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我所認為的女性主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到現在中國女主義主,女主義更多被認為是這樣:前衛,革命,反叛。有人甚至表示,過去男神上對我們雙重壓迫,那麼這會女人要反撥,似乎要神雙重壓迫男之勢;“我們要做我們自己”為什麼要溫柔嫻靜,中美真帥,我們要做女人中的男人。還有一波連一波的小思:剃光頭、打領帶穿男士衣,某國的“女人狂歡節”以剪男士領帶為樂…現在的我似乎願意這樣想,如果說我堅持什麼樣的女主義,我趨向“迴歸傳統”的女主義。這種“迴歸”是一部分的迴歸,不是所有。看到現在這些宣傳的女主義主,些些進的聲音,些些邊緣話語的大肆討論,我反而開始希望對於傳統的迴歸…

之前,有去聽一個有名的學者的女主義沙龍,座談會上所請的都是各名牌大學的教授學者。大家就“女主義”這一關鍵詞展開討論,說著說著,大家的語氣越來越烈,本應是學者間的學術探討變成了男教授與女教授有關“男人女人”話題的開戰。我覺得男教授有點“無辜”他們說話冷靜,其實對中國的女是表示體恤的,可是女教授說著說著,氣就上來了,倒把眼前的男士當成了“靶”其中一男教授說欣賞溫柔嫻靜的女,就立刻有女教授反駁“你們男士就會要求女人應該這樣,強悍潑辣的女人難道就不美嗎?”

後來,我又時不時看了些女主義的刊物論文之類,確實,裡面有不少見解深刻的文章,對現時這商業社會對女的利用分析的犀利獨特。但總給人“一針見血”那種真正看到“血”的覺,有時難免讓人接受不了。比如,以前中國社會對女各種人的壓迫,尤其是壓迫對女造成的壓抑悲劇,如今反撥了,提倡解放,女人應該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慾。這本沒有錯,可是在表達的度上卻有大大的爭論大大的偏頗,有些人甚至拿“身體”做起了文章,是內心闡釋還是宣傳作秀誰能真正知道。於是社會上一波連一波的像什麼“美院女生拍自己下半身”、衛慧、棉棉等人的“身體”寫作“絕對”敢於顛覆傳統的事件成了點擊率高的談資。再比如,對同戀、雙戀、多邊戀、變人、男男女、女女男(自然別與社會別不一樣)的關注,某些女主義者大談闊談,唯恐不能與西方文化接軌,豈知自己國家農村婦女基本問題還沒解決。再比如,我看一些女主義反撥的文章,“魯迅愛情中的暴力”質疑“蝴蝶夢”、“魂斷藍橋”中的女形象定位,質疑傳統文學作品中女形象定位,質疑男作家作品(當然,質疑聲有理有據,但雞蛋裡挑骨頭的地方也很明顯,這種能找到個“質疑”的地方就拿來大談闊談的情況,有時候看多了,未免覺得反。)作為一個現代女,以自己從小到大的心靈體會來說,從小時侯的生、自然傳統(這是遺傳和周圍環境、家庭教育自然而然的形成),到中學時期的格反叛,否認傳統,再到大學成年後對傳統的皈依(當然是指一部分觀念),我開始覺得,女的解放,女在新時期得以發展並不是要尖銳否定傳統,傳統中欣賞婦女美貌、善良,格的溫柔嫻靜就一定要加以批判嗎?傳統中提倡婦女守節,欣賞女子委婉、含蓄、嬌羞就一定要加以批判嗎?賢良母的形象就一定不好不對嗎?在與傳統觀念不同的方面而言,我們女需要的其實只是一個“公平的機會”公平競爭,公平對待,同樣一個機會或職位,不要無理的因為別的原因,而剝奪女的機會權利就好了。何必總在男人女人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呢,這個世界不再需要“女主義”的一天,不再頻繁討論“女人女人”的一天,就是婦女真正解放的那天。這就是我所認為的對傳統的“部分迴歸”沒有必要尖銳顛覆傳統,也沒有必要“緊”跟著西方女主義思走吧,做些超前衛、超另類、超顛覆的事,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文化,可以再自己傳統文化上進行部分改革、部分繼承。

今天,我借到一本《佛經華故事大觀——女故事》,書中講故事稱美好的女為“貌美無比,有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容”形容美好的男子為“俊俏英武”如果是進的女主義者恐怕又要嚴肅批判一番。其實靜下來想一想,這又何嘗不能視為一種好的審美期待。就像裡面《搜神記》一則故事《相思樹》的描寫:相傳在宋代,洛陽有一個風才子,名叫韓馮。他官拜大夫,為人正直忠誠。

韓馮娶有一,美麗絕倫,聰明賢惠。夫恩愛無比,是人人稱羨的一對好夫。…這就是中國古代夫之情,溫婉和諧,現代未必不可繼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