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真假曹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說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在演義中,為什麼他是白臉的臣?在歷史的記載中,為什麼他的所作所為自相矛盾?他是
賊,是
雄,還是英雄?眾多說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個是真實的曹
?《易中天品三國之真假曹
》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認為,任何歷史人物都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而三國中,形象最複雜、分歧最多的當屬曹。從北宋的時候,人們談起曹
,就非常痛恨。到了《三國演義》裡面,曹
更是被看作是一個謀權篡位的
臣。那麼,歷史上的曹
究竟是一個什麼形象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用當代視角回顧三國史料,他心目中的曹
究竟是什麼形象呢?
易中天:今天我們講曹,講三國是不可能不講曹
的,所謂三國就是魏蜀吳嘛,而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是曹
。當然曹
在位的時候沒有稱帝,是他死了以後他兒子曹丕才稱帝,追認他為魏武帝,但可以肯定曹
是魏的實際上的開創者。曹
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客氣的說法叫
雄,不客氣的說法叫
賊,但是魯迅先生說,曹
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然不是曹
一黨,但非常佩服他。魯迅先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第一個為曹
翻案的人,這樣一來對曹
就有了三種評價…英雄、
雄、
賊,那麼哪一個評價是準確的呢?
但是當我們清楚曹
的歷史形象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歷史形象它也不是那麼好
清楚的。比方說,民間都說曹
,很多人不喜歡曹
。蘇東坡就講到,在北宋的時候,民間有很多講史的,就是說書的,說三國,一說到劉備失敗,聽眾就痛哭
涕;一說到曹
失敗了,大家拍手稱快。那麼說明至少在北宋的時候,曹
就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人。那麼曹
為什麼不討人喜歡呢?他又幹了些什麼不討人喜歡的事呢?那麼也無非是三條:一個是曹
這個人為人
詐。但是這個不能算數,因為兵不厭詐嘛,打仗的人總是要詐它一詐的,不過你說敵人你就說他是
詐狡猾,說自己就叫足智多謀,實際上一回事,兵不厭詐。
第二件事情呢說他篡漢。這個事情跟我們沒有關係,這個王朝的皇帝為什麼一定要姓劉呢,為什麼就不能姓曹呢?說這個姓曹的代替姓劉的就是,這個說不過去。
那麼最為民間所不滿意的是曹說了這樣一句話: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所以一個人寧肯自己對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的人對不起自己,這個人就太壞了,所以老百姓討厭曹
。那麼我們就要搞清楚這個事情是事實,還是不是事實;如果不是事實,那豈不是一樁冤案嗎;如果是冤案的話,我們豈不是就該給曹
平反嗎。那麼這個事情史書上的記載是矛盾的,大體上是這樣一個故事:就是曹
因為董卓要迫害他,曹
從京城裡逃出來,路過了他一個老朋友家,這個老朋友的名字叫呂伯奢,曹
到呂伯奢家裡的時候呂伯奢本人不在,於是就發生了曹
殺呂伯奢一家的慘案。
曹為什麼不討人喜歡:曹
為人
詐曹
篡漢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個故事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說的是呂伯奢不在,呂伯奢的兒子和呂伯奢家裡的那些客人看見曹
帶著錢財很多,起了歹心,要搶劫曹
,而且拉走了他的馬,這個時候曹
起來拔出劍來把這些人殺了。這個叫做正當防衛。這個故事記載在什麼史書裡面?在《魏書》裡,《魏書》是他們魏國人寫的史書,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為曹
是他們的太祖啊,那他們可能要給曹
打一個圓場,這個也很難講。
那麼第二個記載是說,曹住在呂伯奢家裡面聽見呂伯奢的孩子在那
鍋碗瓢盆,有聲音,曹
