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便站起裑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也不曾知道。倒是煬帝才把釣竿垂下去,便釣得一尾三寸來長的小金鯽魚。煬帝十分歡喜,笑對著楊素說道:“朕釣得一尾了,丞相可記一觴。”楊素正看得出神的時候,聽煬帝說釣得一尾,只道是自己釣得了一尾,急把釣線扯起看時,卻是一個空鉤兒,那香餌早已沒有了。宮女上去再替他裝上香餌,在這當兒,煬帝又釣得了一尾小鯉魚,那兩旁的官員,齊呼萬歲。
煬帝笑對楊素說道:“朕釣得二尾了,丞相可記二觴。”這時楊素的釣絲在水面上微微地正動著。
他十分急,扯起釣竿來看時,又是一個空鉤兒。眾官員都掩著嘴在那裡竊笑,不覺把楊素羞惱了,他滿臉怒容。說道:“燕雀安知鴻鵠志?這兩個小魚,不足辱王者之綸,待老臣試展釣鰲手段,釣一尾金
大鯉魚為陛下稱萬壽之觴。”煬帝聽楊素說話無禮,心中十分不樂,便把竿兒放下,只推淨手,遂起身直進內宮去。楊素竟裝作不曾看見一般,只把手支著頭坐著釣魚。
“那煬帝走回內宮,蕭皇后見他臉有怒,忙問時,煬帝道:“楊素這老賊!驕傲無禮,在朕面前,十分放肆。朕意
傳旨出去,就宮中殺劫,以洩
中之氣。”蕭皇后忙勸道:“這卻使不得。
楊素是先朝老臣,又有功於陛下。今宣他進宮來,無故殺了,外官必然不服。況他又是個猛將,幾個宮人,如何敵得他住?一時巧成拙,他兵權在手,猖狂起來,社稷不可保矣!”煬帝被皇后說得怒氣和緩了下去,更了衣服,依舊來到太
池邊。見楊素一個魚也不曾釣得,卻故意問道:“丞相可釣得了幾個魚?”楊素卻冷冷地說道:“化龍的魚,原能有幾個!”一句話不曾說完,他把手一提,一尾金
大鯉魚,卻隨釣絲提了上來。看時,足有一尺二三寸長,楊素大笑著,把釣竿丟在地上,說道:“有志者,事竟成!陛下以老臣為何如?”煬帝只得忍著氣說道:“有臣如此,朕復何憂?”說著,便傳旨看宴。
“君臣二人,回上便殿,宴席早已預備下了,他二人坐定,飲過數巡,左右便把方才釣得的鯉魚做成美羹,獻上桌來。煬帝便吩咐宮女斟了一巨觥,賜楊素飲。
說道:“釣魚有約,朕幸先得,丞相請滿飲此杯,庶不負嘉魚美味。”楊素接著酒慢慢地飲幹了,也吩咐他近侍,斟上一杯酒,奉與煬帝道:“老臣得魚雖遲,那魚卻比陛下的大。陛下也該飲一杯賞臣之功。”君臣二人,你一杯,我一杯,吃得都有些醉醺醺的。煬帝吩咐宮女再斟上一巨觥賜丞相相飲道:“朕釣得的魚,卻有二尾,丞相也該補飲一杯罰酒。”
“楊素酒已足了,見了這大杯,卻不肯飲。又見那捧酒杯的宮女,正是在池旁捧茶盤紫袖口的那個絕
的宮女,他依著酒醉,帶推帶讓的,隔著袖子去捏那宮女的手。
那宮女雖說在皇帝跟前伺候酒飯的,卻也是好人家的女兒,見楊素摸她的手,忙把手一縮,不提防噗噹的一聲響,金盃兒打翻,沾了楊素滿身滿臉,把一件淡青暗蟒紗袍都溼透了。楊素見那宮女不肯依從。
他便老羞成怒,大聲道:“這些蠢婢子如此無狀,怎敢在天子面前戲侮大臣,要朝廷的法度何用!”喝叫左右:“揪下去重責!”煬帝見宮女潑翻了酒,正要發作。不想楊素全不顧君臣面子,竟自高聲喝打。煬帝轉不好發作,又不好攔阻,只得默默不語。
那左右見煬帝不言不語,楊素又一迭連聲地喝打,沒奈何把那潑翻酒的宮女揪下殿去,打了幾。楊素轉過身來,對煬帝說道:“這些女子小人,最是可惡。
古來帝王稍加姑息,便每每被他們壞事。今不是老臣
