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5章棟樑傾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周朝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深秋。

夜涼如水,萬籟俱靜。

緻而不失肅穆的長生殿御書房裡,焚著一鼎松紋古香,清煙嫋嫋泌人心脾。匐案而臥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忽然發出一聲突兀的尖叫從夢中驚醒,將身邊走神的幾個官娥太監嚇了個魂不附體,齊齊跪倒在地埋首不起,嘴裡呼道:“陛下受驚,奴婢死罪!”武則天醒目一望,自己尤在長生殿中,方才經歷的惡境不過是在夢中,暗自長吁了一口氣,狂跳的心臟也漸漸趨於平緩,於是對趴在地上的宮人說道:“都起來吧,不關爾等之事。”

“謝陛下天恩!”官娥太監們顫顫的站起身來,垂首立於一旁侍候。

武則天心中暗歎:朕居然這樣的容易疲乏困頓了,方才不過批閱幾份劍南道急奏的旱災奏摺,居然就這樣睡著了。隨即剛才惡夢中一幕又浮現在她眼前…張牙舞爪的一頭黑鱗惡龍,一口咬上了她的右臂,痛徹骨髓,一時驚慌,居然從夢中驚醒。現在,自己的右臂都有些隱隱發疼…莫非,有什麼不祥之兆?

武則天眉頭微擰:“將上官婉兒喚來。”身側的官娥躬身應道:“是。”退身出了御書房。

武則天看著自己坐椅上滑落一旁的貂皮大敞龍紋袍,心中暗道:婉兒這小妮子應該是來過了,除了她,也沒人敢給朕披上這件禦寒的貂袍。這幾個小廝,個個膽小如鼠,生怕驚醒了朕會砍他們的腦袋…碌碌之輩!

少時,上官婉兒細碎快步走進御書房,拜倒在地:“陛下,婉兒應旨前來…”武則天道聲:“平身。”婉兒徐徐站起,低眉順目其樣甚恭,眉心的一點紅梅粉黛,襯得她原本就清容秀麗的面容越發嬌豔動人。武則天看著身著男裝卻別樣乖致的上官婉兒,不心中嘆道:朕雖保養得道,但終究是年過七旬之人,再怎麼也敵不過歲月的痕跡…

武則天離開御書桌,緩步走到婉兒身邊:“陪朕到外面走走。”

“是。”婉兒低聲應道,跟在武則天身旁出了御書房,雙手輕輕的攙在她的左肘邊。

夜已略深,若大的大明宮,已歸於一片沉寂。除了巡查而過的羽林衛士,幾乎再不見活動的物什。武則天走到一處涼臺小亭,手扶玉石憑欄,心中略有些抑鬱不安,不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上官婉兒心中微怔,暗道:陛下今是有心事了…平裡君顏威儀,終也有心事糾纏之時…

“婉兒…”

“奴婢在。”武則天微頓了一頓,昂首看向墨斗星空,緩緩道:“朕方才忽覺一夢,有一黑鱗惡龍咬朕右臂,至今仍然隱隱作疼。你可知,這是何徵兆?”上官婉兒心中一顫,諸如這類問題,但凡回答得不好,就會讓皇帝心存鬱結甚至歸罪於己。但她服侍皇帝數年,本又是乖巧伶俐,略一思索,低聲應道:“陛下身為天子,乃應龍兆,這沒什麼奇怪的。可能是方才臥於書案壓疼了右臂,故有此夢。”武則天微微一笑,心中的鬱悶減輕了不少,用手指點著上官婉兒,笑道:“好一張伶牙俐嘴,就會哄朕寬心。”隨即又道:“朕這一生,從未怕過任何人,任何事。古人云年五十亡而不稱夭,朕如今已是年過七旬,位極君王,威服四海,雖男兒之志也不可比擬。就算此時龍馭歸天,也可謂是此生無憾。”上官婉兒慌忙應口:“陛下乃千古一帝,雖三皇五帝莫過如此,如今更是天下之倚望,且能輕言不祥之辭?陛下一定能福享萬載壽及乾坤。”武則天含笑不語,看著夜空點點繁星,彷彿陷入了深思。上官婉兒緊提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慢慢放了下來。

正在這時,夜空正北一顆如斗的星劃過,在夜空中留下一串星痕,然後墜入蒼穹消失無影。武則天臉陡變身體一顫,喃喃道:“又是將星隕落!”上官婉兒也看到這顆星,心中不免也有些驚慌起來:“好亮的星!”隨即又看到,剛剛星劃過的地方,有一顆恆星越發的顯得亮堂,漸漸有將身帝的群星比堪下去的意思。

“陛下您看!星剛逝,一顆新星升起,其亮如鬥,這會不會意味著陛下將得到新的人材?”武則天正中一片抑鬱,聽婉兒這麼一說,仔細看下去,倒還真是這麼回事,不免心中稍安。隨即又在心中暗暗笑罵自己:不懂星相胡亂猜測,真是庸人自擾!