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緝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圖己”把呂伯奢一家殺了。這個叫做誤殺。
第三個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說曹懷疑呂伯奢的家裡人要害自己,然後把他們一家都殺了。殺了以後,曹
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我們現在來看第三種情況,就算我們相信曹
是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也說了那句話,看看是個什麼樣的場景。是曹
懷疑這些人要害自己,當然這個疑心太重了一點,太過分了,然後把他一家人殺了。殺了以後發現是誤殺,然後悽愴曰“悽愴”這兩個字很重要,就是殺錯了人,然後,唉,他也是很難過的,算了算了,寧肯我辜負別人,不可以別人辜負我啊。我們體察一下這個語境,曹
說這個話是一種自我安
、自我排解,所以很勉強地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了一個辯護。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面他變成了理直氣壯,而且把“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前面加了天下兩個字,這個就大不一樣了。曹
當時說這個話只是就事論事,雖然我錯了,我錯殺了人家我對不起人家,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我現在走投無路,也只好是寧肯我對不起人家,不要讓人家對不起我了。這裡面應該說他還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裡面,而到了《三國演義》變成理直氣壯說我對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對不起我,那就是一個大大的
賊。
所以曹的
險歹毒這一點,應該說是有疑問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國演義》的
批還說了這樣的話,他說什麼呢,他說“此亦孟德之過人處也”他說即便是這樣,這也是曹
比一般人不一樣的、超過我們的地方!他說為什麼呢,他說如果換了別人一定說,寧肯天下人都對不起我,不可以我對不起天下人的。他說換了別人都會這樣說,但是實際上怎麼樣呢?實際上他們乾的就是曹
的勾當,只有曹
一個人坦率地說出了這個話。那麼也就是
批認為,曹
雖然
詐,但是
詐裡面也有坦誠,他至少敢把
詐的話公開地說出來,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所以他說這是曹
超過其他人的地方,因為這個世界上偽君子實在是太多了。
詐當中有真誠,恰恰是曹
格的一個特徵。曹
這個人是
詐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他也有坦誠的一面,甚至有可愛的一面。我們就來看看曹曹
格當中矛盾的地方。
先說曹的
詐,最能體現曹
這個人
詐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紹戰爭中發生的一件事。我們知道三國時期有三大戰役,第一次戰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戰,第二戰役是曹孫赤壁之戰,第三大戰役是孫劉彝陵之戰。曹
就是在官渡之戰以後奠定了他的歷史地位,這場戰爭打得非常地艱苦,非常地艱鉅。當時兩軍對峙相持不下,而曹軍軍糧已經不多了,我們知道打仗拼什麼?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實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糧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食這個仗是打不下去的,曹
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快要斷糧了,一籌莫展。這個時候袁紹陣營裡面有一個謀士叫做許攸的突然來投奔曹
,曹
聽說這個消息以後大喜過望“跣足而出”什麼叫跣足呢?就是光著腳,那麼曹
這個時候跣足而出
接許攸是什麼原因,什麼意思,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叫做來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腳在幹什麼,一聽說許攸來了光著腳就往外跑,大喜過望;第二種可能是表示尊敬,因為古禮光腳是尊敬。我們知道曹
