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一日千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曹又一次得到老天眷顧。

由於青州黃巾再次攻入兗州作亂,刺史劉岱貿然出戰兵敗身死,兗州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曹的屬下陳宮看準了這個時機,前往濮陽遊說州中官員:“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曹東郡,命世之才也,若以牧州,必寧生民。”加之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泰山太守應劭都全力給予支持——於是,曹在擔任東郡太守不到半年之後,竟縱身一躍成了兗州刺史。

因為既沒有朝廷的任命,也沒有袁紹的所謂表奏,陳宮生怕事久有變,如果再往返一次武陽可能會橫生枝節,乾脆又提議兗州治中萬潛、別駕畢諶隨他前往東郡接曹

鮑信對此十分關心,也率領兵馬趕來,沿途對陳宮等人予以保護。

面對前來接的萬潛和畢諶,真是高興得快要蹦上房了,卻還得假惺惺地推辭道:“在下出身不良才力微薄,何德何能任此要職。今權且以彗代,今後若有才德勝者,我自當避位以讓。”別駕畢諶眨麼眨麼眼睛:這話也太假了點,誰不知道你一到兗州就搶了王肱的東郡太守,若是劉岱不死,有朝一難免你不會跟他來硬的,倚著袁紹這棵大樹,又有鮑信、張邈給你撐,到嘴的肥你豈會再吐出來…

治中萬潛年紀稍大一些,曹當年任頓丘縣令的時候他恰好是東阿縣令,兩人都以愛民著稱,曾有不少公文往來,但今天卻是頭一次見面。萬潛脾氣乖戾,見曹光說場面話心裡有氣,當即打斷道:“曹使君,現在不是說漂亮話的時候,兗州以東的黃巾賊鬧得利害,你既然肯為刺史,就應該馬上部署平亂事宜。黃巾若定州郡官員自會甘服與你,若不然說什麼都沒用!”這幾句話把曹噎住了,他絕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萬縣令說話竟這麼愣,趕緊施禮道:“在下失言,還請萬兄原諒。”

“我原諒不原諒那都沒用,早發兵滅賊,安定好州界才是最要緊的。”萬潛兀自不饒,嘟嘟囔囔道“劉公山不納良言以至大敗,曹使君可不要步他的後塵。”

“是是是。”曹瞧他神不正也有些忌憚,轉而尋了一個友好的話題“萬兄,我記得當年東阿有一位青年才俊名喚程立,曾為縣中效勞,此人見識非凡,不知現在如何了?”一聽他說到程立,萬潛怨氣稍歇:“程仲德啊…中平鬧黃巾的時候他還出過不少力呢。可惜現在閉門在家不問世事,劉公山幾次想闢他為掾屬,他都不肯答應…田野埋麒麟…可惜可惜…”他搖頭不已。

“我也想請他出來幫忙。”曹捋著鬍子道。

“好啊,曹使君與他共過事,或許能夠請動他也未可知。”萬潛和顏悅“改我親赴其家,賣一賣我這點兒老面子。”陳宮在一旁見萬潛笑了,總算鬆了口氣,拱手道:“我看遠道而來二位一定辛苦了,我家大人臨行前也還要處理不少公務。二位大人請先行一步,館驛之中已經備下了酒宴,請你們先去用餐休息,來公事已畢,咱們再詳細商議赴任事宜。徐書佐,有勞你帶路,領二位大人去吧。”

“哎呀,現在都什麼年月了,老百姓都填不飽肚子,還有心思破費酒宴,真是勞民傷財…”萬潛撇著嘴抱怨不休。

“萬兄,您就少說兩句吧。”畢諶都有些看不過去了。

徐佗幫著畢諶連讓帶推,總算是把萬潛勸走了。

他們一走,曹實在是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了,對著陳宮深深一拜:“公臺,你真是為我立下大功了啊!”

“不敢不敢,還是將軍為國討賊聲名遠播,才有今之事。”曹依然興致不減:“我終於可以依文若之言,收兗州之人望,固中原之衝要啦。”

“將軍,在下有幾句話想提醒您。雖然他們肯來您,但是州中還有一些官員不願意…”陳宮考慮了一下措辭“還有一些官員稍有些微詞,從事李封、薛蘭,部將許汜、王楷等都不太…”

“這我都能料到,”曹一拂袖“萬潛在我面前嘮嘮叨叨,還不是心裡不甘心嗎?”

