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崔夫人追憶宮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說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光陰容易拋擲,自林清獻一去,匆匆已過半月,這半月來,梓顏幫著崔夫人料理家務,閒時教授一些年幼的使丫環讀書識字,
子卻也逍遙。
這一,梓顏同了崔夫人一起驗看了庫房,然後給府中各人分發布料裁製冬衣。管家年伯走了來道:“回夫人少夫人,宮裡來人了。”崔夫人笑問:“可是娘娘打發人來了?”年伯答道:“不是,是個面生的公公,說是太皇太**裡的。”
“太皇太后?”崔夫人看了梓顏一眼,道:“昨皇上不是下詔要奉太皇太后駕興溫泉宮!是不是貴妃娘娘要陪駕啊?”年伯道:“那公公還沒宣旨,太師也不在府中,還請夫人速速去接旨。”梓顏忙上前攙了崔夫人,一行到堂前,那是一個年輕的公公,帶了兩個老宦官,正坐在大堂上品茶。
崔夫人上前見禮,道:“未知公公高姓?”他也客氣地還了一禮,回道:“咱家姓李,皇上給賜的名字,叫做李三臺。”梓顏聽這名好笑,忍不住笑了一下,見李三臺看她,忙以袖掩住。
崔夫人道:“李公公今是…?”李三臺道:“咱家是太皇太**裡當差的,今
來宣皇上口諭!”他向天一抱拳。
崔夫人等聽他說有皇上口諭,忙都跪下了。
李三臺道:“皇上說了,九月二十九奉太皇太后鑾駕西興溫泉宮,因太皇太后思念蕊陽大長公主,故宣各勳戚府中有誥封的年輕夫人同行伴駕。著前軍都督府林經歷之
文氏九月二十九
寅時宮門候駕,侍奉太皇太后。”梓顏一聽這聖旨,大為錯愕,看著崔夫人,崔夫人忙口稱“接旨”起身後,揮手讓年伯去拿金銀給這幾個公公,這裡賠笑問道:“李公公,今
這聖旨有些…有些蹊蹺啊!往年太皇太后和皇上西行溫泉宮,都在冬季。這且不說,太皇太后自有內命婦侍奉,怎麼倒傳起年輕的外命婦來了?”李三臺道:“自然還有內命婦,此次貴妃娘娘沒有隨行,奉命隨駕的內命婦是寧妃娘娘、韶嬪、梅嬪、良貴人、朱才人…還有幾位選侍。”他不回答還好,這答得牛頭不對馬嘴,崔夫人更是驚異,心道:“奇了!這寧妃韶嬪等都是失寵已久或者我連個名號都不知道的宮妃,怎麼都帶她們去呢?”李三臺笑道:“太師夫人有所不知,這太皇太后啊,年紀雖大,卻是孩子脾氣,近
來常說一輩子關在宮裡,要出去走走,也想見見生面孔。咱們皇上純孝天成,哪能不依呢。”崔夫人點頭:“原來如此。那可還有別府女眷奉召?”李三臺道:“有有有,宣了清平長公主的媳婦兒樊恭人、新襲封的鎮國將軍夫人、還有菊妃娘娘的侄女系詹事府少詹事的夫人,算上府上的少夫人,一共四位外命婦。”梓顏聽說是宣了四個年輕的外命婦,這才鬆了口氣。崔夫人見管家已拿了金銀出來,命他拿上來道:“幾位公公為太皇太后和皇上辦差,辛苦了。”誰知李三臺極力推辭,道:“既是奉了皇命,怎敢到太師府上領賞,太師夫人切莫為難咱家。”崔夫人再三想送,李三臺也再三固辭,最後不得不作罷,恭送幾個內侍出去。
回到榮壽堂,崔夫人有而發道:“今
這個李三臺可真是個異數。往常就是你貴妃姐姐宮裡來人,我們送的禮也從不推辭的。”梓顏倒不奇怪這公公,問道:“母親,適才他說太皇太后思念那蕊陽大長公主,這大長公主孩兒只聽說沒了多年,您可知道她的事?”崔夫人見媳婦難得有不解的事相問,不
來了談
,命丫鬟去重新沏茶過來,嘆道:“說起這大長公主,我也不曾一見。她十四歲就奉先高祖皇帝之命遠嫁胡庭,沒幾年竟薨了。太皇太后只有她這麼一個女兒,哪有不思念的道理!”梓顏皺眉,道:“我朝有真公主和親?怎麼官書記載蕊陽大長公主是少年暴病而亡,竟沒提和親的事?”
