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一百五十三:雪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月仍然是寒風凜冽,銀灰的雲塊在天空中奔騰馳騁,寒滾滾,正醞釀著一場大雪。(·)夏香在溫婉身邊說道:“郡主,外面又開始下大雪了。”溫婉本來歪在上小憩,聽了披了外套到了窗戶邊上。看著外面又是一團團的雪花飄落下來。溫婉重重嘆氣,這可真是糟糕了。外面的積雪都沒融化,又下雪了,而且這勢頭還是大雪。這樣很容易釀成雪災:“讓夏影過來。”溫婉對著夏影說道:“你去跟皇帝舅舅說,這樣子會釀成雪災。讓皇帝舅舅有個心裡準備。”就這模樣,絕對會釀成雪災的。

夏影應聲而去,回來的時候溫婉已經睡下了。夏香問了皇上是什麼意思。夏影輕聲道:“皇上已經知道了。”皇帝也擔心會釀成雪災。可是這是天災,人是阻擋不了天災的。只能做好救災的準備。

溫婉早上起來就看見玻璃上都長滿了冰霄花。出門一看,外面的雪又厚了。而且天上還在紛紛揚揚地飄落著雪花呢!不僅如此,地上還結滿了冰。不僅出行不方便,估計很多人都難過了。

果然,溫婉聽到外面翻了不少的馬車。行人好多都摔著了。道路官府是派了人清理了。可是清理的速度實在是不咋地。這會據說醫館都人滿為患。

溫婉搖頭。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這雪災一出來,最緊俏的還是醫館。古今都變不了。

明瑾看見院子裡那麼多的雪,叫囔著要堆雪人。一走到院子裡。從嘴裡、鼻孔裡噴出來的團團熱氣便凝成了一層層霜花兒,凍結在皮帽四周,沒多久,就如一頂銀的頭盔戴在他那凍得通紅的臉膛上。

溫婉瞧見這個模樣。哪裡還敢讓他在外面,趕緊拉了回來。不讓他出去。明瑾叫囔這:“娘,我不冷。娘,我真的不冷。你讓我玩會。”屋子裡熱烘烘的,明瑾一會就好了。而且說話中氣十足,看著確實不像是個怕冷的。

溫婉卻是不答應:“不成,現在外面這麼冷,萬一著涼了怎麼辦?要乖,知道嗎?”明瑾雖然不甘心。但也不鬧了。溫婉安撫好了明瑾,立即吩咐下去,慈善堂的人協助官府,盡最大能力幫扶那些貧窮難以挨冬的受災百姓。這也幸好慈善堂裡積累的物資比較多。

溫婉看著還在紛紛灑灑下的雪,憂心忡忡:“這得得造成災難了。”瑞雪兆豐年。也得有個度。之前還是擔心,可是按照如今的形勢,這樣下鐵定要成冰災了。

一樣擔心的還有皇帝。這一過年就是雪災,對他來說不僅是麻煩,而且還是不吉利。

郡主府裡的氣氛也有一些凝重,因為溫婉每天都是緊鎖眉頭,為著冰災的事情憂愁。

明瑾也認為京城裡太冷了,他想去莊子上。每年這個時候他都是跟著娘去了莊子上的:“娘,那我們什麼時候去莊子上呢?”見著溫婉沒吭聲。明瑾小心地說道:“娘,是不是你太忙,不去了?”娘這忙碌的都沒時間陪他了。讓明瑾有些小小的怨念。

溫婉微微嘆氣:“恩,今年是去不了了。明瑾,現在外面還下著大雪了,凍死的人也越來越多。娘這時候沒法去山莊。”慈善堂怎麼著都是她為首。雖然一直以來慈善堂的人都有專人處理,她基本都不出面。但是若現在去了莊子上避寒,怎麼都不近人情。而且溫婉自己也憂心,這還是在京城裡,有慈善堂跟朝廷的大力救援也死了不少的人,還不知道外面如何了?天災真是無情啊!

