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十七章獻策反闖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九十七章、獻策反闖(一)崇禎十七年六月十三,即公元1644年7月9。清廷多鐸與李自成密議,宋獻策得知,苦諫,不果;呈辭,不允。策自卸甲於府,劉宗帶兵困策。戰,策逃脫。遂投崇禎,反闖王。崇禎大帝言,得道者多助。天乃譴策助於孤。其後,闖王甚憾!

---《崇禎大帝正傳》節選世事如棋,誰也沒有想到當年義軍最困難時便追隨闖王,卻在義軍攻取京師後反了闖王。但是所有的歷史學家皆是贊同宋獻策所為,宋獻策為了勸諫闖王不要與清廷合作而毅然反闖,其民族大義實在令人欽佩。

----京師皇宮在內,李自成無心欣賞面前的歌舞,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鬱悶!實在是鬱悶!

原本以為憑藉奪得京師之地,以自己義軍之師,只要一發出征兵令,天下便會雲集響應,一如當初在陝西、河南等地召集義軍的盛況。然而,事實卻是相反,響應者寥寥無幾。

此其一,其二便是攻打吳三桂。連續十多天的戰,竟然不得勝,反而傷亡慘重,十萬人去四萬。這吳三桂可惡!那劉宗更是可惡,竟然在不知覺間給吳三桂燒了糧營,燒了火器。五千人防守的糧營與火器竟然給人燒了,簡直是廢物!

還有一點,便是自己看不起的崇禎南下南京後,不但獲得兵權而且獲得眾多百姓與士大夫的支持。此時的崇禎好像換了個人似的,好運連連,人品值更是大爆發,原來戰鬥力不佳的明軍竟然變得極為強悍,河南就快要給人打到開封了。

不行,這樣的局面再持續下去,自己必定會與以前一般,像狗一樣到處給人攆。可是,又有什麼方法呢?軍師李巖也給崇禎捉去了。嗯,得向國師問策。

打定主意。李自成便放下酒杯道:“馬世友。你馬上請國師前來宮中議事。”馬世友應聲而去。

待得馬世友離去後。李自成發覺眼前地歌姬甚為無趣。便揮揮手道:“都散去吧。”背後仰望天空。此時豔陽高照。看得李自成眼花亂飛。似乎再也看不清前路。

此時。一名小太監戰戰兢兢地報道:“稟大王。劉將軍在外求見。說是有重要事與大王商議。”李自成沉了一下道:“宣。”劉宗還是與以前般威武。眼角卻是多了一絲擔憂。當看到李自成時。那絲擔憂便藏在最深處。劉宗大步向前高聲:“微臣參見大王。”李自成淡淡地道:“何事?”劉宗依然保持恭敬道:“回大王,臣對於前次疏忽以致大王不得取勝,臣甚為汗顏。也知大王心切消滅吳三桂。臣這些子,時刻在想如何能幫得皇上。或許天公作美,竟然給臣思得一策。”

“哦?劉卿當真是憂心憂國。不知是何策?”李自成問道。

劉宗恭聲道:“臣以為,吳三桂能堅守山海關,得益於其關之險要。若是有足夠的人手,從兩面同時進攻,吳三桂必定顧此失彼。必有錯漏。我們大順軍便可趁虛而入。”李自成瞄了一下劉宗,便是這位劉將軍將京師搞得怨聲載道,若不是看在其對自己的份上,早就砍了他。唉,怪便只怪自己當初並沒有約束軍隊。

“劉卿所言極是,卻是不知如何同時兩面進攻?難道要與清兵結盟不成?”劉宗依然恭聲道:“大王英明,臣便是如此認為。”李自成哼了一聲道:“與異族謀事,無異於與虎謀皮。此事休提!”劉宗用他不變的語調道:“兵不厭詐。只須讓清兵狂攻山海關,引吳三桂的注意力,然後我們便趁虛而入,先得奪得山海關。再拒清兵於關外。”呃!?李自成有些意動:“劉卿可有把握?”劉宗拱手道:“七成。大王若是信任,便此事與臣。臣必不負大王。”李自成沉道:“待本王好好思量,今晚再與卿詳談此事。”劉宗恭聲道:“既然如此,那臣先行告退。”退出大殿之後,臉上立即閃現一副猙獰之。李自成你既然不信任於我,便莫怪我不仁義。多鐸貝勒許以的條件比你這個左將軍強多了。

李自成一生經過的陣仗可謂不下數百,打仗經驗之豐足可寫出一本兵法,卻是無治國之才。但又擔心那些看不起的文人會反叛於他,所以很多事皆由牛金星宰相與國師宋獻策。

當宋獻策趕到皇宮之時便是餓著肚子:“策拜見大王,不知大王召策有何事?”李自成示意宋獻策坐下來道:“本王見天下大勢逐漸變得不明朗。所以請國師前來給本王解惑,並指教以後的步伐當如何走?”宋獻策心中大喜,闖王終於醒悟了!於是道:“大王,策亦常在考慮天下之勢。策以為,天下將要如三國時其一般,天下三分。”李自成奇怪道:“天下三分?”宋獻策慢慢的道:“大王身負天下百姓之新生,當佔一分;滿洲人勢強,必定佔一分;南京崇禎偏安長江一南,江南富裕,也應占一分。”

“既然如此,本王當如何行事?”李自成問道。

宋獻策抬頭看了看李自成:“百姓若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闖王分佈利於百姓之策,必定能順應民意,天下百姓皆以闖王為首。那時,便是滿洲清廷也不能阻擋中原一統的步伐。只是,此時…策斗膽直言,此時大王攻取京師卻並沒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方不能勝吳三桂。”李自成有些不喜道:“那本王問你,當如何勝吳三桂?”闖王並未能完全聽得進自己的話,宋獻策心中嘆了一口氣道:“山海關易守難攻,臣無法勝吳三桂?”李自成雙眉一挑道:“國師,假如,只是假如,假如與清兵聯手,有幾成把握可拿下山海關?”宋獻策大驚,立即跪下道:“大王,萬萬不可。清廷素有滅我漢族之心,若是少了山海關這個屏障,清兵的鐵騎必定長驅直下,漢族便要慘遭異族蹂躪。策懇求大王莫要行那險要之事!”還有一句宋獻策沒有說出來,這可是民族千古罪名,要揹負千載罵名。

---求票求收藏。謝謝。

---。