽二人砸去,金吒祭出遁龍樁,木吒祭出吳鉤寶劍,黃天化祭出攢心釘,龍鬚虎打出飛石。
玉鼎真人與呂嶽同為太乙金仙,而玉鼎真人走的是身證道之法,實力恐怖無比,呂嶽只是旁門左道,如何能是對手,那就更別提多了黃龍真人這個金仙以及諸多修士的圍攻,一直都被壓著打,很是憋屈。
而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楊文輝就被金吒祭出遁龍樁給套住,又被木吒用吳鉤寶劍給砍成了兩斷,一道神魂往封神榜而去,又過了片刻,楊戩暗中祭出哮天犬,死死地咬住了呂嶽的脖子,哪吒就趁機祭出乾坤圈,砸掉了呂嶽的一個腦袋。
呂嶽驚慌失措,被雷震子抓住機會,從天而降,再度將其一個腦袋砸碎,土行孫從地下突然鑽出,將最後一個腦袋也給砸掉了,龍鬚虎暗恨這呂嶽,祭出井口大一快飛石,將這呂嶽的身給砸成了
泥,一道神魂往封神榜而去。
而呂嶽神魂飛往封神臺的時候,身上的五件寶物也跟著飛走了,就連哪吒身上的止瘟劍也蠢蠢動,想要從哪吒乾坤袋中飛出,去追隨他的主人。
而這止瘟劍可是飛揚暫時給他的,哪吒還準備事後還給飛揚,自然不能令其跑了,當即就是將止瘟劍一把抓出,對著它狠狠地一拍,這止瘟劍立馬就消停了。
然而就在這時,飛揚突然駕馭著飛天劍飛了出來,遠遠對著哪吒大喊,“哪吒,將止瘟劍速速還給呂嶽,若是呂嶽後在天庭成為瘟神,只能放瘟,卻不能止瘟,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哪吒一聽這話,哪裡還敢抓住這把寶劍不放,當即趕緊將其遠遠跑出,讓其跟著呂嶽神魂一齊往封神臺去了。
飛揚見到這一幕後,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可是差一點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他雖然對寶物貪心,但也不會因此而無故天下百姓。
見呂嶽和四個弟子終於都身死上榜了,西岐眾人總算能夠鬆一口氣了,不過,西岐軍民中瘟毒多,哪怕現如今已經將瘟疫給驅除,仍然是一個個虛弱無力,無法下地勞作,再加上之前已經是七八
沒有勞作了,普通老百姓連吃飯都能問題了。
為了這件事,子牙和飛揚可是忙得焦頭爛額,十來天都沒合過一次眼,一邊要大開糧倉,派錢糧給普通百姓,另一方面又要在城中四處做好清理工作,以免有什麼瘟毒殘留下來,後又繼續殘害百姓,最後,等所有百姓都恢復得差不多後,還得帶著他們去種植柴胡,若是
後瘟疫再度爆發的話,第一時間有藥可以用。
飛揚還不是仙人,這不眠不休十來,多少還是有些吃不消,這就讓飛揚對於呂嶽更加的痛恨了,如果不是呂嶽身體已經被砸成
泥的話,飛揚非得將他的屍體抓出來鞭屍,才能解心頭之恨。
在這個時代,可是瘟疫猛如虎,人人談瘟變,每一次瘟疫爆發,恐怕都得死傷數萬甚至是更多的人,而且往往不止一個城市受害,而由於這個時代缺乏有效的處理方法,致使瘟疫過後,還得留下諸多後遺症,當真是令人頭疼不已。
呂嶽若是進來殺人放火那也就罷了,殺了人飛揚只要給他們處理後事並且安家屬就行了,放了火飛揚可以帶領百姓重建,可是他在整個西岐城投下瘟毒,這要是處置不當的話,
後數十年西岐的百姓都得遭殃。
在此期間,這西岐當中又添了一員猛將,那就是金庭山玉屋道行天尊門下韋護,手持降魔杵,特來輔佐子牙。
太華山雲霄中,這
,赤
子將弟子殷洪喚來,說道,“徒兒,你註定仙道難成,鳳鳴岐山,聖主已生,武王乃恩德之君,你本當下山助你師叔,輔佐西周,東進五關,除商滅周,但怎奈你是紂王親子,卻是叫你為難了”殷洪聞言,雙目圓睜,咬牙切齒,“啟稟師尊,父不慈,則子不孝,紂王聽信妲己之言,刳我母雙眼,烙我母二手,使我母慘死,弟子時時痛心,夜不能寐,還請師尊准許我下山輔佐武王,為我那可憐的母親報仇雪恨”赤
子聞言大喜,趕緊取出八卦紫綬仙衣、陰陽鏡、水火鋒
給了殷洪,說道,“徒兒,陰陽鏡乃是我鎮
之寶,此鏡半邊紅,半邊白,把紅的對人一晃,便能令人生,把白的對人一晃,便能令人死,水火鋒可以隨身護體,八卦紫綬仙衣乃是護身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