後來地位很高了以後,漢獻帝給了曹
一個特殊待遇,叫做帶劍鞋履上殿,叫“劍履上殿”劍就是帶劍,你可以佩著劍去見皇帝,履就是穿鞋,這說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見皇帝的。能不能穿襪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襪而登席”穿著襪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點一定要光腳。所以光腳可能是表示尊重。
這個曹光著腳衝出去以後怎麼樣呢?撫掌而笑,摸著手掌哈哈大笑,說哎呀呀呀,子遠你來了“吾事濟矣”我的事情就好辦了,然後把許攸請到軍帳裡坐下。許攸就問了,說曹公,你的情況怎麼樣啊“軍糧尚有幾何”還有多少軍糧啊?曹
說呵呵呵,這個我的軍糧很充足啊,足夠用一年的。許攸說,錯了,重講。曹
說,半年。許攸說又錯了,見到老朋友都不說老實話,說實話吧,再給你一次機會。曹
說,哎呀這個,不好意思,剛才開玩笑,實話告訴你,只夠一個月。接著曹
說了一句劉邦最愛說的話“為之奈何”怎麼辦吧?許攸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機之
也。”說你帶著一支軍隊,孤軍深入,糧草已經沒有了,這是非常危險的,怎麼辦呢?我告訴你,在某某地方袁紹藏了一批糧食,有一條什麼樣的小路你可以過去,你趕緊率輕騎到那個地方焚其糧草,不出三
,袁軍必亂。
曹說太好了,然後自己親自率領五千騎兵,連夜抄小路過去,換上袁軍的服裝,碰上沿路的崗哨說是袁公讓我們來幹什麼什麼事的,衝到袁營。袁營一看,來了曹軍燒糧食,當然也拼死奮戰,當時情況非常地緊張。曹
左右的人跑過來說,曹公,敵人來了。曹
說,慌什麼?敵人到我背後以後再說這話,上。然後把袁紹的糧草全部燒光,從而扭轉了這個局勢。
所以曹的這個
格里面確實有
詐的一面,但是我覺得他這種
詐某種意義上也是
出來的。那樣一個險惡的環境,他如果事事都說老實話,這還能夠克敵制勝嗎?他不能不撒謊啊,他甚至養成撒謊的習慣了。
曹也是一個溫情的人。在曹
和張繡的戰爭中,他的長子曹昂在戰鬥中犧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來。因為丁夫人是曹
的正
,她是沒有生育能力的,曹
的妾生下了長子,這就是曹昂,生下來以後曹昂的母親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
給丁夫人來撫養,丁夫人把這個兒子看作自己的兒子,情
非常地深。而曹
之所以打敗這一仗,是因為他當時得意忘形,他跟張繡的戰爭沒有怎麼打張繡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後曹
不但收編了張繡的部隊,還收編了張繡的嬸嬸,張繡的嬸嬸是一個美女,曹
這個人是很好
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編一些美女,於是把張繡的嬸嬸收編了。張繡的面子上就下不來,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張繡後來就反叛他,對他進行突然襲擊。這次戰爭中曹昂也死了,曹
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還有曹
的愛將典韋也死了,丁夫人就不願意了,就哭著鬧著跟曹
要兒子,你還我兒子,你把我兒子
哪兒去了!而且就是你這個傢伙,一天到晚地泡爛妞,害得我兒子死掉的,不依不饒。曹
一煩,滾,回你老家去。走就走嘛,我回孃家去,不跟你過了,真回孃家了。
過了半年,大概幾個月以後,曹後悔了,然後自己駕著車子,就到丁夫人的孃家想把丁夫人接回來。這個事情在我們今天也稀鬆平常啦,小兩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孃家去了,那還不是老公最後賠個笑臉,說點好話,就把老婆接回來了。曹
這樣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
那閻王脾氣,他也這麼做,也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在家幹什麼,織布,曹
來了以後她也不站起來
接,也不搭理,曹
很沒意思,訕訕地走過去:織布呢?
…
別織了,跟我回家吧。…曹就走過去,用手摸著丁夫人的背:唉,別使小
子了,寶貝,跟我回家好不好?我們坐車子回家好不好?要知道這個動作是很重要的,這個“撫其背”是男人對女
的一種愛的動作。丁夫人繼續“咔嚓”
“咔嚓”曹就很沒意思啦:你不回啊?不回那我可是走了啊。
“咔嚓”
“咔嚓”曹就走走走,往外走,走到門口的時候又回了一次頭:別鬧了,跟我回家,好不好?