這場大雪,古今恆有。從臘月底到第二年的二月初這段時間,大雪是下了停,停了下,斷斷續續維持了一個多月。(·)最長的一次下了三天三夜。真可謂百年難遇的雪災。

各個省份上報的摺子,凍死的人數暫時沒統計完全,但卻不少,房屋也倒塌無數,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需要朝廷的支援,這些對於朝廷來說又是個不小的負擔。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必須保證耕準時播種。摺子全部都是請求朝廷撥下賑災款。

若是往常這樣,皇帝雖然會有些不快,但只要救災就好。但是現在,接到下面省份的摺子,那臉難看得,比外面的天氣還難看。

在邊城也凍死了一些士兵,好在數量比較少,凍死的人也基本都是年老體邁在後勤做事的老兵。但是讓白世年憂心的不是士兵,而是戰馬。這次冰災,到現在已經凍死了不少的戰馬。

白世年跟眾位將士費盡心思,可是看著一批批倒下去的戰馬,虎目之中有著悲痛。這場該死的雪災,這些戰馬沒幾年對他們來說都是寶貝疙瘩,就這樣倒下去了,心頭的悲傷都不用說了。軍營裡的氣氛也都很凝重。

大雪過後太陽都不願意出來,天氣陰沉。就是這樣的天氣,白世年都聽見下面人回報說道:“元帥,有小股韃子搶掠我邊鎮。”白世年面陰冷,看來這些人韃子也是損失慘重,不然不會這個時候過來偷襲搶掠邊鎮了:“讓他們有來無回。”這場大仗是避無可避了。只希望皇帝親征是今年了。

皇帝下了聖旨派遣了欽差撥款賑災,也好現在國庫充盈,皇帝的子還是很好過的。賑災不是大問題。

皇帝現在每天都陰沉著一張臉。皇帝現在考慮的不是雪災,而是他要親征的事。這還親征就出了這樣的事,對皇帝來說,這是一個極不好的兆頭。但是要皇帝放棄又不願意,萬事都具備了,難道就因為一個冰災就要放棄。皇帝不願意。

皇帝陰沉了數天,這終於忍不住說道:“讓溫婉過來。”溫婉的意見常常與別人是不一樣的。皇帝希望溫婉能給他不一樣的說法(主要是溫婉不信,雖然再活一世。對於那些信也不盡信)。

溫婉見著皇帝對親征的事情憂心:“皇帝舅舅,既然不適宜,那就不去了。”有白世年帶著打勝仗不是一樣的,只要結果是勝利的就成了。幹什麼一定要自己去。

打仗其實打的就是錢糧。大齊國庫充盈。皇帝私庫也豐厚。再有新式武器力無比的火紅大炮。這場仗就溫婉認為,壓沒有什麼懸念的。皇帝怎麼會放棄。這次找溫婉來,無非是寬他。

溫婉心裡吐槽不已。真是自找罪受,還要牽連於我擔心受怕。若是皇帝不親征,溫婉哪裡會將孩子送走。不過到了這個地步,溫婉也只能安撫住皇帝“皇帝舅舅,其實你也不用太擔心。滿清人是遊牧名族,他們靠的的天,是牛羊馬匹生活。我們損失嚴重。他們損失更嚴重。”關外一旦受害那是全面覆蓋的,傷了基。跟內陸是完全不一樣的。溫婉記得當時國內的那場冰災,電視上報道內蒙古一帶死傷牛羊不計其數。還是靠著中央撥款度過難關。

現代的情況與這裡也是一樣通用的。滿清人那邊肯定凍死人數比內陸的多,牛羊馬匹肯定也凍死不少。沒了牛羊馬匹,滿清人就要面臨無糧食。要餓死的危機。

一樣的災害,但是承受不住結果的卻是滿清人。因為內陸跟滿清完全不一樣。大齊經過皇帝的努力,國家已經很富足了。加上皇帝兩年前就準備親征,儲備的糧食是很多的。這次的雪災傷不到朝廷的本,只是需要耗費一些銀錢。可對滿清人來說就不一樣了。

再有邊城也安妥。[~]這些年送往邊城的東西溫婉讓人認真核查過的,一份假都不敢摻。都是實打實的東西。溫婉不能說邊關百分百不會凍死人,但肯定不會是邊城的將士(身體素質)。

皇帝聽著溫婉的話,眼睛一下雪亮雪亮的,彷彿能把溫婉一口了。得溫婉心驚膽顫的。小心地問道:“皇帝舅舅。我說的哪裡有問題嗎?”她應該沒說錯什麼啊!

皇帝卻是異常興奮地說道:“溫婉,你剛才說什麼?”他一直想著大齊受損嚴重,卻是一下忘記了滿清人受損更嚴重。這個結果還不是滿清人所能承受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