“萬潛倒也罷了,這個人脾氣怪、不合群,一向就是這樣。倒是那些貌恭心違的人,才真正需要小心啊。”

“嗯,小心那是當然的。我打算提拔幾個人,堵一堵他們的嘴。還得儘快平滅黃巾,好好賣點力氣。”曹心中也曉得輕重,這個刺史說白了就是搶來的,既無名分又無資歷基礎,完全是因為別人肯出來捧場。各郡太守在兗州皆比他待的時間長,州中更有一些人是劉岱留下的親信,暗湧動是必然的。

“將軍,鮑郡將來了。”戲志才、荀彧笑盈盈地把鮑信讓了進來。

“孟德,你我兄弟總算可以並肩而戰了!”鮑信搶步過來一把抱住曹肩膀“袁紹的酒喝著可好?”

“哈哈哈…規大河之南,你真是一言點醒我這夢中人啊。”

“你別奉承我啦。我方才與文若、志才二公說了半天話了,你可真是得了兩位賢才啊!”鮑信說罷又衝二人作揖。

深深點頭:“愚兄有今之勢,實在是依仗各位的相助啊…來來來,都坐都坐。”

“對啦!”鮑信拉過身後一個身著古樸相貌端莊的中年人道“這位是我的朋友,鉅野李氏的李乾先生。”

“哦,下官失禮了。”曹不敢怠慢,規規矩矩與之對揖。

李氏豪強可謂兗州一霸,他們世代居住在鉅野縣,可自中平黃巾以來,李氏豪強為了自保,整合族人鄉黨千餘家,一方面抗擊黃巾安定百姓、另一方面也修繕堡壘擁兵自重。此後天下動亂,擁兵的風氣也愈演愈烈,現在其勢力已經發展到臨近的乘氏縣、離狐縣,甚至公然佔據縣寺,錢糧法令自作主張,成了劃域自治的地頭蛇。歷任山陽太守忌憚其威都不敢管,只得睜一眼閉一眼任其所為,連刺史都得闢用幾個李家的人才能安心辦事。

“孟德有什麼話大可不必隱晦,這位李先生可是我的莫逆之。昔我奉何進之命回鄉募兵,李家幫了不少忙。”鮑信倒是毫不見外。

微然一笑,暗道:鮑家出身其實也是泰山的土豪,過去鮑家哥四個在鄉里可謂橫行霸道,與老李家如出一轍,說好了你們是惺惺相惜,說不好聽的這也是臭味相投。我要是一入兗州不與僚屬相見,先結地方土豪,這可太傷面子了…可以這麼想,明面上卻不好推辭,只道:“久仰久仰!”李乾面貌忠厚極為老成,開口便是豪之語:“我看將軍仁厚,索就直說了吧。我李家自鉅野走到今天這一步實屬無奈,擁兵自重佔據縣城也非乾個人所願啊。”他嘆息一聲又道“畢竟我們不是官,不是官走到今天那就是匪。上落一個賊父賊母,下得一個賊子賊孫,這樣一條道走到黑終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聽鮑二郎說您英武過人且心懷社稷,早晚能夠復興漢室,所以我想…我想…”鮑信接過了話茬:“這有什麼難說,他想請孟德你收編李氏鄉兵歸為官軍,以後食朝廷的俸祿!”招安李氏豪強?曹捻了捻鬍鬚:這件事也好也不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家的勢力是不容易肅清的,那些鄉勇都是跟慣了他們的,想必就算招收他們,還是要用李家的人統領。這個李乾我又不,他是不是跟我玩心眼,變著法跟我要官來了呢?不至於,鮑信總不會害我的…

“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李乾明白他的難處“實不相瞞,我雖是一家之主,但許多事情還要族裡人商量而定。能夠迴歸朝廷是我個人的一點兒宿願,但是族裡的人卻思想不一。我有一位族弟李封正在州里當從事,他就對這件事有些微詞,還有小侄李進素來好強爭勇,也未肯輕易依從…”

“既然如此,這件事還是後再議吧。”曹笑著打斷他的話“不過十個手指頭伸出來難免不齊,最好是族裡的人全都點頭了咱們再談,也免得橫生枝節鬧得大家都不愉快。現在兗州東面黃巾肆,若是你們能率兵牽制敵人配合官軍,我想朝廷也好、州郡官員也好、百姓也好,都將對李家恩不盡。”該說的話點到為止。

李乾也是聰明人,見曹開出條件,馬上點頭道:“我明瞭大人的意思,一定回去整備兵馬,協助將軍一戰。”

“好了好了,這不就談妥了嘛!”鮑信頗為豁達,又仔細看看屋中每一個人“現在也沒有外人了,有話我可就直說了。”曹知道他要分析兗州局勢,見他不把李乾當外人,自己也不便阻攔,便笑道:“還等什麼,我在這裡思夜想,就等著你的高論了。”鮑信右手食指彈著額頭,緩緩道:“兗州治下共有八郡,我在濟北、張孟卓在陳留,這自不用說,一向是支持你的。任城相鄭遂死了,也不必提了。你本人就是東郡太守,我想你不會傻到自己反對自己。”說著他自覺可笑“至於泰山太守應劭,他給我的書信中提起當年你曾幫助過他,有這回事嗎?”曹想了一會兒:“哦…當初宦官之變,吳匡殺了何苗,想將其掾屬斬盡殺絕,樂隱已經被害,我救下了應仲遠。”