“咔嚓”
“咔嚓”唉,看來我們夫緣分已盡,算了。然後找到老丈人:岳父大人,是我對不起你女兒,但是她也不肯跟我回去,這樣吧,她還年輕,別讓她守著,你把她嫁了,讓她改嫁。
你想想以曹那種鐵石心腸、閻王脾氣,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說明他是很重情的。當然,最後丁夫人的父親也沒敢把丁夫人嫁出去,丁夫人沒有改嫁,最後也沒有改嫁。估計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沒人敢娶,你說誰敢娶閻王的前
?不是找不自在嗎。這個事情曹
一直耿耿於懷,曹
臨死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好事幹過,壞事也幹過,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錯誤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說子休如果哭著鬧著跟我要媽媽,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想曹
這一生犯多少錯誤,他居然認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這個,就是把她的
子氣走了!說明曹
是一個多情的人,是一個兒女情長的人,是一個重
情的人,這是曹
的溫情。
但是你要認為曹多麼溫柔,那就錯了。曹
是很狠毒的,可以說是翻臉就不認識人。比方說我前面說的那個許攸,許攸來投奔曹
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的,所以許攸也很得意,許攸經常跟曹
說,哎,阿瞞,他不叫他什麼曹公啊、什麼明公啊、或者什麼丞相這些,他叫他小名。曹
有兩個小名,一個叫吉利,一個叫阿瞞,叫他小名:阿瞞啊,要是沒有我許某人,你可是沒有今天啊!曹
只好賠著笑臉說,啊是是是,許先生說得對,沒有你的幫忙我確實是沒有今天。但是許攸不停地說,這個就很討厭了,對不對,這好比說你送了我這件衣服,我穿上很漂亮我當然很高興,但是我每穿這件衣服你就要站出來對著大家說,哎大傢伙看看啊,他這件衣服是我送給他的,我要不送給他這件衣服他可是沒衣服穿啊。我能高興嗎?那何況是曹
呢?有一次曹
打下鄴城,許攸又在那兒對大家說,大家看,如果沒有我的話,他們曹家人就進不了這個門了。曹
實在是忍無可忍,殺了,把許攸殺了,這就是曹
的狠毒。
曹殺了於他有恩的許攸,卻放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人。比方說有一個人叫做魏種,原來是曹
的手下。曹
有一段時候我們知道他是不順的,處於逆境,處於困境的,那個時候很多手下的人都背叛曹
,曹
非常自信地說讓他們走吧,我的人不會走完的,比方說魏種,他就不會背叛我。結果呢,這個魏種也背叛了,魏種也跑掉了。曹
氣壞了,曹
說好你個魏種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邊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邊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麼遠我就要把你抓回來,絕饒不了你。
後來在後面的戰鬥中,魏種被俘虜了,所有的人都給魏種捏一把汗,說曹肯定要殺他。曹
怎麼樣?曹
想了一下,算了吧,魏種是個人才,放了,該做什麼官還做什麼官。這是曹
的寬容啊。
曹確實是一個很寬容的人。曹
和袁紹作戰的時候,袁紹找了一個文人,叫做陳琳,起草一篇檄文。什麼叫檄文呢,就是聲討書,因為古代作戰他講究師出有名,就是你要打誰誰誰你總要有個名目,有了名目以後你這個軍隊才叫做正義之師,袁紹就請陳琳寫一篇檄文。陳琳是個筆桿子,下筆千言,洋洋灑灑,痛罵曹
。從哪罵起呢,從曹
的祖宗罵起,這實在說起來是在中國文化當中一種很不好的東西,一罵人就罵到人家父母親,一罵人就罵到人家祖宗八代,動不動就是怎麼你祖宗八代,這是不好的一個傳統,陳琳也是這樣。那麼後來袁紹打敗了,陳琳做了俘虜,下面人把陳琳抓到曹
跟前,曹
說:陳琳啊,兩軍
戰,都要發表這樣的聲討書,這個很正常,不過呢,你罵罵我就算了嘛,你罵我父母幹什麼,我父母又沒得罪你,不好吧!陳琳說,對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曹
說,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個人才,還做你的筆桿子吧。陳琳以後就成了曹
的筆桿子,所以曹
是很寬容的。
但是曹又是一個報復心極強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
的人,幾乎沒有不報復的。當時有一位名士,叫做邊讓,邊讓是個大學問家,也是大文學家,文章著作寫得非常好的,看不起曹
。因為曹
這個人出身不好,曹
的祖父是個太監,這個東漢朝代是叫太監給搞壞的,所以那些讀書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監。那麼曹
的父親是太監的養子,曹
就等於是太監養子的兒子,他們看不起,邊讓也看不起他,很說了一些侮辱曹
的話。所以後來曹
過去把那個地方打下來以後,毫不留情地就把邊讓殺了,和邊讓一案的還同時有好幾個文化人,有的就跑掉,跑掉以後又逃不掉,然後又回來自首。其中有一個叫桓邵的向曹
自首,跪下來求,磕頭,痛哭
涕,求饒,曹
怎麼說呢?哼哼,呵呵呵呵,哭了,怕了,下跪了,求饒了,下跪就不殺嗎?求饒就不殺嗎?拖出去,殺了。這件事情影響極壞,當時就引發了一場叛亂,就是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文化人?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以前得罪過你的人?