魯懲治她們一番,使她們知道陛下雖是仁愛,卻還有老臣執法,以後自然不敢放肆了。”煬帝雖是昏憒,他卻是極愛惜女子的,他在宮中,只有和宮女玩笑的事,卻沒有責打宮女的事。如今見楊素擅自責打宮女,又剝了天子的臉面,又憐惜那個宮女,心中便萬分不樂。
楊素找煬帝說話,煬帝只是默默無言。停了半晌,冷笑著說道:“丞相為朕外治天下,內清官,真功臣也!”楊素聽了,也知道煬帝有些不樂,起來謝了宴,由他的跟人扶
著出去,他一邊走一邊嘴裡還吶吶地罵著宮女,直罵出朝門,才上轎回去。
“從此以後,他君臣二人,各自在宮中府中尋歡作樂,那煬帝也永不宣召楊素進宮,楊素也永不入朝。
他自從調戲宮女以後,回府去,便也廣備姬妾,託人在揚州、荊襄一帶地方選購小女進府去,教她歌舞。內中有絕的。
他便自己取做姬妾。行動坐臥,都有十多個姬人圍隨著他。有捧巾的,有托盤的,有執拂的,有掌扇的,有拿吐壺的,有拿坐褥的,真是粉白黛綠,鬢影釵光,耀得人眼花,看得人心醉。楊素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兒。
在眾姬妾裡邊,好似一叢紅杏林子圍著一株梨花,怎不叫他顛倒痴呢?
“有一天,他在內院,正和姬妾快樂飲酒的時候。
忽然外面傳進來說:“有一個少年求見。”楊素便問:“那少年有什麼事須見老夫?”左右報說有機密話,要面見丞相才肯說。楊素一聽說有機密話,便吩咐把那少年傳進內院來相見。停了一會,果然見家丁領進一個清秀的少年來。
楊素盤腿兒坐在大椅子上,見了那少年,也不起身,也不招呼。便問道:“你這個小娃娃有什麼機密話對老夫講?”那少年見楊素這一副驕傲的樣子,便轉過臉去,向庭心裡看著,冷冷地說道:“我常聽人說,丞相禮賢下士,上比周公。然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決沒有如此居傲能得天下賢士的。”楊素被他這幾句話說得酒也醒了,心也清了,忙站起來,離了坐椅,吩咐給來客看座,那少年才轉過身來,下了一個長揖,坐了下來。楊素又問:“有什麼機密話?”那少年劈頭一句便問道:“丞相願做亂世的雄,還是做救世的仁人?”楊素問:“
雄怎麼樣?仁人又是怎麼樣?”少年道:“
雄如西漢的王莽,後漢的曹
,一味篡奪,受後世千萬人的唾罵。
仁人卻如商朝的湯王,周朝的文王,仁心愛民,天下自然歸之。如今隋煬帝荒無道,萬民籲怨。
丞相位極人臣,權侵百僚,既不行吊伐之事,也不盡輔佐之力,只是朝酒暮,苟圖
樂。上昏下惰,隋家天下滅亡固不足惜,獨可憐生靈塗炭,萬劫難復!
丞相莫以為百姓可欺,一朝暴怒,不但隋家天下不保,還怕丞相做了人民的怨府,那時丞相的命,也是岌岌可危的了!因此小生今
為拯救百姓計,為保全丞相計,特來勸丞相上宜效法商周,做一個萬民歸心的仁人。
下亦須效法莽,躬行篡奪之事,早登斯民於袝席。”一席話說得楊素閉口無言,只是垂著頭,默默地想著,這時楊素左右有許多姬妾圍繞著,只因有生客在座,大家一齊把粉頸子低著。獨有一個手執紅拂的姬人。
在那少年侃侃而談的時候,時時溜過眼去偷看著,那少年說完了話,便抬起頭來,他兩道眼光,和那姬人的眼光碰個正著,那少年心頭一動,心想天下怎麼有這般絕的女子。
正含情脈脈的時候,忽聽那楊素說道:“先生且去,待老夫慢慢地思量。”那少年知道楊素不能用他的話,便也站起身來,打一躬告退。轉身正走出院子,楊素忽然想起不曾問得他的姓名住處,忙吩咐出去問來。一句話不曾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