“那隻怕是先世祖皇帝覺得當初被夷人所遣嫁公主,我天朝臉上甚無光彩,所以隱晦了吧。”崔夫人遙想當年,道:“其實不僅這蕊陽大長公主是個可憐人,便是太皇太后當年,也極是可憐的。”
“哦?母親快說與兒知。”梓顏來了興致。
崔夫人打開了話匣子,道:“我朝高祖皇帝開創大曆王朝,英明神武那自是不消說的。只是當年他宮中多內寵,也不知怎地,宮妃們懷了孕,不是產就是生下孩子很早就夭亡。直到他六十歲了,膝下只成年了幾個公主。”梓顏點點頭,心想:“這必是**爭鬥的結果了。”
“高祖皇帝的兄弟子侄們見他後繼無人,個個對皇位虎視眈眈,然後就有了影泉宮變。那一次,死了好幾個親王和世子,而且從那以後,聖祖皇帝下詔,凡皇帝即位後,其兄弟侄兒等輩都不能待在京中,必須赴封地。”
“嗯,這個孩兒約略聽過。”
“太皇太后就是高祖皇帝六十大壽那年選進的宮,剛進宮只是個淑女,有一次承幸之後,竟然有了身孕。你可知道,在那之前十多年,都沒有宮妃再懷過孩子了。”梓顏問道:“那怎麼說她可憐呢?”崔夫人道:“其實老夫婦少,本就是女人的悲哀啊!她十九歲就守寡,先帝又在三十幾歲就駕崩了,那時候太皇太后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多少傷心!好在當今皇上聖明,少年登基就剷除了朝中黨,再說他自幼喪母,是太皇太**里長大的,對太皇太后比先帝還要親厚。”梓顏嘻嘻笑道:“可見都會苦盡甘來的,太皇太后後來不是還生了蕊陽大長公主和東海王麼?別的宮妃都不能懷孕,她也算是洪福齊天了,母親不需再為她哀嘆呀!”
“是呢,你能得侍奉太皇太后去溫泉宮,是個大造化,往年咱們家都是貴妃娘娘才有這榮耀。”崔夫人話鋒一轉,道:“都半個月了,也不知清兒到行轅了沒有,等你去了回來,想必都有兩封家書了。”梓顏不便在崔夫人面前出不關心林清獻的樣子,於是點點頭不作聲,心思卻飄到了別處。
崔夫人喝了口茶,忽然又嘆了口氣。
梓顏道:“母親又是為誰嘆氣呢?可是想念公子了?”崔夫人笑:“兒大不由娘,他是去赴任,想也沒用。我是想啊,這皇上也不知是什麼個念頭,他當太子的時候原本是有個原配夫人的,貴妃娘娘那時候是東宮的側妃,與太子妃一同進的宮。可是太子妃剛嫁了幾個月就沒了,皇上忙於登基處理朝政,也沒追封她為皇后。這中宮可是虛懸了十五年啊!”梓顏問:“難道皇上竟是個情痴麼?”
“情痴?!”崔夫人失笑“哪有他那麼個情痴法,太子妃就是以太子妃禮下葬的,他即位幾年之後也沒想過給她正名改葬。我也不瞞你,前些年啊,我都以為他遲早會冊封貴妃娘娘為後的…這麼些年過來,我也知道沒指望了,他本就不動這方面的心思,也好些年沒封過宮妃了,宮裡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人。”
“那皇上不看重女,也是貴妃娘娘的福氣啊!”梓顏出言寬
。
這話正說到崔夫人心坎裡,遂笑道:“也是,皇上子嗣單薄,太子也沒個弟弟妹妹的,這事也不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