可是一朕繫到剛才的惡夢和隱隱作痛的右臂,武則天心裡怎麼也釋懷不起來,不由得猛然想到了一個人!

朝庭重臣,國之棟樑…宰相狄仁傑!

前不久,聽聞狄仁傑病重,本已遷住在長安的武則天,曾親自驅駕前往神都洛陽,看望在那裡養病的狄仁傑。如今歸來不足一月,不會是…

想到這裡,武則天心裡猛然一陣揪疼,暗暗寬自己道:不會的,一定不會的,天佑良善,狄國老沒這麼容易棄大周朝和朕而去。朕已經留了最好的兩名御醫在那裡幫他看病…

心事重重,武則天終是一夜無眠。

早朝,群臣拱列左右。武則天習慣的看向一側,不見狄仁傑,不由得龍顏不展。文武百官似乎都發現了皇帝今天有些不悅,但凡不順心的事,只要不是十萬火急的,都押後再報,盡行挑撿一些好的消息上稟。

約摸過了個把時辰,突然有快馬報傳送至。一名戶部侍郎接過傳報,倉皇跑入朝堂跪臥不起,驚慌道:“啟稟陛下,神都加急快報。狄國老…狄國老…”武則天心中大驚,猛然站起身來,厲聲問道:“快說,狄國老如何?”侍郎渾身發抖,喉中竟已有哽咽之聲:“昨夜酉時,狄國老重病不治,已…已然歸西了!此乃洛陽刺史所封官文,和狄國老臨終親筆遺書一封,專呈陛下。”滿朝譁然!

武則天像被突然去了渾身力量,頹然坐到龍椅上,神情呆滯嘴顫抖的喃喃道:“棟樑傾折,從此朝中空矣…”群臣中已有人失聲泣,同為宰相的張柬之曾是狄仁傑門生,出班例跪倒於朝前,哽咽道:“狄公仙逝,乃大周之不幸,萬民之不幸。但願陛下節哀,保重龍體…另有狄公臨終前所封遺書在此,還請陛下千萬過目!”武則天已是神俱戚,悲惶不矣,聞言不免不一震,急道:“速速呈上來!”展信一閱睹物思人,武則天更加悲傷難,眼中就滲出淚來。書中所言,大半是上諫武皇如何平撫四海富民強國,以及希望自己死後不要大肆鋪張,簡單的葬於洛陽白馬寺。

武則天心中長嘆:國老這一生,嚴於律己勤儉奉公,死後也只望一片淨土不求虛名。從此以後,就讓白馬寺的暮鼓晨鐘伴君耳側,一享仙年…

看到最後,武則天不心中大驚,因為信中說道:“微臣一生為陛下舉人無數,雖偶有堪用,但終不盡於人意。病重之時神思混亂,卻將一件重要之事遺落,直至今迴光返照方才想起,死罪,死罪!”

“臣昔曾為彭澤縣令時,私下收過一徒。此子當年方才十歲,乃大唐開國之勳,凌煙閣二十四忠臣之一,胡國公秦叔寶之後,自幼喪父事母至孝。臣觀此子本純良正直,天姿極其聰穎,更兼習得一身好武藝,如若假以雕琢,實堪國之棟樑,千年難遇的奇才!此般風人物,陛下萬不可令明珠晦於沙石,奇珍沒於林泉。”

“臣建議陛下開設武舉,招攬天下將才,此子必然脫穎而出…微臣嘗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曾記得,陛下曾戲言微臣吝嗇,為臣數十年,獲賞賜無數,未嘗贈陛下一物…今微臣抖膽,以此子當明珠萬斛獻於陛下,願陛下休要推辭…”信到此處,關於‘此子’的事情嘎然而止,連姓名也未提及。武則天心生疑慮:昨夜星相,一星隕而一星倍亮,莫非正應此事?

想到此處,武則天喟然嘆道:“天下桃李,皆出狄公門下。狄公如此拳拳之心,朕安能不從?”

“柬之!”

“臣在!”

“你即刻啟程,與天吏部、戶部、禮部的官員前往洛陽,處理狄國老殯葬事宜。記住,國老臨終有言不可鋪張,葬陵就選在白馬寺附近。”

“臣遵旨。”

“諡國老為文惠,贈文昌右丞。詔告天下,舉國齋戒三,以唁英魂!”

“臣…領旨!”

“另外…”武則天頓了一頓,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狄仁傑遺表,眼中終於下兩行淚來,戚聲道:“著令中書省引領吏部與兵部,即起籌備開設武舉事宜。朕要開歷朝之先河,創設武舉,選撥天下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