“那就妥了,救命之恩豈是尋常?應劭肯定會支持你。”鮑信說著有點兒興奮了“應仲遠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去年青州賊犯境時,他率文武與賊連戰,前後斬首數千級,俘獲生口老弱萬餘人。而且這個人學問忒大,撰過一部《風俗通》、注過班孟堅的《漢書》,身在軍旅還能手不釋卷,真是個文武全才!我鮑老二有武無文,可是比不上。”

“身在軍旅還手不釋卷,這我也得學學,哪怕注一注兵法呢。”曹點頭“等見到仲遠,我要好好與他談一談,今後仰仗他的事情還多著呢。”

“泰山郡自不成問題,不過剩下的濟陰、山陽、東平三郡可就不好說了。”鮑信又表情嚴肅起來“濟陰太守吳資靠軍功起家,當初就不太買劉岱的賬,恐怕也不會服你。山陽太守袁遺北上投靠袁紹,劉岱改用了暉,這個人對劉岱恩戴德不宜撼動。還有東平太守徐翕,他是劉岱的心腹,這兩個人可能是最不滿意你來的。”

“沒關係,我誠心誠意待他們就是了,人心是會變的。”鮑信又補充道:“至於州中官員大吏嘛…許汜、王楷是劉岱的部將,對這兩個人要小心,最好到濮陽後解除他們的兵權。再有就是薛蘭,他是前任東海相薛衍的兒子,在那裡有盤錯節的關係,其子薛永在徐州牧陶謙帳下。再有就是…”他看看李乾。

李乾有點不好意思:“再有就是我那位族弟李叔節了,他這個人念過一些書,不太與族裡的人來往,和我比較疏遠。”曹暗暗記下這幾個人的名字,許汜、王楷、薛蘭、李封,木訥了一陣又道:“沒關係,只要我推心置腹,時間長了就好了。”回頭又囑咐荀彧和戲志才“兩位後可以與他們多多往來,咱們謀大事,還是要儘可能多地結志士。”荀彧聽他說謀大事,忽然想起西京的事,便道:“董卓死了,司徒王允現在遍傳檄文請各家郡守到西京接駕呢。”曹臉上似有惋惜之:“董卓…這個老傢伙不明天下之勢,原本想做霍光的,最後卻險些成了王莽,自甘墮落死有餘辜。”陳宮可不似荀彧那樣對皇帝一往情深,苦笑道:“即便董卓死了又能如何?現在這個時候誰都騰不出手來管皇上。袁紹跟公孫瓚打得難解難分,劉表與孫堅殺得你死我活,劉焉、袁術都在忙著當土皇帝…最可憐的還是咱們,幾十萬黃巾賊還擺在眼前呢!”諸人嘆息不已,曹一拍大腿:“我決定了,暫且不入濮陽,先去擊退了青州賊人再說!”

“這不太…不太妥當吧,州中若是有變…”陳宮犯了難。

“我這麼做就是防止州中有變。”曹起身,興奮地踱著步子“現在多少雙眼睛都在看著我呢!既然當了這個兗州刺史,就要出力給大家看看,這樣才能得人心!我若是能夠出兵大敗黃巾賊,那時候不但州郡官員信服,就是平民百姓也會歸心。”

“好!我陪你打這一仗。”鮑信附和道“咱們就帶著萬潛、畢諶一起去,讓他們看看你曹孟德的威風。我這就給我的司馬于寫信,叫他把大部隊儘快拉來。”李乾也趕緊表態:“既然答應了使君,那我也回鉅野組織鄉勇。”

“好,後天…不!明天我就出兵,直接兵進壽張縣,直至敵鋒,爭取一仗將他們打散。”曹下了決定“你們的人馬就直接進兵壽張就行了。”鮑信、李乾連聲附和,陳宮卻面有難:雖然黃巾軍是烏合之眾,但是幾十萬大敵豈是輕易可破?這樣行事勝了固然好,但是為什麼不能先與州中諸部聯絡一下呢?把州中部將棄之不用,會不會反使矛盾加深了呢…

荀彧小聲嘀咕道:“志才兄,不知何故,在下心緒頗不安寧。將軍有志先破賊軍固然好,不過速則不達,此事是否過於偏了呢。”戲志才點點頭,卻無奈道:“兗州這是一鍋夾生飯,現在沒別的辦法,只能是大火去燒。將軍能不能被大家接受,那要看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