其中有一個叫陳宮的,就是由於這個原因離開了曹,投奔了呂布。《三國演義》裡面說,陳宮離開曹
是因為曹
殺了呂伯奢一家。不是,史實是曹
殺了邊讓、桓邵這些人陳宮看不下去,離開曹
,死心塌地地幫助呂布打曹
。後來呂布戰敗以後,陳宮做了俘虜,曹
還不想殺他,曹
跟陳宮說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因為曹
這個時候他也覺得以前的做法不對了,他也覺得宰相肚裡要撐船,將軍額上跑馬,應該有一些大將風度了,所以他也不殺陳宮。陳宮堅決不投降,曹
沒辦法,只好殺他,臨殺他之前曹
問了這樣的話,陳宮的字叫公臺,他說公臺啊公臺,你要是死了,你的母親可怎麼辦啊?陳宮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殺害他人的父母,我的母親怎麼樣,就靠曹公你看著辦。曹
說好,公臺啊公臺,你死了以後你的老婆孩子又怎麼辦?陳宮說,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人不傷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如何,也請曹公你看著辦。啊,曹
說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後就開始哭,一邊哭一邊送陳宮上刑場去死,然後把陳宮的家人接到自己家裡來,對待陳宮的家人比陳宮和他翻臉之前還好。
所以曹這個人是個很複雜的人,剛才我們已經講到了他的方方面面,這還不是他
格的全部,是他
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復。如果你只看曹
的一個故事,只看曹
的一面,你得出的結論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麼在我們看來,曹
可能是中國歷史上
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的一個人。他這個人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
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
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身上好像長了很多的臉,一會兒出現的是這張臉,一會兒展示給我們的是另一張臉。但是大家注意一條,不管哪張臉,都是曹
的,不會認做是別人的。能夠把這樣一個複雜的
格統一於一個人,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體現的是什麼呢?體現的是曹
的大氣。什麼叫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曹
恰恰是一個能夠容的,一個容量非常大的人,什麼樣的矛盾的東西到他這兒都統一了。
而且他詐一生,最後歸於真實,曹
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遺令。當時寫這個遺令,就是遺囑,寫遺囑,大人物寫遺囑有一個格式的,說說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勞啊,也檢討一下自己,然後說我要埋在什麼什麼地方等等,是這樣的遺囑。曹
的遺囑不是這樣,曹
的遺囑對於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對的也有錯的,總的來說是對的,至於犯的小錯誤、發的大脾氣不值得你們效仿。就這一句話
代完了,下面講什麼呢?就嘮嘮叨叨地講一些家務事,他說我死了以後,我那個房子裡放的那個香,就是薰香,香料,你們把它分掉,不要
費了。我的那些小老婆,還有我那些歌女,她們一生都很辛苦,為我服務得很好,很到位,不要虧待她們,讓她們繼續住在銅雀臺,不要把她們趕走了,這些人閒著也是閒著,沒有事做,可以學習做什麼呢,學習用絲帶編草鞋,萬一將來我們曹家破產了,可以拿這些鞋去賣換點飯吃。嘮嘮叨叨講了一大堆這種事,所以他這份遺囑當時很被人看不起,說一個大英雄臨死之前也不說點豪言壯語,也不說點勵志的話鼓勵一下我們後來人“分香賣履,留戀妾婦”成何體統!連蘇東坡都給了八個字的評價,叫做“平生
偽,死見真
”說這個傢伙一輩子狡猾
詐,臨死之前
了馬腳,狐狸尾巴
出來了,原來是這麼一個小人。
但是我對蘇東坡先生一貫尊敬,對於他這句話是不以為然的,我認為這恰恰表現出曹的大氣。我就不說豪言壯語,我就不談政治功勞,我就不談國家大事,我就要談這些小事,你們把我怎麼樣?你能把我咋地?你們說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麼樣?我曹
就是曹
,我曹
才不在乎你們怎麼評價我呢,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叫什麼?
“惟大英雄能本,是真名士自風
”曹
能夠如此地本
,說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過這個英雄是很狡猾的,很
詐的,因此是
猾的英雄,簡稱
雄。而這個
雄呢,又是非常可愛的,所以我認為對曹
的評價就是這五個字…可愛的
雄,那麼曹
又如何是個
雄呢,他怎樣地
雄呢,他又怎樣地可愛呢?請看下集
雄之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